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直接行PCI术将85例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术前无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强化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术后血流灌注情况和术后30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CTFC低于对照组,TMPG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强化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98%与对照组9.52%比较,P〉0.05。结论直接行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通过稳定血管内斑块、减少远端血栓和微血管痉挛等机制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PCI经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20 mg/d,观察2组用药后4周、12周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心肌梗死、心绞痛、再次进行血运重建、心脏性猝死)、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12周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血脂均下降,LDL-C达标率分别为76.4%和55.8%,A组高于B组(P<0.05).hs-CRP水平降低,A组降低幅度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服药后4周A组3例、B组1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正常上限值3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阿托伐他汀80 mg治疗提高LDL-c达标率、减少心脏缺血事件等方面效果明显,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34例接受PCI成功术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67例则在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80能mg/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hs-CRP)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脂水平及hs-CRP水平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狭窄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19.40%(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4.93%,观察组为4.4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大剂量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TC、TG、LDL、HDL)、三项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CRP)、B型利肽纳(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三项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远高于对照组83.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80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对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高龄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用药后2周、12周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1药物治疗前,两组ACS患者TC、LDL—C水平以及hs—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治疗2周后Tc和LDL—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3)治疗12周后TC和LDL—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4)药物治疗2周后hs—CRP及MMP-9水平:与用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5)治疗12周后hs—CRP及MMP~9水平:两组hs—CRP及MMP-9水平进一步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6)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高龄老年ACS患者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不但调脂效果更加显著,还可明显抑制冠脉内炎症反应及稳定斑块,且药物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d和40mg/d治疗。测定术前,术后4、12、24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4周,2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hs-CRP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和hs-CRP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2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孙丽  张东素  徐佳佳  苏晔 《河北医药》2021,43(7):1062-106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CH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0例CHD伴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5例.2组均行PCI治疗,并于围术期予以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  相似文献   

8.
毛剑辉  刘迟 《中国药业》2014,(23):107-108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试验组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给药后炎症反应、ST段回落、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时心室重构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以评价中期疗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以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室重构和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将2015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SOD、CK-MB、ET-1、cTnI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ET-1、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预后显著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症指标与预后,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与治疗组(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50例患者,分析两组血脂水平、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呕吐等不良反应,护胃对症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在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中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15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实验组)(75例)和肝素组(对照组)(75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冠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2.0%和77.3%,P<0.05).随访3个月时,实验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有效减少AMI急诊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支晨  皮红英  章洁  唐静萍  宋杰  惠慧 《安徽医药》2017,38(5):645-648
目的 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睡眠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6年2~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患者9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睡眠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60岁)睡眠时间评分低于青中年患者(<60岁),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指数及睡眠质量总评分均高于青中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评分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睡眠质量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术后用药、腰臀比对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术后用药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老年患者睡眠质量较青中年患者明显下降,男女患者间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腰臀比、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术后用药与睡眠质量降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与比较阿托伐他汀的常规与负荷剂量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100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患者则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常规剂量组患者术后24 h的TC、TG、LDL-C、CK-MB、cTn Ⅰ、hs-CRP、IL-6、Cr与ALT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高于负荷剂量组,HDL-C水平组间比较显著低于负荷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常规剂量组患者30 d 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降低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反应与稳定血脂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且并未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32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ng/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4周、8周的早晨空腹血脂变化,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TC、TG、LDL-C水平分别为(4.09±0.68)、(1.52±0.39)、(2.68±0.90)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1±0.97)、(1.62±0.47)、(2.93±0.8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血TC、TG、LDL-C水平分别为(3.64±0.19)、(1.31±0.64)、(1.60±0.33)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9±0.28)、(1.44±0.82)、(2.53±0.6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ALT、AST、CK、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AMI患者具有较好的调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3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2-24 h内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共23例,急性下壁、下壁右室、下壁右室后壁共12例。结果 3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前降支(LAD)25例,左回旋支(LCX)4例,右冠(RCA)6例。35例患者均介入治疗成功,TIMI血流3级34例,TIMI 2级者1例。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积极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2例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ng/d,54例)。检测入院24h内、4周、8周早晨空腹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的AMI患者血TC、TG、LDL水平均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的AMI患者血ALT、AST、CK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改良他汀序贯疗法治疗AMI患者调脂效果良好;(2)改良他汀序贯疗法治疗AMI患者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张萍  刘晓桥  钟雷  黄山  韩玉泽  王柳堃 《贵州医药》2006,30(11):977-97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介入术前以及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CD62P和Hs-CRP水平,同时记录每组冠脉内手术操作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前CD62P、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P<0.05),AMI组手术时间(16.18±8.82分)均小于SAP组手术时间(26.82±17.35分)(P<0.05),AMI组术前、术后的CD62P、Hs-CRP水平均分别高于SAP组,但较SAP组持续时间短。结论临床状态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冠脉内介入手术操作时间影响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大剂量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64例按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每组32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对2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 )血流分级、心电图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比较。结果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MACE发生率为6.2%(2/32),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MACE发生率为37.5%(12/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9.143,P<0.05)。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TIMI 0级、TIMI 1级患者比例分别为28.1%(9/32)、37.5%(12/32),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TIMI 0级、TIMI 1级患者比例分别为6.3%(2/32)、3.1(1/32)%,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患者TIMI 0级、TIMI 1级比例明显低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χ2=5.379、11.680,均P<0.05)。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TIMI 2级、TIMI 3级患者比例分别为21.8%(7/32)、12.5%(4/32),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TIMI 2级、TIMI 3级患者比例分别为46.9%(15/32)、43.8%(14/32),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患者TIMI 2级、TIMI 3级比例明显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χ^2=4.433、7.729,均P<0.05)。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ST段抬高为(0.15±0.04)mm,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ST段抬高为(0.06±0.02)mm,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低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t=3.323, P<0.05);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ST段压低为(0.22±0.07)mm,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ST段压低为(0.07±0.02)mm,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低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t=3.451, 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连续服用阿托伐他汀3个月,对照组患者采用环丙贝特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时的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峰值浓度,发病至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及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轻再灌注损伤,增加血管再通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AMI错过最佳PCI治疗时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延迟PCI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延迟PCI组较药物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结论延迟PCI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