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明确中医疗法是否可以提高术后肠梗阻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术后肠梗阻患者123例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肠通汤,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治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可显著提高术后肠梗阻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中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患者症状消失,肠道功能均恢复到较为正常状态。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加中药远志15g,生姜3片煎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者12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疗时间7d。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静静脉滴注加中药远志15g和生姜3片,煎服,治疗EPISBO疗效确切可靠,方法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阑尾炎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中,治愈2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5d内胃肠减压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曹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64-16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共收治43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紊乱、应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0%,治愈时间为(9.2±3.1)d。对照组治愈率为85.71%,治愈时间为(13.2±4.1)d。在治愈率与治疗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张结  黄晓红 《海峡药学》2014,(9):100-101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收治的妇科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95.3%,观察组治愈率97.9%,无1例中转手术。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结论重视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早诊断,早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肠梗阻恢复快,效果确切,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肠炎性肠梗阻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 对本院近期内收治的42例术后早期肠炎性肠梗阻病人采用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结合中医方剂治疗。结果 本组治愈39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3-19天,3例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死亡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提高术后肠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06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 EPISBO 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生长抑素及糖皮质激素、肠道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无中转手术患者,对照组2例患者因肠绞窄而中转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EPISBO 疗效显著,可有效防止二次手术、缩短疗程并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周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37-38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98例采用微创穿刺术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结果:近期治愈率与近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远期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治疗12周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效果显著且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微创清除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创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周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微创清除术治疗组较内科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好,可提高痊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8例患有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出血病情控制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明屁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对患有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周永发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31-1132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78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68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10例行CT导向血肿抽吸术,分析其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生存150例,生存率84.3%;死亡28例,占15.7%。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实用等优点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脑水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骨窗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入院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微创组40例,开颅组20例,两组患者在意识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局麻下行穿刺血肿碎吸术,开颅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疗效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治疗40例,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7例,无进步3例,死亡1例。开颅组20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16例,临床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进步3例,死亡1例;开颅去骨瓣4例,显著进步1例,进步1例,无进步1例,死亡例1例。结论: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再配合超早期手术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及微创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诊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侧脑室抢救脑室积血15例,软通道微创术42例,采用硬道微创术21例。良好52例,中残18例,转院6例,死亡1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准确判断脑出血程度,及时采取微创手术,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江西省丰城市中医医院中医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好,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血肿清除率、术后7 d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拔管时血肿清除率为(91.38±6.84)%与对照组的(90.20±7.0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0.41±2.56)min短于对照组的(59.17±8.67)min,术后7 d水肿体积(11.31±3.38)ml小于对照组的(16.32±4.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2.24±1.12)分低于治疗前的(33.14±8.36)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6.38±2.45)分低于治疗前的(34.20±8.28)分,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心理健康、认知职能、社会职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61.42±3.24)、(60.33±3.38)、(59.34±3.63)、(61.50±3.02)、(58.34±2.67)、(55.24±2.72)分均高于治疗前的(42.34±5.24)、(44.24±5.37)、(45.12±5.42)、(50.24±4.48)、(51.70±3.20)、(45.24±5.07)分,对照组心理健康、认知职能、社会职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52.21±4.37)、(55.38±4.43)、(50.27±4.34)、(56.38±4.24)、(47.27±4.72)、(49.27±3.6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42.40±5.16)、(44.32±5.42)、(45.04±5.51)、(50.38±4.30)、(51.82±3.12)、(45.10±5.19)分,且观察组心理健康、认知职能、社会职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