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03-1704
1.1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症(Atherosclerosis,AS)不仅是动脉壁局部脂质沉积的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动脉血管在不同危险因子的作用下一种炎症反应。病变早期表现为脂质条纹,该脂质条纹由浸润于动脉壁的脂质和炎症细胞组成;继之通过平滑肌细胞(SMCs)的迁移和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以及针对于氧化脂质的免疫反应,脂质条纹最终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019)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本研究对56例CHD患者血浆hs-CRP和DD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在CHD中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近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在脂质沉积的基础上合并内皮细胞损伤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炎症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性指标,CRP检测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我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CRP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旭  石长英  杨文生  单东风  张金娣 《河北医药》2009,31(11):1331-1332
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DM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寻找冠状动脉病变进程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具有重大意义。炎症在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主要的炎症标志物,成为DM冠脉病变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希望能寻找到一种简便预测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实验室工具。  相似文献   

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一种组成性表达的趋化因子,其特异性地与受体CXCR4结合,在胚胎发育、造血、免疫和炎症反应、肿瘤的形成和转移、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干细胞的迁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文重点将对SDF-1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徐晓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26-1828
近年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日益增多,其预防及治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肥大细胞(MC)是一种参与炎症免疫应答反应的炎症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M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C可以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包括组胺、前列腺素、胃促胰酶、类胰蛋白酶和各种化学因子及细胞因子,它们能诱导血管炎症、内皮功能失调、泡沫细胞形成、细胞外基质降解、微血管新生以及内皮、平滑肌细胞凋亡,对斑块的形成及斑块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是趋化因子受体中的重要一员,与其配体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在神经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CCR2/CCL2的表达及功能,并探讨抑制CCR2/CCL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抑制CCR2/CCL2可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并通过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抑制CCR2/CCL2可能是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潜在靶点,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立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1000-1001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在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流阻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A组)急性发作期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者(B组)25例,分别给予肺功能检测和痰诱导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结果A组诱导痰嗜酸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EOS/Leu%)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EOS/Leu%、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I%)均呈负相关;A组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与EOS/Leu%呈正相关。结论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可能通过对嗜酸细胞(EOS)的选择性趋化作用使其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参与了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流阻塞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很大的关系。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和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敏感而非特异性标志物,其介导的补体激活在人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周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4):731-732
炎症和高脂血症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而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的直接原因。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炎症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活动。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浆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晓勇  於伟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82-2283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渐进性的慢性炎症过程。研究表明^[1-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参与,而且还与血浆脂联素(adiponecfin,APN)的异常表达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血浆APN、NO、ET的水平情况,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形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研究动脉硬化的指标已被广泛接受。本文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探讨颈动脉病变与CR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增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性的重要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标志物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危险预测标志。本研究主要探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及血清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燕  常志文 《首都医药》2003,10(8):35-37
目前己知许多因素均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Ross R等人提出损伤反应学说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基础,此学说涵盖了脂肪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学说和血栓形成学说等,认为各种危险因素最终的作用都是损伤血管内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此后许  相似文献   

15.
炎症反应是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抑郁症患者的相应脑区都存在炎症反应,而介导炎症反应的趋化因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趋化因子也与抑郁症涉及的神经可塑性、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年来趋化因子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和治疗抑郁症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基因家族有PON1、PON2和PON3三个成员。PON1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的酯酶,它能够水解有机磷;PON1的遗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ON1的活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ON1以HDL为载体,与载脂蛋白A1(apoA1)紧密结合,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降低体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并破坏已形成的OX—LDL中的具有细胞毒性的溶血磷脂,因而起到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致死率亦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粥样斑块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而是全身动脉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结果[1]。由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炎症相关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治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  相似文献   

18.
吴娟  Yang Jin 《中国药业》2008,17(14):24-25
目的研究脑梗死有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178例急性脑梗死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同时测定血脂及空腹血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IMT及MC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脂、血糖水平亦有升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反应及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郄会卿  董焕娥 《河北医药》2009,31(3):381-381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DM)发病的主要因素,其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炎症学说备受关注,认为DM为一先天性免疫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是与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为了研究IL-6、IL-8在DM发病中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ELISA酶免法观察DM病患者血IL-6、IL-8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勇  毛宝龄 《江苏医药》1999,25(9):687-689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打击后,出现的以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的肺水肿和微肺不张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肺部炎症和通透性增加综合征,以迅速影响气体交换功能为临床特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ALI,目前认为是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导致肺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广泛破坏的结果。这种过度炎症反应涉及机体众多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等)和介质(如细胞因子等)形成级联(cascade)反应和损伤作用[1,2]。ALI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近两年开始受到重视。本文综述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