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内源葡萄糖醛酸酶,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最近3家实验室独立地克隆出其基因,为研究肿瘤转移开辟了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随着有关乙酰肝素酶分子生物学特性、调节因素、抑制剂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乙酰肝素酶很可能成为抗癌药物的靶子。  相似文献   

2.
肝素酶(heparanase)是一种能降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的内切糖苷酶。它参与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和重塑,促进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的合成和释放;它在内涵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中具有管家基因的功能,广泛表达于人类的肿瘤细胞中,在侵袭型的动物肿瘤细胞中也过度表达,因此它的过度表达被认为能促进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最近的研究显示,肝素酶能释放硫酸乙酰肝素依赖的生长因子并能产生大量有活性的硫酸乙酰肝素片段,破坏、降解细胞外基底膜屏障,促进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并加快血管生成,对肿瘤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肝素酶抑制剂(PI88、肝素、肽类、硫酸昆布多糖、RNA干扰和苏拉明等)正在被开发出来,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深入研究肝素酶在肿瘤转移和调节中的作用可能会带来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内源葡萄糖醛酸酶,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最近3家实验室独立地克隆出其基因,为研究肿瘤转移开辟了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随着有关乙酰肝素酶分子生物学特性、调节因素、抑制剂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乙酰肝素酶很可能成为抗癌药物的靶子。  相似文献   

4.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Li ZH  Yang SM 《癌症》2005,24(9):1156-1160
乙酰肝素酶是目前发现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能切割细胞外基质中硫酸肝素蛋白多糖侧链的内源性糖苷酶。本文对乙酰肝素酶的结构、功能、分子特性、基因定位、核苷酸序列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该酶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用筛选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方法、寻找抗肿瘤新药的最新进展做了概述,旨在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乙酰肝素、乙酰肝素酶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核苷酸序列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乙酰肝素酶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该酶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对用筛选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方法寻找抗肿瘤新药的最新进展及该领域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做了概述。旨在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以及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6.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乙酰肝素、乙酰肝素酶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核苷酸序列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乙酰肝素酶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该酶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对用筛选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方法寻找抗肿瘤新药的最新进展及该领域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做了概述.旨在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以及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膜(basement membrane,BM)是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屏障。糖氨聚糖是此屏障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主要成分为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 eprotoglycans,HSPGs)。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1种内源性糖苷内切酶,  相似文献   

8.
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状况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5 2例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 ,并用免疫组化法对全部标本用CD34抗体进行肿瘤血管内皮染色 ,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与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 2 5例 (4 8.1% ) ,MVD平均值为 73.2± 2 2 .8;阴性表达 2 7例 (5 1.9% ) ,MVD平均值为 4 4 .8±11.9,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0 5 )。结论 乙酰肝素酶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乙酰肝素酶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乙酰肝素酶是迄今发现惟一能裂解细胞外基质内蛋白多糖主要成分-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的内源性糖苷内切酶,通过调节细胞和基质中的硫酸乙酰肝素来改变与硫酸乙酰肝素结合的各种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焦点。而乙酰肝素酶促进头颈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相似文献   

10.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运红  潘达超 《中国肿瘤》2004,13(3):164-166
乙酰肝素酶通常在胎盘和免疫组织器官和细胞中表达,在转移性恶性肿瘤细胞中,乙酰肝素酶与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和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对乙酰肝素酶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参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Role of Incipient Angiogenesis in Cancer Metastasi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etastasi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mortality in cancer patients. Angiogenesis is intimately involved in metastasis at the site of entry of tumor cells into the vasculature and at the site of eventual metastasis growth. In this commentary, we review current paradigms regarding angiogenesis in metastatic sites. Recent discoveries challenge some of the existing paradigms.Significant prior data suggest that successful formation of metastases requires: 1) angiogenesis in the primary tumor site; 2) downregulation of cohesive molecules and tumor cell increased motility, resulting in invasion into neovessels; 3) tumor cell embolism; 4) arrest and attachment in capillary beds of distant organs; 5) extravas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the organ parenchyma; and 6) re-establishment of angiogenesis when the tumor reaches >1–2mm in size [1].While most recent data largely confirm the aforementioned sequence of events, a few reports have revealed new knowledge about the earliest phases of angiogenesis of metastase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has been the ability to create tumor cell lines that are stably transfected with reporter genes, such as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With these tools it is now literally possible to monitor tumor formation from a single cell [2–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与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相关的指标,预测非SLN是否有转移,避免对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进行腋窝清扫。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5月到2004年2月完成的116例乳腺癌SLN活检病例,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10种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哪些因素与非SLN转移相关。结果 原发肿瘤大于2cm,脉管浸润,PerbB2(+)这3个因素与非SLN转移相关。具有其中一个因素时,非SLN转移机率为91%~95%,具有其中两个因素时为94%~100%,三个因素均具有时为100%。结论 非SLN转移的预测和SLN活检相结合,可以使转移仅局限于SLN的患者免除腋窝清扫,使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3.
蔡方  赵勇  赵文丽 《中国肿瘤》2006,15(7):476-477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与胃癌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TAM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TAMs的表达在高分化癌组织中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AMs与VEGF及MVD均呈正相关(r=0.74,P〈0.01:r=0.58,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AMs在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HER2在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40例,其中淋巴结转移94例.采集胃癌患者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方法检测3种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40例胃癌原发灶组织中HER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旁组织中HER2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HER2蛋白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94例淋巴结转移灶和对应的胃癌原发灶中HER2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HER2表达一致率为89.4%,两类标本HER2表达状态具有一致性(Z=6.386,P<0.001).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HER2的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患者在不能获取原发病灶的情况下,检测转移灶中HER-2可能为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钙水平变化对提示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癌骨转移患者27例、肺癌非骨转移患者45例、常规体检的正常者45例清晨空腹静脉血的血清钙、游离钙水平。结果肺癌伴骨转移组患者血清钙、游离钙水平明显高于肺癌未伴骨转移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未伴骨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钙、游离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钙、游离钙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肺癌骨转移的较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血管生成(TumorAngiogenesis,TA)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A的预后价值以及预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反应。本文应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对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下简称乳腺癌)进行了微血管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阳性病例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129.7±44.9)明显高于腋下淋巴结阴性(NodeNegativeBreastCancer,NNBC)病例组的MVD(79.6±33.6),差异呈极显著性(P<0.001);发生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病例的MVD均值高达145.3;以上结果提示乳腺癌MVD与肿瘤转移、复发均密切相关。我们认为乳腺癌MVD可反映其血供状态,MVD高的病例微血管丰富,肿瘤组织生长快,癌细胞易于进入微循环而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5例ESCC组织和同一患者的邻近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的表达及分析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数的关系。结果 KiSS-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7)。同时,KiSS-1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与浸润程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480,P=0.827,P=0.823),而与肿瘤淋巴结的转移相关。另外, KiSS-1表达缺失的患者五年生存率相对更差(P=0.009)。结论 KiSS-1表达缺失可作为ESC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指标,KiSS-1也是判断ESCC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衰老对肺癌转移的影响,并揭示扶正中药金复康防治肺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月龄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移植瘤模型;其中6月龄组小鼠采用金复康连续灌胃42天;观察小鼠肺部肿瘤转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记忆T细胞、NK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15月龄和6月龄小鼠较2月龄小鼠肺转移成瘤率显著上升(均P<0.05)。外周血记忆CD4+T细胞丰度与小鼠年龄呈正相关(2月龄 vs. 6月龄,P=0.041;2月龄 vs. 15月龄,P=0.041)。NK细胞丰度与年龄呈负相关(2月 vs. 6月,P=0.009;2月 vs. 15月,P=0.009)。金复康给药组小鼠的生存期较0.9%NaCl组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给药组外周血NK细胞水平较0.9%NaCl组显著升高(P=0.029)。结论 衰老可促进肺癌转移发生,金复康延长小鼠生存期可能与延缓衰老和改善NK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原发癌和配对淋巴结转移癌以及116例乳腺原发癌的FNmRNA表达量,比较30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的FNmRNA表达量,分析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淋巴结转移癌FNmRNA表达量低于原发癌(P〈0.05)。肿瘤〉5cm的FNmRNA表达量低于肿瘤≤5cm(P〈0.05),临床期的FNmRNA表达量低于Ⅰ期和Ⅱ期(P〈0.05),淋巴结4枚以上阳性FNmRNA表达量低于1~3枚阳性(P〈0.0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FNmRNA表达量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FNmRNA表达量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CA153表达无关:结论:FNmRNA表达量在临床早期及淋巴结转移早期上调.随着肿瘤的进展表达量下调。FN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胃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SP法,对6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MMP-9单克隆抗体和抗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FⅧ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分析癌区组织、癌旁区组织、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各区域MMP-9表达和MVD.[结果]癌区组织MMP-9高表达率(59%)显著高于癌旁区组织(22%,P<0.01),癌旁区组织MMP-9低表达率(49%)明显高于切缘区正常组织(21%,P<0.01);癌区的MVD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区及正常区组织表达(P<0.01).MMP-9的表达情况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程度显著相关,无论在癌区、癌旁区组织MMP-9高表达的MVD值明显高于MMP-9低表达者(P<0.05).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的癌区组织MMP-9高表达及其MVD显著高于无相应转移者.[结论] MMP-9在胃癌的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可通过促进胃癌血管形成而影响胃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