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447名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血脂谱水平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血脂谱水平及其季节性变化,为进一步开展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47名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根据身高标准体重法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采用HITACHI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冬夏季节两次血脂谱水平测定.结果肥胖儿童TG、apoB水平高于超重和体重正常儿童,而HDL、HDL/TC相反,差异有显著性(P<0.05);TC、LDL-C、apoAI、LP(a)、LDL-C/HDL-C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儿童TG异常率明显高于超重和体重正常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冬季相比各组儿童夏季TC、HDL、LDL下降,TG、apoAI、apoB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儿童TG异常检出率升高最明显.结论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检出率随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幅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以TG异常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学龄前2~6岁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和96例正常体重儿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结果:肥胖组儿童TC、TG、LDL-C、APOB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HDL-C、APO-A均低于正常体重儿童(P值均<0.05)。肥胖儿童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学龄前即可出现血脂代谢异常,应加强血脂监测并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3.
超重与肥胖儿童血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血脂水平,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68名肥胖儿童、160名超重儿童和175名正常体重儿童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测定.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结果]肥胖儿童TC、TG、LDL-C、Apo B、Lp(a)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儿童,而HDL-C、Apo AI水平则低于体重正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DL-C,Apo AI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TC,TG,LDL-C,Apo B,Lp(a)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TG,HDL-C,LDL-C 3项指标异常率肥胖组较对照组高(P值均<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在学龄期即可出现脂类代谢异常,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湛江市城区67名肥胖儿童和70名正常体重儿童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肥胖组儿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的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儿童,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则低于体重正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HDL-C,HDL-C3项指标异常率肥胖组较对照组高(P值均〈0.05);儿童肥胖度与血脂TC,LDL-C,ApoB呈正相关关系,而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在学龄期即可出现脂类代谢异常,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的变化,探讨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47例作为病例组,按1∶1比例与47名同性别、同身高、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同时测定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腰围(WC)、臀围(HC)和腰/臀指数(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同时血脂谱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载脂蛋白A(apoA)则较正常组儿童为低(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中的TC、TG、LDL-C分别与儿童W、BMI、WC和WHR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HDL-C和apoA则与上述指标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时期超重病史、出生巨大儿、运动时间少、喜食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以及母亲、父亲肥胖以及家庭其他肥胖患者是儿童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预示着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和载脂蛋白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55-356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及增加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50例与正常儿童55例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TG、VLDL-C、APO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APOA1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T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及载脂蛋白代谢异常,监测血脂水平、控制肥胖,对于预防AS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重与肥胖对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鄂南农村居民1641例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比较。结果鄂南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0.78%,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LDL-C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HDL-C异常检出率也高于体重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血压、FSG、TC、TG呈正相关,WHR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密切相关,应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等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血清瘦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肥胖儿童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瘦素与BMI、ALT、TG、LDL-C、APB、FINS、HOM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7,0.5840,.328,0.198,0.314,0.5230,.484,P值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r=-0.151,P<0.05)。结论:瘦素作为一种脂肪因子,在儿童肥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营养状况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以便为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农村整群抽取933名7~14岁健康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将调查人群分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和体重偏低组,比较儿童血糖、血压、血脂各指标的差别.结果 7~14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为16.83%,随性别及年龄的变化不明显.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相比,超重和肥胖组儿童具有明显的血压、血糖及TG偏高现象,且HDL-C水平明显较低.此外,超重和肥胖组儿童血压、TG及HDL-C异常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结论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同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家系因素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水平的影响因素,为高危儿童进行早期血脂筛查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将随机抽取的8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84例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分别进行体格测量、相关病史、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及家族情况问询,并通过专业的膳食分析软件对饮食情况进行处理分析,另外抽取空腹静脉血作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检测,从而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儿童的血TG、TC、LDL-C、ApoA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血HDL-C低于对照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脂异常率、高TG率及低HDL-C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肥胖程度的升高,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的异常率随之升高,呈线性趋势(χ2=4.064,P0.01)。油炸食物、高饱和脂肪酸摄入、高胆固醇摄入、高锌摄入、父母高血脂、心血管家族史是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的危害因素(P0.05),运动则是保护性因素(P0.01)。【结论】儿童的肥胖程度、不良饮食方式、父母高血脂、心血管家族史及运动是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的影响因素。早期干预这些影响因素是临床控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异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