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变化以及预先应用β受体阻断剂(β-RB)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颅脑损伤及药物干预模型,测定血浆AngⅡ水平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CK-M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AngⅡ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表达,并观察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AngⅡ、心肌组织AngⅡ和AT1R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CK-MB含量显著增高,HE染色和超微结构的病理观察可见心肌损害。预先应用比索洛尔,血浆AngⅡ和血清CK-MB水平比单纯损伤大鼠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心肌损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是参与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β-RB具有防止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心肌病兔心室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血管紧张受体表达,探讨甲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左旋甲状腺素(L-thy) 组,咪哒普利组(L-Thy+Imidapril),缬沙坦组(L-Thy+Valsartan).L-Thy[45 μg/(kg·d)×28 d]腹腔注射建立甲亢动物模型,测定左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心肌细胞直径,Masson′s 染色测定胶原容积分数,放免法检测血浆及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RT-PCR半定量检测ACE、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CE、AT1R、AT2R蛋白表达.结果 L-Thy可诱导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血浆与局部组织AngⅡ浓度升高, ACE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AT1R、AT2R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咪哒普利和缬沙坦均可显著抑制L-Th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和纤维化,咪哒普利可降低血浆与局部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对AT1R、AT2R和ACE的表达无影响.缬沙坦显著升高血浆AngⅡ浓度,但不升高组织AngⅡ浓度;且显著上调AT1R、AT2R mRNA表达,对ACE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甲亢性心肌病兔有循环和组织AngⅡ浓度升高,AT1R、AT2R和ACE 表达上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参与甲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咪哒普利和缬沙坦可以改善L-Thy诱导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3.
高翔 《医学综述》2011,17(6):867-869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PKC可以通过各种信号转导途径,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诱导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室重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滞AngⅡ促心血管细胞增殖肥大作用,同时AT1受体被阻断后,反馈性地使血浆肾素增加2~3倍,导致血浆中的AngⅡ浓度升高。由于AT1受体已经被阻滞,这些反馈作用难以表现。但血浆中升高的AngⅡ通过激活AT2受体,进而激活缓激肽-一氧化氮途径,产生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心血管重构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昭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21-82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拮抗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AT1 receptor blocker,ARB)两类。它们都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药物。ACEI能阻断血管AngⅡ生成,ARB能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结合,都能拮抗AngⅡ的致病作用,降低高血压并发挥肾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及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高血压组(EH,n=8)和替米沙坦组[Tel,n=8,3mg(/kg·d)]6周,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n=8)。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免疫法测定心肌和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高血压组SBP、DBP和MABP显著升高(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右室质量指数(RV-MI)亦显著升高(P<0.05);血浆与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AT1R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AngⅡ、AT1R和LVMI互为显著正相关(P<0.01~0.001)。替米沙坦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LVMI和RVM(IP<0.05);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AT1R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血浆An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过度表达的AT1R在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替米沙坦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从而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损毁对大鼠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功能与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新生雄性Wistar大鼠的交感神经末梢,11周后检测下列指标: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升血压和缩血管的作用,②心肌Ang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type 1 receptor,AT1R)与[^3H]-AngⅡ的亲和力,③血管平滑肌AT1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幼年损毁大鼠交感神经,大鼠成年后AngⅡ引起的升血压和缩血管作用显著增强,血管平滑肌AT1R mRNA表达水平升高,心肌AT1R饱和曲线明显上升,受体数量(Bmax)增加,亲和指数(KD)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幼年损毁大鼠交感神经,可使血管平滑肌AT1R表达增强,进而导致AngⅡ引起的升高血压和收缩血管作用显著增强,这可能是幼年损毁交感神经后大鼠维持正常血压心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曾晓聪  李醒三 《医学综述》2008,14(11):1717-1719
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再通梗阻血管,但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限制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和溶栓的益处,提示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治疗。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肌I/R中的作用日受关注,在心肌I/R过程中循环系统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增加,参与I/R损伤的发展。动物模型研究证实,AngⅡ1型受体(AT1受体)阻滞剂对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临床试验验证AT1受体阻滞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对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造成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观察补肾方药对左室重量指数 (LV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局部心肌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反转录PCR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mRNA (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免疫组化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LVWI、血浆及局部心肌的AngⅡ含量、心肌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补肾方药大、小剂量组LVWI、血浆及局部心肌的AngⅡ含量、心肌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均与模型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补肾方药可通过抑制心肌局部AngⅡ含量及AT1受体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加补肾方药的剂量并不能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9.
邱婷  郑维红  陆程翔 《海南医学》2016,(12):1905-1908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对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热打击后2 h组、热打击后24 h组,每组8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心肌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2型受体(AT1R、AT2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热打击后60 min左右肛温达到42℃,77 min左右平均动脉压下降25 mmHg,此时即重症中暑造模成功。热打击后2 h及24 h组大鼠血浆和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显著激活[血浆RA:(2237.0±173.2)、(1498.0±172.3) vs (785.4±43.2),P<0.05;血浆AngⅡ:(143.4±19.8)、(76.8±21.6) vs (42.8±8.6),P<0.05;心肌RA:(10.63±0.59)、(8.49±0.92) vs (1.66±0.38) P<0.05;心肌AngⅡ:(279.9±11.3)、(212.5±10.1) vs (39.6±6.3) P<0.05];热打击后24 h组大鼠血浆和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仍处于激活水平,但较热打击后2 h组明显下降[血浆RA:(2237.0±173.2) vs (1498.0±172.3),P<0.05;血浆AngⅡ:(143.4±19.8) vs (76.8±21.6),P<0.05;心肌RA:(10.63±0.59) vs (8.49±0.92),P<0.05;心肌AngⅡ:(79.9±11.3) vs (212.5±10.1),P<0.05]。热打击后2 h及24 h组心肌AT1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49.8±14.1)、(52.6±15.8) vs (13.0±5.0),P<0.05];热打击对AT2R蛋白表达无影响[(14.1±6.2)、(16.8±7.3) vs (9.8±4.5),P>0.05]。结论重症中暑早期能够导致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显著激活。  相似文献   

10.
<正>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AGT)、肾脏近球细胞合成的肾素、肺血管床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组成。在众多的血管紧张素家族成员中,AngⅡ的作用最为重要。在循环系统中,AngⅡ可与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及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结合发挥作用,其中AT1R的作用更为广泛和重要。过去认为,RAS为人体内重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作用机制 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激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AS广泛存在于心脏、血管、脑、肾、肾上腺及睾丸等局部组织中,它可以介导AngⅡ的产生。AngⅡ通过与AT1和AT2受体结合可导致细胞增殖、血管收缩、肾脏水钠潴留等。ARB作用在AngⅡ受体水平,能完全阻断AngⅡ和AT1受体结合,因此无论通过何种途径产生的AngⅡ都能被阻断。ARB在抑制AT1受体的同时可以负反馈抑制肾素分泌,使AT2受体作用增强,而AT2受体具有扩血管和抗增殖的作用。同时,ARB不影响缓激肽的代谢,不会产生咳嗽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主要活性肽,主要作用于AT1R(angiotensin Ⅱ receptor)和AT2R(angiotensin Ⅱ type 2 receptor)两种受体,在人类及大鼠组织中广泛表达。近年来发现AngⅡ及其受体还参与疼痛的调节,其受体拮抗剂可应用与临床疼痛的治疗。本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缺血所致心脏损害,血浆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线栓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脑心综合征模型,检测心电图,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的含量。结果电镜结果显示大鼠脑缺血后心肌细胞有明显损伤;放射免疫结果显示脑缺血2h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在给予卡托普利后心肌损伤减轻,AngⅡ含量降低。结论脑缺血可以引起明显的心肌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参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沙坦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重构和阻力血管超微结构损害与心肌血管紧张系Ⅱ(AngⅡ )水平和细胞内钙代谢的关系。方法 :2 1只SHR随机分三组 :3月龄对照组 (SHR -C3 )、6月龄对照组(SHR -C6)和Losartan治疗组 (SHR -L) ,治疗组从 3月龄开始给予Losartan 2 0mg/kg/d治疗至 6月龄 ,治疗前后检测项目包括 :SBP ,LVMI,肠系膜阻力血管超微结构、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水平、淋巴细胞胞浆内游离钙 ([Ca2 ]i)。结果 :治疗前与同龄正常血压对照大鼠 (WKY)比较 ,SHR之SBP ,LVMI和血浆和心肌AngⅡ水平、[Ca2 ]i均显著性增加 ,并出现明显阻力血管超微结构损害 ,以上差别随鼠龄增长而加大 ;Losartan治疗后 ,SHR之SBP ,LVMI,心肌AngⅡ水平、[Ca2 ]i均显著下降 ,阻力血管超微结构损害得到明显逆转。结论 :Losartan逆转左室重构及阻力血管超微结构损害不但与AT1受体阻滞有关 ,且涉及使组织AngⅡ水平下降及纠正细胞内钙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是一类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受体有高度亲和力的药物。ARB不但可拈抗通过ACE转化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而且还可阻断通过非经典途径(如糜蛋白酶等)催化生成的AngⅡ活性,同时,却不产生ACEI引起的缓激肽积聚所致咳嗽等不良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最重要的效应因子,AngⅡ除传统的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外,还与它的两种跨膜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Ⅱ型(AT2R)结合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和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就近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垂体后叶素对小鼠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20U/kg垂体后叶素30min,建立心肌缺血模型,监测心电图变化,通过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改变,Nagar-Olsen特殊染色观察心肌缺血损伤程度,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Nagar-Olsen特殊染色可见大片区域红染;透射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膜和嵴融合、间质水肿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小鼠腹腔注射20U/kg垂体后叶素30min,可导致心肌早期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 antagonist)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培养96 h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2、6、12、24 h;AngⅡ组:以10-7 mol/LangⅡ刺激2、6、 12、 24 h,用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观察Bcl-2蛋白染色,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AngⅡ 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组:以10-7 mol/LangⅡ与10-5 mol/L伊贝沙坦共同孵育,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AngⅡ组TUNEL染色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同时伴有Bcl-2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活性增高;加入伊贝沙坦后,TUNEL染色凋亡细胞数下降,caspase-3活性下降.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伊贝沙坦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1型受体介导,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以caspase依赖方式,Bcl-2蛋白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19.
<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血管系统活动中起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血压等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系统中最重要的活性肽,通过与AngⅡ-1型受体(AT1R)、AngII-2型受体(AT2R)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AT1R在人体组织内分布丰富并介导AngⅡ绝大多数作用,如血管收缩、血压(BP)增加、水钠潴留增长、促进纤维化以及参与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狗心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的影响及其抗损伤机制.方法:将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恢复血流90 min,造成I/R模型,分别于缺血前或缺血后15 min静注巴曲酶(1 u@kg-1),测定血浆、心肌AngⅡ浓度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及心功能.结果:I/R组心肌组织及血浆AngⅡ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组织明显损伤,给予巴曲酶,可显著降低再灌期心肌与血浆AngⅡ水平及血浆CK、LDH活性,增加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减轻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巴曲酶能够降低血浆及组织AngⅡ水平,减轻心肌组织I/R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