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宿州市某卫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抑郁症状和危害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宿州某卫校750名一年级新生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家庭背景情况、危害健康行为等。结果卫校新生SDS标准分为46.26±9.29,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常模(P<0.01)。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5.0%。抑郁症状与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对家庭关心程度、自杀意念与行为、每天上网是抑郁症状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结论中等卫校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高一新生近视对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职业学校高中一年级的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按近视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分组,分别采用VRQ-25问卷(视功能调查问卷)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各组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与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对比发现,各组VRQ-25评分随近视程度升高而下降(rs=-0.854),SAS评分随近视程度升高而升高(rs=0.655),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可对高一新生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家长与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眼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某"双一流"理工高校学生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0—12月,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学生基本情况信息表对582名华南地区某"双一流"高校理工类在校本科生进行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双一流"理工类高校本科生SAS总得分为39.86±9.24,焦虑现患率达14.95%,均高于一般人群(均P0.05);学业考试、人际关系、专业认可及就业对学生焦虑情绪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和家庭环境对理工类高校学生焦虑状况无显著影响(均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SAS评分和焦虑情绪特征不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华南地区某"双一流"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焦虑现患率较高于一般人群,有必要加强对理工类重点高校在校学生的心理卫生指导和管理。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影响焦虑情绪的不同因素对其进行区别化的心理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多民族大学一年级(大一)新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未来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入选北京某高校2014级全部本科新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9.7%和15.5%。焦虑合并抑郁检出率为5.47%。SAS平均分为(39.66±7.23);SDS平均分为(42.86±8.84),焦虑和抑郁平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东部省份学生焦虑总分(38.59±7.33)低于中部省份学生(39.49±7.6),西部省份学生焦虑总分最高(40.18±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蒙古族学生的焦虑总分(38.21±6.77)低于其他民族学生,且不同民族学生焦虑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5)。男性抑郁和焦虑检出情况均高于女性,南方学生抑郁和焦虑检出情况均高于北方,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大一入学这一生活事件和民族性格特质是引起多民族大学生焦虑抑郁可能的影响因素,应在入学之初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多民族新生顺利度过大一适应阶段,开始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及与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招募和社会行为、血清学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症状测评,分别采用c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焦虑、抑郁症状与社会行为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SAS、SDS分别测定356、355人,年龄中位数为21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2.08%,学生/干部职员占68.54%,本市户籍占55.06%。SAS、SDS量表标准分总分平均分别为(42.96±10.81)、(45.63±12.40)分,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60%、33.24%。是否焦虑、抑郁症状者检出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抑郁症状者检出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插入方YMSM相比,性角色二者均可者更有可能检出焦虑症状(OR=3.524),有自杀念头、性虐待经历是焦虑症状的促进因素(OR=2.782、14.013),公开性取向是保护因素(OR=0.222);性角色二者均可者与插入方、被插入方比更有可能检出抑郁症状(OR=3.916、2.309),性取向自我态度负面、性虐待经历是抑郁症状的促进因素(OR=4.770、7.186)。结论 YMSM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否检出焦虑、抑郁症状与社会行为相关,应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某卫校学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卫校学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为促进学校开展和完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提供基础资科.[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某卫校学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家庭关系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占78.7%,16.2%,5.2%;不健康的仅占2.7%;不同家庭关系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2,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共有12个家庭关系因子有意义(P<0.05, OR>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项:在我的家庭中没有亲近感,我的家庭似乎存在着很多的冲突与裂痕两个因素为危险因素.[结论]该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调控,改善家庭关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某军校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军校998名大学生,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UCLA孤独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该军校大学生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占71.9%,存在焦虑情绪的占65.8%;各年级在自测健康、孤独、抑郁和焦虑方面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学生,其自测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抑郁和无焦虑情绪的学生(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孤独与出生地、社会支持、社会资源和社会接触以及健康总体自测等因素呈负相关(P<0.05),而与抑郁、焦虑和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明显呈正相关(P<0.05)。结论军校大学生在适应军校环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应加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期间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对北京市某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网络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872名医务人员接受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869份。该院医务人员SAS和SDS总分低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国内同类研究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2.2%(193人)、27.8%(242人)和12.5%(109人)。不同文化程度、职业者以及有无基础疾病、精神疾病和家庭经济困难者的SAS、SDS和GHQ-12总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工作年限者的SAS和SD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有精神疾病和家庭经济困难者出现焦虑、抑郁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均更高(P<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大学生睡眠行为、睡眠时型与抑郁、焦虑情绪症状的关联,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医科大学随机抽取一个学院大一和大二年级全体学生,于2020年11月进行基线调查,2个月后开展随访调查。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调查大学生睡眠行为,采用《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评价睡眠时型。采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评估抑郁与焦虑症状。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睡眠时型和睡眠行为组间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大学生睡眠行为、睡眠时型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  结果  有日间嗜睡现象、存在失眠症状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均高于无日间嗜睡和不存在失眠症状的大学生(χ2值分别为12.39,22.68;40.14,29.4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线调查中日间嗜睡和失眠与抑郁症状(OR值分别为3.03,5.23)和焦虑症状(OR值分别为3.74,4.24)均呈正性关联(P值均<0.05),而睡眠时型与抑郁和焦虑症状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调查结果与基线一致。  方法  大学生日间嗜睡症状和失眠症状与焦虑、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应着力改善大学生健康睡眠行为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某校女生月经障碍与心理健康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校月经障碍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女性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月经状况调查记录中曾2次或2次以上出现痛经等不适症状(已排除器质性月经障碍)的一、三年级在校大中专女生165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结果月经障碍学生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各因子均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除偏执因子均分值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均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均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专部各因子均分值均高于大专部。SAS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均值总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月经障碍与心理因素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应对月经障碍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本科生509名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为22.40%和9.03%。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焦虑情绪症状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应该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以防止或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高职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其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3—4月,采用Aitken拖延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用分层与整群抽样方式,对477名安微省某高职院校护理及助产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477名学生的拖延行为得分为53.63±12.35,其中无拖延41人(8.60%)、轻度拖延363人(76.1%)、重度拖延73人(15.30%),不同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之女、焦虑程度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学习拖延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7名学生学习倦怠总得分为44.46±10.24,其中情绪低落得分为21.62±5.72,行为不当得分为18.29±2.77,成就感低得分为20.66±6.70。不同年级、焦虑程度的学生学习倦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总学习倦怠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学生拖延行为、学习倦怠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高年级和存在焦虑情况的学生更为严重,年级、焦虑程度、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是影响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学生拖延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某医科大学在校学生焦虑状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医科大学生焦虑症状水平,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医科大学不同年级934名学生进行测评,其中男生486名,女生448名.结果全体学生SAS平均分数为(39.87±8.89)分,男女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标准分界定,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6%,其中轻度为9.7%,中重度为2.9%.焦虑水平及人数与年龄(年级)呈负相关,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结论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台山市重点初中、普通初中、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每所抽中的学校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中学生979人,检出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312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31.87%。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41.12%,132/321)高于初中生(30.90%,106/343)和职中生(23.49%,74/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抑郁和焦虑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均比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游戏机成瘾、网络成瘾、成瘾性药物及毒品、赌博、与人打架、有意伤害自己、离家出走意念、曾离家出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李炳南 《中国校医》2009,23(4):438-439
目的了解师专类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师专1183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师专新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的恐怖、焦虑与抑郁倾向。结论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女生的关心、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某医院护工心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医院护工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改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护工进行测评,与国内常模做比较.结果 受调查护工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SCL-90测评因子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项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受调查护工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使用网络问卷进行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了解河南省某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使用方差分析评价不同年级学生健康素养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78.47±8.21、79.50±8.06和81.39±8.46,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0,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躯体和心理健康知识知晓、饮食与运动行为和技能、自我保护技能、药品使用技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级、性别和母亲学历和是否参与过健康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β=0.604、0.455、0.831、0.469,均P0.05)。结论学校生活和教育可提升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且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健康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某医专学校部分实习生焦虑抑郁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不同阶段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习阶段的三年级医专学生49名和在校学生的二年级医专学生48名进行测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实习组焦虑评分高于在校组(P<0.01),实习组与在校组抑郁评分差异无显意义(P>0.05)。结论 缓解实习阶段医专学生焦虑症状应成为该人群心理健康促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军事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军事院校本科生一~四年级8个学员队998人,以队为单位集中发给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孤独量表(UCLA)、抑郁量表(BDI)和焦虑量表(SAS),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填写完成。结果不同年级学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学员在无抑郁、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军校学员抑郁情绪与乐观、空虚感、社会活动等有关。自测健康与焦虑各因子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惊恐、焦虑、乏力和睡眠障碍等因子与总体健康有关(P〈0.05)。结论不同年级学员的健康状况不同,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军校学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