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牛Ⅱ型胶原皮下注射诱导建立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免疫后7周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1),IL-4含量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8).结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贝那普利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无显著变化(P>0.0 5);替米沙坦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但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变化(P>0.0 5).结论 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只有部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观察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夹心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33,11.09,7.09,7.70,均P<0.01).结论 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通过调节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气道炎性反应,有望为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CHF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初始剂量3.125 ag,2次/d,逐渐递增加量,直至维持量25mg,2次/d,连用1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浆TNF-α、IL-1和IL-6均较前明显下降(t=3.02、3.17、2.97、2.26、2.25、2.21,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t =2.32、2.35、2.29,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x2 =4.1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再次住院率(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6.11%)(x2=4.50,P<0.05),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CHF安全有效,能降低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减少患者的再次住院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危重病患者SIRS期细胞因子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SIRS期肿瘤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危重病患者SIRS期TNF-α、IL-1β、IL-6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30例患者血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同步检测细胞因子活性及进行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危重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强心通脉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强心通脉汤.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善和BN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x2=5.455,P<0.05);治疗组血浆BNP水平为(211.3±87.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8 ±94.3) ng/L(t =8.485,P<0.01).结论 强心通脉汤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7.
管慧  何江  廖沙  李世红  田伟 《北方药学》2016,(9):144-145
目的:观察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脉强心胶囊,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变化,检测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LVEF、LVEDD、CO及CI变化及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上升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强心胶囊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表达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20mg/次,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125 g/次,均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IL-6,IL-10,IL-1β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6,IL-10,IL-1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O.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较胞二磷胆碱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IL-6,IL-10,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徐涛  郭丽峰  陈立锋  李方江 《河北医药》2010,32(22):3120-3122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组(1.2、0.6、0.3g/kg),每组12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处死大鼠,测定血浆中ET-1、Ag-Ⅱ和TNF-α含量,取大鼠心肌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胶囊组ET-1、Ag-Ⅱ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与上调PPARα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刘川玉  唐建红  苏涵  张建义 《中国药房》2009,(30):2385-2387
目的:评价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西药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持续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益心舒胶囊。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AngⅡ、TNF—α的血浆含量,详细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程度和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E值;并选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Ang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心功能级别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LVEF值提高、A/E值下降,但以治疗组变化较显著(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可以改善CHF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异常和心功能异常;其与西药配合使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方法慢性苯中毒患者53例为中毒组(轻度28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每一名研究对象上肢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中毒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重度中毒组较对照组及轻、中度组IL-1β、IL-3、IL-6明显降低且IL-2、IL-11增高(P0.05);TPO表达增高在轻度中毒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中、重度中毒组TPO表达降低(P0.05),重度中毒组较中度中毒组降低明显(P0.05)。中度中毒组EPO表达增高,但在重度中毒组EPO表达降低(P0.05);轻、中、重度中毒组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毒组表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苯中毒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不同,TNF-α、IL-2表达增高与IL-1β、IL-6的降低和中毒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慢性苯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白细胞介素(IL)-17、IL-10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IL-17和IL-10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心衰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46.37±10.57) ng/L vs(32.45±4.55)ng/L],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27.49±4.19) ng/L vs(32.71±4.3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9,5.46,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7与IL-10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可能与体内IL-17、IL-10的水平失衡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3.
贾红宇  盛吉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19-2921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5例正常人、30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包括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P<0.05),其值与谷丙转氨酶(GPT)呈显著正相关;经干扰素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FN抗病毒治疗前血清中IL-10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无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完全应答组.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并可用于评价干扰素对于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其中血清中IL-10水平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发病36小时以内的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以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胰性腹水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其血浆水平(P<0.01),与血浆轻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血浆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胰性腹水细胞因子水平至少在发病早期对判定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6个月,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并测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 治疗前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EDD及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ET明显降低(P<0.05),EDD及NO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是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6.
曾宏  刘集鸿  周华坚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02-160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可溶性Fas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IL-18和IL-10及sFas的水平。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18和IL-10及sFas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抗病毒有效者,血清IL-18和IL-10及sFas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无效者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与肝脏炎症活动性和肝损害密切相关.对观测抗病毒疗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脓毒症(Seps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体内炎性介质及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探讨对SEPSIS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监测血浆前降钙素(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患者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显著降低,并下调促炎介质TNF-α、IL-1β、IL-6(P<0.05).同时,血必净治疗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结合西医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SEPSIS病情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左室平均室壁应力的相关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慢性心衰组:,另设15例健康人作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Dd和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IVSd和IVS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厚度(LVPWd和LVPWs),然后计算左室平均室壁应力(mean wall stress,MWS)。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β、TNF-α含量及MW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β、TNF-α含量与MWS呈显著正相关(r=0.489,r=0.4578,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及室壁应力增加参与慢性心力衰竭致病机制,它们之间可能还有相互作用及影响,共同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芳  刘月君  邓小芬 《安徽医药》2017,21(12):2295-2298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0(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8例,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次1滴,每天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明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泪液基础分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干眼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泪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泪液分泌长度、BUT及FL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和16周,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分别少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观察组治疗后泪液中IL-1β和TNF-0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显著,下调患者泪液中IL-1 β和TNF-α水平可能与以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Lee氏心力衰竭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及肝肾功、电解质。结果两组治疗后Lee氏心力衰竭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