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的临床特征,总结重症传单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01—2006-08间51例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病例的临床资料,并与602例无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与无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比较,51例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长,肝脾肿大程度重,而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外周血2系或3系减少者明显高于无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92.2%对9.1%,P<0.001),其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比例≥10%者占47.1%;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的肝功能损害显著重于无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增高,并有54%的患儿LDH超过16.7μmol/(s.L);低蛋白血症(58%)、黄疸(54%)、浆膜腔积液(54.9%)和消化道出血(35.3%)更常见于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51例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患儿预后不同,其中29.4%的患儿死亡或放弃治疗,49%的患儿好转。结论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传单即重症传单的诊断要点:持续发热,肝脾明显肿大;外周血象呈2系或3系减少;肝脏转氨酶异常明显,LDH显著增高;同时合并黄疸、低蛋白血症和浆膜腔积液甚至消化道出血等。重症传单和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本质相似。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脏器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3月~2003年4月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1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临床表现以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其中皮肤损害居首位,肝脏损害居第2位,同时伴有心、肺、胃肠道及血液系统损害.15例患儿中并发3个以上脏器功能损害的有14例.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感染引起脏器功能损害的严重性,应引起重视.对有出生后无原因发热、皮疹、肝脾大、水肿及心肺功能改变者应全部进行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14例IM伴多脏器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IM临床表现及症状多种多样,无明显特异性,且极易造成多器官损害,实验检查结果无特异性。结论IM伴多脏器损害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起病急、进展快、多脏器损害者应早期使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药物,防止和尽早治疗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恙虫病以全身症状为主并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住院恙虫病病例资料,并重点总结多脏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30例病例。结果:恙虫病可并多脏器损害,以并发支气管炎、肺炎(60%)、肝损害(53%)、心肌炎(27%)多见,同时合并2个脏器损害21例,占70%,3个脏器损害6例,占20%,4个脏器损害2例,占 6.6%,5个脏器损害1例,占 3.3%。结论:恙虫病并多脏器损害临床症状具有非典型性、多样化的特点,而溃疡焦痂不典型,易被误诊。对于疑诊病例早期诊断应尽早动态检验外斐氏试验,必要时实验性应用氯霉素或四环素治疗作为该病的辅助诊断依据之一,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新生儿黄疸是一个临床较常见的重要表现.现概述近年来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的研究、新生儿黄疸对机体各脏器的损害、如何运用恰当的指标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诊断和病情预测,并介绍近年来出现的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新方法 和模式,同时对传统方法 进行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肠外脏器损害的状况,分析可能引起肠外脏器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多脏器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3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感染组)和同时期的65例非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肠外脏器损害的情况;同时对轮状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肠外脏器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血清PCT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罹患呼吸道感染、心肌损害以及肝脏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热是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而PCT水平在多脏器损害组中明显高于未损害组以及仅有一个脏器损害组(P<0.0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易引起肠道外的脏器损害;高热是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而PCT的升高提示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肠外多个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先天梅毒临床分类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CS)临床分类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CS 111例.结果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CS 81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累及多个脏器,依次为肢端掌趾脱皮、斑疹,肝脾肿大,低体重,呼吸困难,腹胀,梅毒性假麻痹、贫血、黄疸、血小板减少和水肿.梅毒血清学(RPR及TPHA)阳性.无临床表现30例,但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青霉素治疗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13例因不可逆的严重多脏器损害死亡.随访26例,体格发育无明显异常,血RPR 6个月时转阴15/22例(68.1%),12个月时转阴20/22例(90.9%),TPHA 12个月时转阴10/16例(62.5%).结论新生儿CS临床可分为二类,具有典型早期临床表现和无症状先天梅毒.诊断要依据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及母梅毒病史.青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发病趋势、临床特征、并发症的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70例确诊的IM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不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IM预后良好,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IM应积极治疗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发生.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给予早期确诊并积极治疗并发症是IM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氟乙酰胺中毒致多脏器损害4例浙江省丽水市医院(323000)王群华,雷后兴1993年9月至1994年1月间,我们收治5例误服氟乙酰胺中毒患儿,其中4例表现为多脏器损害,经抢救均痊愈出院。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岁、4岁、5岁和10...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毒鼠强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害及预后的关系。我院 1995年 3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 3例小儿毒鼠强中毒 ,平均年龄 5岁 ,均为男性 ,2例误食中毒 ,1例为投毒所致 ,分别于中毒后 0 .5~ 2h发病 ,其中 2例癫持续状态 ,2例伴昏迷 ,同时有肝脏肿大。均做血常规、尿常规、胃内容物 ,肝、肾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血糖、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并给予洗胃及对症处理 ,结果 3例中 2例存活 ,1例死亡。故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应及时给予综合治疗 ,以取得良好的预后毒鼠强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害3例$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730900@窦宁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于3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158例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巨细胞病毒性疾病住院患儿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性疾病17例(A 组),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性疾病141例(B 组)。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吸气三凹征、抽搐、发热、肝肿大、黄疸等,B 组患儿以咳嗽症状为主,达50.35%,伴喘息者23例,占肺部症状的23.95%(23/96)。A 组患儿肝功能损害伴肝脏肿大者2例(11.76%);B 组肝功能损害53例(37.58%),伴肝脏肿大者13例(9.21%)。158例患儿中累及多脏器损害者42例(26.58%),其中 A 组6例(占本组35.29%),以神经系统合并其他系统损害多见;B 组36例(占本组25.53%),以肺脏合并肝功能损害多见。A 组死亡2例(11.76%),B 组死亡1例(0.71%)。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易发生多脏器损害,其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常表现为非特异性多脏器损害症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脏器损害1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14例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儿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了解JRA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改善预后。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993年1月~1999年11月我科收治JRA患儿97例,其中多脏器受损14例,均为全身型JRA。14例中男 9例,女5例,年龄6~13 a;病程6个月~8 a;首次发病年龄≤2 a 4例,5~9 a 10例,最小1例为 2个月始即有不规则发热。10例反复发作3次以上。两个脏器损害6例,3个以上脏器损害8例。 二、多脏器损害表现1.心脏损害12例:无症状5例,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蜂蜇伤的临床特点,评价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蜂蜇伤并多脏器损害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我科收治的6例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重症蜂蜇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胡蜂蜇伤患儿,蜇伤部位13—43处不等,均出现心脏及肝脏损害,2例出现肾脏损害,3例出现溶血性贫血。血液净化治疗中2例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2例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1例行血浆置换,1例联合行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经过治疗,6例患儿全部治愈,住院时间10—25d,平均13.5d。结论群蜂蜇伤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应早期进行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心肌的损害.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2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观察,其中符合心肌损害诊断者达38例(15.45%).结果 38例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经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等综合治疗后均治愈,无反复.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对心肌形成损害,但治疗效果好,预后好,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12例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4例为皮肤型,8例为全身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下结节.全身型患儿可伴有消化、血液、呼吸、循环、肾脏、神经等系统损害及实验室检查改变.结论小儿结节性脂膜炎易合并脏器损害,多脏器损害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危及生命或留下永久性脑损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其病因构成不尽相同.桂西地区是壮族的聚集地,为了解该地区壮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变迁特点,从而为减少和治疗该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依据,现将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37例壮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技术对 13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血液B19DNA检测 ,以同期 80例健康新生儿的血液作对照组。结果  13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血液B19DNA阳性率为 34 6 % (45 / 130 ) ,对照组为 8 8% (P <0 0 1)。在 4 5例B19阳性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有 2 5例为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6例为头颅血肿 ,其余为感染性疾病 ;且具有贫血、出血、发热、皮疹等临床特点 ,少数病例出现一过性再障危象与多脏器功能损害。结论 ①细小病毒B19感染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重要的原因。②B19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密切相关 ,且对病情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脂膜炎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与转归。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皮下结节。系统型患儿可并消化、呼吸、循环、肾脏等系统损害。结论结节性脂膜炎早期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系统型易并脏器损害,多脏器损害患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成人梅毒感染率的增加,有研究提示在婴儿胆汁淤积症患儿的病因分析中,梅毒感染约占1.45%,梅毒感染作为引起婴儿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之一,常造成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累及肝脏时,多表现为婴儿胆汁淤积症,既可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深色尿、陶土便等胆汁淤积症的症状,还可同时合并皮肤黏膜梅毒、骨梅毒、神经系统梅毒等表现.其治疗既包括早期、系统、足量的驱梅治疗,同时还需针对胆汁淤积症进行利胆、退黄、护肝、营养等治疗.该文对梅毒感染所致婴儿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神经系统是并发症最易发生的部位,而并发多脏器损害临床报道较少。本总结我院1989~1997年住院患儿流腮合并多脏器损害2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