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脑囊虫病患者的CT扫描影像检测结果探讨分析CT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于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囊虫病患者,使用日本东芝单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头颅扫描、平扫、增强扫描。结果:CT检测结果显示急性脑炎类患者15人(22.1%),多发结节或环状强化型患者13人(19.1%),多发粟粒状型患者24人(35.3%),慢性多发钙化型患者12人(17.6%),脑膜型患者2人(2.9%),脑室型患者2人(2.9%)。结论:CT扫描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脑囊虫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发病情况,是一种有效地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脑囊虫病患者60例经临床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脑囊虫寄宿部位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51例、脑室型2例、脑膜型1例和混合型6例.结论:脑囊虫病CT、MRI表现多种多样,X线、CT、MRI是诊断脑囊虫病最常用的影像技术之一,可显示各型脑囊虫病改变,尤以非活动性脑囊虫病更佳.CT、MRI增强扫描可发现脑实质更多病灶.  相似文献   

3.
田维祥 《中外医疗》2013,(35):184-185
目的 分析探讨脑囊虫病的CT 诊断表现,评定其诊断价值,同时为提高CT 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确诊的脑囊虫病患者68 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CT 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T 检查结果可知,68 例脑囊虫病患者中,12 例(17.6%)为脑膜型,9 例(13.3%)为脑室型,9 例(13.3%)为单囊型,8 例(11.8%)为脑炎型,30 例(44%)为混合型.结论 脑囊虫病通过CT 诊断,一般可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但有的脑囊虫病影像表现复杂多样,无明显特异性,CT 检查会出现漏诊或误诊.所以仅凭CT 检查不可对囊虫病的诊断定性,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查、病史以及MRI 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参考,才能避免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田耀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30-2031
目的:探讨脑囊虫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4例脑囊虫病患者行头颅CT平扫,83例做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型81例,脑室型4例,脑模型1例,混合型18例。结论:CT是诊断脑囊虫病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尤其对钙化检出优于MRI,部分典型病例平扫即可确定诊断。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囊虫抗体实验)均可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囊虫病累及脑中枢神经系统常见,以往诊断脑囊虫病主要依靠患者的寄生虫史和临床检查结果,CT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脑囊虫的诊断准确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1999-10-2000-10,我院所遇到的60例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7-78岁,平均35岁,症状大部分有癫痫发作史,头痛、恶心、呕吐,少数有半身麻木及视物不清等。1.2 本组病例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AR star 型全身螺旋CT机。都作了平扫及强化。60例中手术病理证实5例,皮下结节活检阳性40例。CT扫描有典型脑囊虫病表现者58例。2 CT表现分析 由于CT表现与囊虫所有部位…  相似文献   

6.
李威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45-145
目的:为脑囊虫病的正确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囊虫病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CT检查结果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36例、脑室型2例、脑膜型3例和混合型19例。结论:脑囊虫病表现多种多样,CT是诊断脑囊虫病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脑囊虫病的CT表现,常规作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5例脑囊虫病中,单囊型3例,多发小囊型7例,多发结节型和环状强化型7例,脑炎型1例,脑室型4例。慢性钙化型29例及混合型30例,本组诊断的准确率达95%,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及其分型,有利于脑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25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临床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病例进行分析。CT为西门子欢星+CT机。扫描厚/距5~10mm,大部分病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根据CT分型,检查结果为脑实质型20例。其中急性脑炎型2例,多发、单发囊型(囊泡)单发结节型及环状强化型16例,脑室型1例,脑膜型2例。结论典型的临床症状,CT扫描出现不规则低密度水肿影或囊泡加头节,增强扫描出现点状、结节状、环状及壁结节是诊断脑囊虫病的重要依据,CT检查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MRI检查在脑囊虫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脑囊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囊虫患者的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对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检查可以采用CT检查,如果CT不能确诊下,可以采用MRI做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ELISA试验、CT及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LISA囊虫试验、脑CT及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临床确诊的42例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ELISA囊虫试验、脑CT及MRI结果。结果:ELISA脑囊虫试验血清抗原、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54%,脑脊液抗原阳性率为60%,抗体阳性率为15%,抗体假阴性率为85%;血清及脑脊液囊虫抗原阳性一致者46%,抗体阳性一致者35%。42例脑CT/MR检查中,40%患者病灶呈局灶性分布,60%患者病灶呈弥漫性分布;大部分(93%)患者脑CT/MR显示活的囊尾蚴病灶与死的囊尾蚴病灶并存。脑CT及MR两者均进行扫描的患者11例,其中2例CT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其余病例CT及MR病灶部位基本一致,但MR显示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CT。结论:目前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必须依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不同分期、分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1例脑囊虫病患者的CT检查及MRI检查的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91例脑囊虫病患者中,按照脑囊虫发生的部位分型:有71例患者为中脑实质型,有8例患者为脑室型,有11例患者为混合型,有1例患者为软脑膜炎型;按照脑囊虫的病理学分期:有24例患者处于脑囊虫活动期,有28例患者处于脑囊虫的退变死亡期,有4例患者处于脑囊虫的钙化期,有35例患者处于脑囊虫病的混合期。不同分期的该病患者其CT检查及MRI检查的影像学结果均不相同。结论:不同部位和不同活动期的脑囊虫病,在影像学中的表现均有不同表现,其分型和分期对该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脑囊虫病的MR表现。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21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MR平扫,对9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对MR征象进行分析,结合病理、血清试验协助诊断。结果:MR病灶显示存在四种不同变化:1.仅显示类圆形囊样变,主要为囊虫头节;2.囊虫头节变现不明显,仅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占位征象明显;3.多发斑点状低信号强度影,无占位病变;4.部分脑囊虫病可呈现环形强化、有的可出现点头状强化。结论:脑囊虫病的MR诊断是临床上诊断该病可靠科学有效的一种诊断方式,为临床分期提供重要依据,为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线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小脓肿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 ,对 16例小脓肿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小脓肿型囊虫病人均以癫痫起病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 ,血清及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低。 16例中 3例抗囊虫药物治疗而愈 ,13例予抗囊虫药物或抗感染治疗 15~ 40天 ,CT复查病灶无明显缩小而改为手术切除。认为综合分析小脓肿型脑囊虫病的临床、CT及免疫学检查特点 ,有利于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总结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在我院诊断为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本地傣族高于其他民族,农村高于城市,吡喹酮具有很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0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与结果。结果脑囊虫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或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血清学阳性,CT或/和MRI扫描显示脑囊虫病灶,吡喹酮和/或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脑囊虫病者临床特点突出,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处理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脑囊虫病人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和CT改变。方法 对216例脑囊虫病人的临床和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主要通过食用被绦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农村高于城镇;脑电图异常率为63.25%;CT阳性率为84.70%;血和脑脊液间接血凝阳性率分别为86.11%、81.52%;酶联免疫吸附在辅助检查中,CT和脑电图检查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思争 《中原医刊》2004,31(9):52-53
目的:探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CT诊断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CT与临床证实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观察急性期及慢性期的CT表现。结果:急性期脑实质型脑囊虫病79例,其中脑炎型2例,囊泡型35例,环形强化或结节强化型42例,慢性钙化型33例。结论: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表现多样,CT为本病的可靠的诊断方法,CT检查具有定性和定位的价值,对治疗起指导作用,平扫加增强能提高检出和诊断的准确率,对CT表现不典型者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和血、脑脊液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T对脑室、池内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 6 1例脑室、池内囊虫病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有脑CT平扫 ,其中 13例同时有CT增强扫描。结果 :6 1例脑室、池内囊虫中 ,脑室内囊虫 38例 ,脑池内囊虫 18例 ,脑室、池内囊虫同时存在 5例。 38例脑室内囊虫均呈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单发囊性病灶者 31例 ,多发 7例。 18例脑池内囊虫中 ,有 16例脑膜型囊虫多发 ,呈葡萄串状 ;2例单发 ,呈分叶状。 38例脑室内囊虫共计 5 2个囊性病灶 ,其中 33个病灶内可见到囊虫头节 ,占 6 3.5 % ;18例脑池内囊虫均未见头节显示。结论 :CT对脑室、池内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发生在幕上的19例脑囊虫病进行了CT扫描,做出分析诊断,认为应用CT诊断脑囊虫病是最直观、形象、有效的方法。又从影象学角度将脑囊虫病分为四型。即囊型、结节型、钙化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20.
MRI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和MRI诊断的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全部病例在常规T1WI,T2WI扫描后均加扫了FLAIR序列,其中29例行增强扫描。分析其各期MRI征象及病理基础。结果 活虫期6例,退变死亡期20例(早期11例,晚期9例),非活动期2例,混杂期4例。MRI发现头节,是诊断脑实质型囊虫病的可靠依据,而MRI上"白靶征","多环、分层征"是脑实质型囊虫病的典型征象。结论 MRI多种序列的联合应用对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可以给予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同时MRI的准确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