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20例,均为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妇女患者,使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其宫颈细胞的HPV DNA进行检测,并且检测20种高危型HPV亚型和5种低危型亚型。结果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20.5%,其中高危型HPV亚型15.75%,低危型亚型3.02%,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混合型1.23%。HPV11是低危型中感染最高的,HPV16是高危型中感染最高的。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易引发宫颈癌,临床上应做好提前防范,及早预防,防止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万源路社区不同年龄组妇女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应用导流杂交及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978例受检者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受检者中高危亚型感染阳性率为10.0%,低危亚型感染阳性率为1.7%。高危亚型感染的受检者中以16、52、58、33HPV亚型阳性者最多,占高危亚型阳性者总数的百分比依次为33.0%、13.4%、13.4%、12.4%,40岁以上年龄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子宫颈病变组与正常组HPV感染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6、52、58、33亚型阳性是该人群中常见亚型,40岁以上人群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莞市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及亚型分布,并查找分析可能的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对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收集宫颈口及宫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标本,检测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的感染情况及分型的分布特点,并调查受试者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个数、性伴侣的性对象数目、孕次、文化程度、有无不良爱好,包括是否吸烟与酗酒等,并探讨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有约700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有256例为高危型HPV阳性,2例考虑为高危亚型HPV,其中单一高危型HPV感染者223例,多重感染者33例。主要感染的高危型HPV是HPV-52(23.08%)、HPV-16(14.38%)、HPV-36(12.04%)、HPV-18(11.04%)。妇女的年龄越大、初次性行为年龄越早、性伴侣数量越多、文化程度越低高危型HPV感染越高。结论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主要感染的高危型HPV是HPV-52,16,36和18型,且年龄越大、初次性行为年龄越早、性伴侣数量越多、文化程度越低高危型HPV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PV-DNA分型定量检测,观察HPV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HPV感染主要基因型别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本院妇科门诊患者108例,建立病历档案,采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DNA分型定量检测.结果 108例门诊患者检出HPV阳性14例,阳性率为12.96%,其中单纯HPV次要高危阳性感染9例,占64.28%;单纯HPV-16阳性感染2例,单纯 HPV-31阳性感染1例;HPV-16、HPV-31和HPV次高危型三重感染1例,HPV-16和HPV-18/45的二重感染1例.结论 本组患者HPV次高危型感染亚型几率最大,HPV高危型和次要高危型的感染与宫颈病变有高度的相关性,且病毒的感染量与病变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显示HPV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HPV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PV-DNA分型定量检测,观察HPV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HPV感染主要基因型别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本院妇科门诊患者108例,建立病历档案,采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DNA分型定量检测。结果108例门诊患者检出HPV阳性14例,阳性率为12.96%,其中单纯HPV次要高危阳性感染9例,占64.28%;单纯HPV-16阳性感染2例,单纯HPV-31阳性感染1例;HPV-16、HPV-31和HPV次高危型三重感染1例,HPV-16和HPV-18/45的二重感染1例。结论本组患者HPV次高危型感染亚型几率最大,HPV高危型和次要高危型的感染与宫颈病变有高度的相关性,且病毒的感染量与病变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显示HPV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HPV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厦门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和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厦门市15~80岁女性27 300例,并分为门诊组(14 847例)和体检组(12 453例),对所有人进行HPV-DNA检测。结果 HPV阳性率为12.85%(3507/27 300),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8.52%(2327/27 300),占阳性的66.35%(2327/3507)。最常见的高危型为HPV-52和58。高危型HPV感染者有14.48%(337/2327)感染多种高危亚型。妇科门诊组HPV阳性率、高危型HPV阳性率、高危型HPV阳性占比及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在高危型HPV感染中的占比均显著高于体检组(15.79%vs. 9.34%,P <0.001;11.23%vs. 5.29%,P <0.001;71.16%vs. 56.66%,P <0.001;16.31%vs. 9.86%,P <0.001),以上指标在不同年龄组间也有显著差异(均P <0.05)。妇科门诊组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60岁、50~59岁和<30岁,体检组为≥60岁和&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南宁市妇女宫颈HPV感染率及基因亚型分布感染特征。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307例妇女宫颈分泌物,采用PCR方法检测23种亚型(高危型17种,低危型6种)。结果 4307份标本中总感染率为26.54%(1143/4307),23种亚型均检出;高危基因亚型感染频度前六位依次为52、16、58、51、53、18,检出率分别为17.14%、11.88%、8.66%、7.37%、6.00%、4.33%。低危型以6、42、11为主。将南宁市妇女HPV高危亚型52、16、58、18感染率与国内其他城市研究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南宁市妇女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与其他城市比较,HPV感染具有明显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粤西地区女性HP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22 019例女性的HPV分型检测结果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对比和分析。结果受检的22 019例女性中,HPV阳性者4 133例,感染率18.8%。感染率最高的是≥61岁组33.7%(92/273),其次为≤20岁组33%(62/188),最低的是31~40岁组16.4%(1 377/8 418)。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最高的是≥61岁组29.3%(80/273),其次为≤20岁组25.5%(48/188),最低31~40岁组13.5%(1 140/8 418)。低危型HPV(LR-HPV)阳性率最高的是≤20岁组16.0%(30/188),其次为≥61岁组15.0%(41/273),最低也是31~40岁组4.0%(340/8 418)。感染的HPV亚型除了≤20岁组以HPV16亚型最常见以外,其余年龄组均以HPV52亚型最常见。单一型别感染率14.7%,多重型别感染率4.1%。多重感染占感染总人数的21.7%。结论粤西地区女性HPV感染率、HR-HPV阳性率、LR-HPV阳性率、多重型别感染率均在年龄分布上呈近似"U"形分布。各年龄组里高危HPV亚型感染发生率要高于低危HPV亚型。多重型别感染是HPV感染的常见表现形式。掌握各年龄段HPV感染的特点将有助于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10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的感染情况。结果100例中,HPV总检出率为89.0%(89/100)。HPV亚型共检出10种,高危型HPV 9种包括HPV16,18,31,33,39,51,52,56,58;低危型HPV只有1种(HPV11)。随着宫颈内瘤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 HPV 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人群需长期监测,阻断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贵州农村黔南布依族苗族妇女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分布。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福泉市黄丝镇6个村寨中128名已婚妇女进行HPV检测。结果128名受检妇女中,HPV—DNA阳性者13例(10.16%),在被测到的9种HPV亚型中,均为HPV高危型感染;无低危型感染者。结论HPV58、52、53、56、66是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妇女HPV感染的主要型别,31~40岁为感染高峰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自制HPV基因芯片技术HPV病毒各亚型在已婚妇女宫颈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门诊常规筛查女性638人,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同时进行TCT检测及自制HPV基因芯片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率43.0%,常见亚型低危型HPV6,高危型HPV16、52、33,HPV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高危型HPV阳性率随TCT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芯片结合TCT做宫颈病变筛查经济快速,对已婚各年龄组女性的HPV感染都应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的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 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在妇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采集的296例20~55岁已婚妇女或未婚有性生活妇女的宫颈分泌物,检测15种HPV基因型,其中13种高危型HPV(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6型、58型、59型、68型)及2种低危型(6型、11型).结果:296例妇女宫颈分泌物共检出阳性114例,总阳性率为38.5%.正常组、CIN组及宫颈癌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6.4% 、63.4%和84.2%.高危型HPV感染率显著性高于低危型(P<0.01),感染高峰为25~45岁年龄组,总体人群中HPV-16的感染率最高.结论: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粤西地区宫颈癌及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 感染、对HPV 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 的对象.HPV 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孕前妇女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将孕前妇女以年龄为界分为≤25岁,26-30岁和31-35岁三组,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对318例孕前检查妇女进行高危型HPV感染检测,比较三个年龄组之间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8例孕前妇女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总阳性率为11.54%(44/318),≤25岁组、26-30岁组和31-35岁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5.78%(14/95)、9.35%(19/203)和13.25%(11/83)。三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好发于育龄女性,加强孕前妇女高危型HPV检测对孕前检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太原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特点。方法:取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导流杂交技术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1 460例样本中,HPV总阳性率为34.25%(500/1 460);接受检查的各年龄组中,5054岁组和>59岁组检出率较高,2554岁组和>59岁组检出率较高,2529岁组、3029岁组、3034岁组、3534岁组、3539岁组及4539岁组及4549岁组检出率次之,4049岁组检出率次之,4044岁组、5544岁组、5559岁组再次,2059岁组再次,2024岁组检出率较低。人群总HPV多重感染率为9.86%(144/1 460)。HPV各亚型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 16,58,52,6,53,18,33,31,68,11,66,CP8304,39,45,56,59,42,51,35,44,43。结论:HPV的感染率和亚型分布具有地域性,太原地区妇女HPV感染常见高危亚型为HPV16,58,52,18,33,常见低危亚型为HPV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北京市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以及各亚型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送检至北京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宫颈分泌物样本,共计38338例,利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对送检样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4297例,总感染率11.37%;单一型别感染3352例,感染率8.74%,多重型别感染945例,感染率2.46%;高危型感染2962例,感染率7.73%,低危型感染1135例,感染率3.48%;高危型感染率较高HPV基因亚型依次为:HPV16(感染率1.51%)、HPV58(感染率1.46%)、HPV52(感染率1.24%)及HPV53(感染率1.08%),低危型感染率较高的HPV亚型依次HPV61(感染率0.94%)、HPV43(感染率0.72%)和HPV81(感染率0.64%);感染率最高年龄组为≤30岁年龄组,感染率13.28%。结论北京市女性HPV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和高危型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高危型HPV基因型依次为16、58、52和53型,不同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各型别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bas HPV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30岁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36例门诊患者,对cobas HPV检测提示HPV16、18型、其他12种高风险HPV亚型阳性和/或TCT提示异常的614例患者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就诊人群中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16.83%(595/3536),其中<30岁妇女占21.51%(128/595)。cobas HPV检测提示高危HPV感染和/或TCT提示异常的614例病例中,病理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153例(153/614,24.92%),<30岁妇女占19.61%(30/153);CIN2以上宫颈病变检出65例(65/614,10.59%),<30岁妇女占15.38%(10/65);<30岁妇女在高危HPV感染率及CIN2以上宫颈病变发病率与≥30岁妇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PV16、18型感染患者中<30岁妇女占7.06%(42/595),CIN2以上病变的9.23%(6/65),而其他12种高风险HPV亚型感染患者占CIN2以上病变的6.15%(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bas HPV检测联合TCT的筛查方法同样适用于<30岁妇女;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cobas HPV检测意义更大,提示高危HPV16、18型阳性患者,无论年龄均需行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辽宁地区妇女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及描述各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采用导流杂交技术(HybriMax)对要求妇科体检的834名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下生殖道HPV分型检测,其中90例与其组织学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表明,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834名妇女中HPV阳性率为40.4%(337/834),常见亚型为:HPV16、6、58、52、11型;在各级别CIN组中,HPV的阳性率分别为54.5%、74.0%、96.6%,最常见的亚型是HPV16,其次是58、52、33、31型。结论:辽宁地区HPV常见亚型分布:HPV16、6、58、52、11,有一定的地域性;高级别CINHPV感染型别依次是16、58、52、33、31等,其中HPV16占高级别CIN的56.8%。  相似文献   

18.
韩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64-165
目的:评价妇女宫颈疾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亚型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35例不同程度患者进行HPV检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735例宫颈疾病患者脱落细胞中HPV-DNA进行分型检测,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共检出13种HPV基因型别,包括4种低危型别HPV6、11、42、CP8304和9种高危型别HPV16、18、31、33、56、51、52、58、59。单一型别阳性检出率为67.1%,混合型感染阳性检出率为32.9%,其中以感染HPV16+52为主。结论:宫颈疾病患者的生殖道HPV感染情况普遍,CIN与宫颈炎患者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对宫颈疾病患者HPV基因型别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亚型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手术切除宫颈石蜡组织及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基因分型检查,同时检测其宫颈病变程度。结果 295例宫颈病变样本总的HPV阳性率为58.98%(174/295)。仅感染高危HPV或高、低混合型HPV组的宫颈病变程度构成比与仅感染低危型HPV组的对应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01,P0.05;x2=11.303,P0.05);多重感染高危或多重低危HPV组分别与单一感染高、低危HPV组之间,其宫颈病变程度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25,P0.05;x2=4.362,P0.05);单一高、低危亚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16.369,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增加了宫颈癌的患病风险,而多重感染并未促进宫颈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宫颈疾病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选择呼和浩特地区1235例宫颈疾病患者,其中20~39岁1166例,40~60岁69例。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对1235例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检测。结果1235例标本中检出HPV阳性161例(13.04%),高危型别以HPV16、18型为主;低危型别以HPV6、11型为主;20-40岁组检出率与40~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以6、11、16、18亚型为主,感染人群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及时发现并密切监控HPV感染人群、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