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对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所用的酒精伊红稀释液做了进一步改良。对80例标本做实验比较,改良前后的试剂实验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改良后试剂能提前分装,无红细胞不溶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意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总IgE水平、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结果特应性皮炎组血清总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中度显著高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过敏原特异性IgE分级均为0级,特应性皮炎组40例为0级,12例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慢性荨麻疹患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方法:观察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64例急性荨麻疹患儿(急性组)和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组)的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慢性组和急性组患儿的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组中无过敏疾病患儿的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急性组中无过敏疾病患儿的总IgE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gE水平在不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患儿的急、慢性荨麻疹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但在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情况下不可作为诊断标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可作为诊断急、慢性荨麻疹标准,应结合患儿临床症状、疾病史等情况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手工直接计数与仪器计数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常规显微镜直接计算法对80 例血液标本进行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方法计数值有显著差异。依据两种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分析了两者间的差异,确认CELL-DYN 3500 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精密性和准确性都优于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的观察257034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变态反应科卢红霞过过住哮喘是一种重要的过敏性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相当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仅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有多种炎症细胞、炎住介质和细胞团于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直接血涂片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湿疹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21例临床病理均符合湿疹患者通过运用末稍血涂片来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例湿疹患者有98例患者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占患者总数80.99%。结论通过末梢血涂片染色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对湿疹进行临床诊断时有着积极、快速的辅助诊断意义,可将其作为快速诊断的一个指标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痰EOS)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患有慢性咳嗽的患儿,仔细询问病史、既往史以及家族史等,停用抗炎药物2周,进行痰EOS分类计数、肺功能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等,并评价咳嗽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初步诊断,并给予治疗,随访,4周后再次进行诱导痰EOS分类计数、肺功能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单病因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8例(32.6%),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4例(16.3%),感染后咳嗽(PIC)9例(10.5%)。双病因组:CVA+UACS 29例(33.7%),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UACS 4例(4.7%)。三病因组:CVA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UACS 2例(2.3%)。 BPT阳性率:CVA组和CVA+UACS组阳性率均为100%,UACS组阳性率为35.7%,PIC组阳性率为77.8%。痰EOS检测结果:UACS组、CVA组、PIC组、CVA+UACS组的痰EO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0.9)%、(9.9±7.3)%、(0.9±0.5)%、(11.8±10.7)%,且与UACS组和PIC组相比,CVA组和CVA+UACS组的痰EOS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治疗后,UACS组和PIC组的BPT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痰EOS与治疗前相比,CVA组和CVA+UACS组的痰EO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中UACS、CVA、PIC以及CVA+UACS所占比例较高。治疗后, UACS和PIC的AHR改善明显,CVA和CVA+UACS的痰EOS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 SPT)结果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诊断意义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期间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1~14岁患儿962例进行SPT测定及外周血EOS检测,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SPT阳性者706例,占73[.4%。其中以粉尘螨(42%)、户尘螨(40.1%)、棉絮(236.%)、鸡蛋(19.8%)、动物毛(狗毛16.4%,猫毛15.8%)及香烟(14.3%)为主。支气管哮喘患儿SPT阳性强度和其外周血EOS计数分度之间呈良好正相关性( r =0.81351, P <0.01)。结论尘螨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最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外周血EOS计数为脱敏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标本182份。精密度测定:随机抽取高、中、低各1份样本,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平行计数各20次,计算精密度(CV值)并进行比较。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182份样本抗凝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仪器法批内平均CV值为3.46%高于手工法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份标本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值分别是(596±472)×106/L、(595±493)×106/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82,显示2种方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显高度正相关。结论迈瑞BC-5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达到临床要求,可以较准确、快速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标本182份.精密度测定:随机抽取高、中、低各1份样本,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平行计数各20次,计算精密度(CV值)并进行比较.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182份样本抗凝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仪器法批内平均CV值为3.46%高于手工法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份标本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值分别是(596±472)×106/L、(595±493)×106/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82,显示2种方法 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显高度正相关.结论 迈瑞BC-5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达到临床要求,可以较准确、快速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Sysmex XT-2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与目测法的差异。方法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37份抗凝静脉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准确性;选取4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血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进行计数,每份标本重复测定10次,计算出CV进行比较,观察精密度。结果仪器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结果与目测法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98。仪器法和目测法对4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CV值分别为2.74%、8.47%,显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目测法。结论用Sysmex XT-2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较准确、快速的方法,可以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发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特点,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CRS)患者40例,按是否伴发鼻息肉分为伴息肉的观察组18例,不伴息肉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VAS得分、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评分、患者患处黏膜内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中性粒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并分析外周血中性粒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鼻塞的严重程度、鼻内镜检查结果评分、鼻窦CT检查结果评分、患处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CT检查评分值及鼻内镜检查评分值均呈正相关(r=0.611、0.852,P均<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呈正相关(r=0.911,P<0.05)。结论 CRS伴息肉患者鼻塞程度较严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较高,且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多形疹患者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妊娠多形疹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确诊后即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在产科门诊正常孕妇人群中,随机选取与观察组患者孕周相同的70例孕妇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初期给予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2周后皮损或瘙痒无明显改善的患者进一步给予口服泼尼松龙,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19.7±86.2)×106/L比(114.3±68.5)×106/L;(581.9±144.2)U/mL比(89.4±23.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后,51例有效患者和15例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泼尼松龙治疗后,15例外用药治疗无效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与51例外用药有效患者相比,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多形疹患者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经系统治疗后症状改善且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
嗜酸性粒细胞与变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及特应性皮炎等疾病 ,是一组以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EOS)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炎症性疾病。EOS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理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1 EOS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机制1.1 EOS的浸润机制 首先 ,抗原侵入 ,肥大细胞受刺产生的组胺、PAF(血小板活化因子 )或补体 (C5b 9)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 ,表达P 选择素。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活化的EOS释放的IL 1(白介素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或细菌脂多糖刺激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细胞活化 ,表达E 选择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