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凤  彭红  李俊  夏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83-184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表现出月经前期及月经期下腹疼痛及腰部不适.7例有子宫腺肌病,8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患者术前B超均提示上尿路轻至重度扩张并积水,肾盂分离12~50 mm,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发现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7例,3例显影不清.有5例术前行泌尿系B超未发现输尿管扩张而在术中发现输尿管中、下段有结节增生物.15例均进行手术治疗,5例行输尿管病灶切除及输尿管松解术,9例行输尿管狭窄部节段切除并输尿管再植术或端端吻合术后置输尿管支架,1例行左肾切除,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治疗或孕三烯酮治疗痊愈,患者症状消失.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手术及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武立新  刘祥鹏  申广  李龙  方志启 《安徽医药》2019,23(8):1620-1623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8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均位于输尿管下段,左侧1例,右侧1例。临床均表现为患侧腰部不适,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患肾功能受损。2例均行输尿管镜扩张后效果不佳,再行开放手术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后输尿管恢复通畅,病理报告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分别8年、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隐匿,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的输尿管狭窄应警惕此病。手术切除病灶+输尿管吻合效果确切。复杂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配合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15例阴道B超检查(TVS)与术后病理证实,发现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之术前诊断有一定特征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共15例EMS,全经手术证实。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2岁,其中腺肌症8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5例。腺肌症合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例。临床表现痛经7例,经量增多,不规则流血5例,无症状发现附件包块2例,不孕症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176例子宫腺肌病资料。结果17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病例,术前有剖宫产史26例,人工流产及刮宫史152例,宫腔节育环72例。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151例,术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19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术后病理诊断子宫腺肌病并子宫腺肌瘤。术前漏诊子宫腺肌病19例,误诊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结论详细询问有无痛经史,结合体征,阴道彩超可提高术前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症2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陈晓芹  辜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70-1271
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症近年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三年间我院收治的286例子宫腺肌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绪果 286例子官腺肌症病人,术前痛经189例(66.1%),月经过多132例(46.1%),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79例,诊断符合率62.6%,B超诊断符合率68.3%,CAl25测定阳性率76.3%。除4例行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均行子宫切除术。其中46例曾用药物孕三烯酮(内美通)、米非司酮、雌孕激素类、三苯氧胺 甲孕酮(普维拉)等治疗达3个月以上,80.6%痛经明显缓解,停药后72.4%的病人第1个月经周期痛经复发。结论 子宫腺肌症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腺肌症的痛经和月经过多均有效,但停药后痛经极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132例行保留子宫内膜手术,其中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腺肌瘤挖除术27例,占20.45%,切除子宫体大部分组织,保留子宫峡部以上2-2.5cm子宫内膜者105例,占79.55%。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55min,术中出血平均80.40ml。术后所有病例接受随访。131例在术后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减少。1例术后2年再次出现经期下腹痛,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于手术后14个月妊娠,足月剖宫产-男孩,发育正常。结论: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术后不易复发,而且保留子宫内分泌功能及子宫内膜制裁万籁 脱落,维持病人生理、心理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流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3年2月行流产术的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患者术后均采用超声探查,观察超声探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9%.经超声检查发现术后卵巢巧克力囊肿52例(其中伴随膀胱浸润11例),子宫残端腺肌症13例.结论 超声诊断能够对流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盆腔组织器官的变化进行明确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近7年确诊的5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结果 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1周随访B超肾盂积水均得到有效恢复,输尿管梗阻消失。结论 注意与月经有关的泌尿系统症状并进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采用手术为主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输尿管梗阻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至子宫严重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例子宫腺肌症至子宫严重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治经过及治疗结局。结果 3例患者均阴道出血时间长达1年多,多次诊刮并按"功血"治疗效果差,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囊腔样改变"。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愈。1例行子宫全切术治愈。结论子宫出血患者常规检查及治疗无效时尽早行宫腔镜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症严重出血患者要求保留子宫者可考虑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章颖  杨大同 《天津医药》2002,30(8):497-499
子宫腺肌症,以往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许多不同之处,已将其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1],成为妇科常见病,其病因仍然不明。笔者收集了13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对其与生育及相关手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意在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和寻求可能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抗运动病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病是一种常见病。运动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药物防治和适应性训练。适应性训练具有可逆性等局限,相对而言,药物防治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应用较广泛的4类抗运动病药物及其相应药理作用特点,同时展望抗运动病药物的药效评价动物模型和技术体系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给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0例(36.36%)、显效17例(30.91%)、有效15例(27.27%)、无效3例(5.45%),总有效52例(94.54%);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32.73%)、显效21例(38.18%)、有效11例(20.00%)、无效5例(9.09%),总有效50例(90.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疗效确切,值得广大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3.
晕动病在人们乘坐交通工具时经常发生,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药物治疗也存在诸多副作用。建立理想的晕动病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抗晕动药物的评价十分重要。晕动病模型一般包括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模型。本文就晕动病主要模型的机制、造模过程、评价指标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Motion sickness commonly occurs after exposure to actual motion, such as car or amusement park rides, or virtual motion, such as panoramic movies. Motion sickness symptoms may be disabling, significantly limiting business, trave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Motion sickness occurs in ~ 50% of migraine sufferers. Understanding motion sickness in migraine patients may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y of both conditions. Recent literature suggests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igeminal system and vestibular nuclei that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both motion sickness and migraine. Studies demonstrating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otonin receptors and 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in both rodents and humans suggest possible new motion sickness prevention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5.
Motion sickness commonly occurs after exposure to actual motion, such as car or amusement park rides, or virtual motion, such as panoramic movies. Motion sickness symptoms may be disabling, significantly limiting business, trave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Motion sickness occurs in approximately 50% of migraine sufferers. Understanding motion sickness in migraine patients may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y of both conditions. Recent literature suggests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igeminal system and vestibular nuclei that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both motion sickness and migraine. Studies demonstrating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otonin receptors and 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in both rodents and humans suggest possible new motion sickness prevention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0年7月于本院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2年内妊娠率为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法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开腹的手术方式相比较,腹腔镜治疗明显缩短或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手术时应用纱布垫保护子宫周围术野,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针穿过子宫内膜层,关腹后冲洗腹壁切口,降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中枢解胆碱能抗晕动病新药盐酸苯环壬酯(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莨菪碱是当前抗晕动病最强的单药,但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根据“抗胆碱药的中枢解胆碱能活性大小并不与其不良反应相平行”的假设,作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氮杂双环醇的羧酸酯类化合物。其中由α-苯基-α-环戊基-α-羟基乙酸甲酯与N-甲基-3-氮杂双环(3 ,3 ,1)壬-9α-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得的盐酸苯环壬酯在动物模型上,等效抗晕剂量时,其不良反应较中枢解胆碱能抗晕动病药东莨菪碱和地芬尼多为轻。临床试验表明,志愿者口服该药(每人2 ~4 mg)后,其预防晕车晕船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药地芬尼多组(口服每人25 ~50 mg)。在转椅致晕动症的志愿者自身对照试验中,苯环壬酯和地芬尼多都能显著减少旋转引起的眼电震图和胃电图异常改变。在另一组自身对照的旋转致晕动症人体试验中,苯环壬酯和东莨菪碱都能明显减少旋转引起的胃电活动异常,减少急性晕动病的Graybiel得分和抑制视-前庭-内耳反应。苯环壬酯每人2和4 mg的效用相当于东莨菪碱每人0 .3和0 .6 mg的效用。在易感空晕病的飞行学员中,苯环壬酯(每人3 mg)明显缩短习服空晕病所需的时间,并且在停药后其习服水平没有明显下降。苯环壬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口干(发生率9 .7 %)和轻度思睡(9 .97 %,仅发生于晕车晕船试验中)。苯环壬酯是一个中枢解胆碱能抗晕动病新药,较地芬尼多和东莨菪碱抗晕效果更好,中枢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