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八珍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脾虚湿阻证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血清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脂联素(ADP)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该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共6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膳食营养和运动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健脾八珍糕,1次/d,1~2块/次。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儿的脾虚湿阻证症状评分、肥胖指征、血脂水平、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中leptin、NPY、A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脾虚湿阻证症状评分、肥胖体征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体脂含量(FAT)]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减少,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升高(P0. 0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 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leptin、NPY水平明显下降,ADP水平显著升高(P0. 01)。结论健脾八珍糕治疗单纯性儿童肥胖病脾虚湿阻证的疗效明显,其调节血清leptin、NPY、ADP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患者餐后血脂变化及其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餐后血脂代谢特点以及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 48例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 (冠心病组 )和 3 0例老年健康自愿者 (对照组 )均禁食 12h后 ,分别接受脂肪餐负荷试验 ,于空腹及餐后 4h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CH)、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水平 ,并同时于空腹状态及餐后 4h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用酶联免疫标测法 (ELISA)检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餐前及餐后 4hTG(P<0 0 1)、CH(P <0 0 5 )、LDL -C(P <0 0 1)、PDGF(P <0 0 1)、vWF(P <0 0 1)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HDL -C(P <0 0 1)显著低于对照组。餐后 4h与餐前比较 ,TG、CH、LDL -C值明显上升 ,而HDL -C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冠心病组PDGF、vWF值在餐后 4h上升幅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冠心病人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餐后血脂更能反映老年人的代谢水平。餐后血脂代谢异常对血小板活化起促进作用 ,血小板反复活化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硬化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水平变化 ,探讨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方法】 单纯性肥胖儿童及对照组各 3 0例。两组儿童均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质指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瘦素 (lep tin)、酶比色法测血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胆固醇 (cholesterol,Tch) ,用磷钨酸 镁法测血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 tylipoprotein ,HDL C) ,通过公式LDL =|TG/ 5 +HDL TG |计算血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lipoprotein ,LDL C)等血脂指标。对两组儿童的瘦素、血脂分别进行t检验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瘦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组瘦素与体块指数、体表面积 ,血脂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 肥胖组儿童存在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现象 ;瘦素抵抗可能间接地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血脂紊乱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母血和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单胎妊娠的FGR产妇42例(FGR组),正常产妇40例(对照组),收集产妇临产前静脉血以及娩出后、胎盘娩出前胎盘静脉血,检测母血和脐血血清瘦素、IGF-1、血脂水平,并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等指标。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FGR组母血与脐血瘦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脐血瘦素水平(P0. 05)。FGR组母血与脐血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FGR组母血与脐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FGR组脐血瘦素、IGF-1、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母血(P0. 05)。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0. 05)。母血与脐血IGF-1、TG、TC水平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P0. 05)。母血瘦素与脐血IGF-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母血IGF-1、TG、TC与脐血瘦素、IGF-1、TG、TC等均呈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脐血瘦素、IGF-1、血脂水平的降低均与胎儿生长受限有关,且这一过程与母血IGF-1、血脂水平的降低有关,瘦素、IGF-1、血脂水平的相互影响可能共同参与调控胎儿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代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检分娩的51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组,同期分娩的6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 (ApoB)及脂蛋白a (LPa),并计算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TC/HDL、TG/HDL、LDL/HDL及Apo B/Apo A等各血脂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预测的价值。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前BMI、产次、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周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除Apo A及LPa外,两组孕妇孕早期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孕妇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妇血脂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ROC曲线显示TG/HD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 001),曲线下面积为0. 741,95%CI为0. 712~0. 77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早期存在高血脂异常代谢,TG/HD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初次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体重指数,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和空腹胰岛素的关系.方法受试者精确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步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糖尿病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的瘦素水平与非肥胖者的瘦素水平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瘦素与体重指数(r=0.4406 P<0.01)显著相关;瘦紊与胰岛索(t=0.2644 P<0.05)显著相关;瘦素与FPG(r=0.1112 P>0.05)、TG(r=0.0008 P>0.05)、CH(r=0.0194 P>0.05)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显著相关,显示存在瘦素抵抗;瘦素与胰岛素有相关性,提示两种激素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5 7例脂肪肝患者及 33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 (LEP)水平 ,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血脂 ,采用稳态模式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1)脂肪肝患者LEP水平、BMI、FPG、FINS、HOMA、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2 )女性LEP水平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1)。 (3)LEP与BMI、FINS、TC、TG、LDL -C、HOMA呈正相关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脂肪肝患者HOMA、FINS、BMI是LEP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脂肪肝患者存在高瘦素水平及瘦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高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血脂异常人群血清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差异。方法以进行健康体检的119名健康人群及294名血脂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血脂参数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TC)组、高甘油三酯血症(TG)组、混合型高脂血症(CH)组、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组和合并低HDL高血脂组,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和双酪氨酸(DT)含量。结果 HTG、CH和合并低HDL组人群T-AOC、AOPP和D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个低HDL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以及高TC、高TG组(P0.05);AOPP和DT在低HDL中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当。血脂参数TG与氧化还原指标MDA、T-AOC、AOPP和D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脂人群血清氧化应激程度高于正常人群,血清高TG水平更易造成氧化还原状态的失衡。  相似文献   

9.
李娜莎  林琳  凌华 《现代医院》2005,5(8):66-67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Leptin)、血脂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27例肥胖儿童和27例健康儿童的血清Leptin、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肥胖儿童血清Leptin、TC、TG、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Leptin升高的水平与肥胖程度成正比。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抵抗可能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G与Leptin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辽市蒙古族、汉族高血压、冠心病人与健康人的血脂水平 ,为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通辽地区 4 85例健康人、35 8例高血压病人和 179例冠心病人进行血脂测定。结果 汉族健康人血清胆固醇 (TC)浓度为 (172 0 .5± 4 5 3.4 )mg·L- 1,蒙古族为 (16 33.7± 4 36 .1)mg·L- 1,两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汉族血清甘油三酯 (TG)为 (12 2 4 .8±5 31.4 )mg·L- 1,蒙古族为 (897.7± 35 6 .4 )mg·L- 1,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汉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浓度和HDL -C/TC比值分别为 ((5 76 .6± 16 7.9)mg·L- 1和 (32 .4 4±9.6 3) % ,蒙古族为 ((5 6 0 .6± 176 .9)mg·L- 1和 ((33.95± 8.84 ) % ,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蒙古族、汉族TC、TG及HDL -C浓度均与年龄正相关 (r =0 .5 4~ 0 .99,P <0 .0 1)。蒙古族、汉族高血压、冠心病人之TC、TG浓度均高于健康人 (P <0 .0 1) ,而HDL -C和HDL -C/TC比值则明显低于健康人 (P <0 .0 1)。结论 临床除测定TC、TG、HDL -C等血脂项目外 ,还应计算HDL -C/TC比值 ,作为综合评价血脂对动脉硬化影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吴晓红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833-183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探讨MS与EH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压、血脂、血糖等,计算体重指数(BMI)。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区分有无左心室肥厚。测量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并测定尿白蛋白浓度。按有无MS分二组,分别以有无左室肥厚、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血压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的代谢因素对应的不同靶器官损害。结果 MS组发生左室肥厚、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中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腰围是导致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血糖与尿微量白蛋白独立相关;年龄、腰围是导致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时,其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增强;不同的代谢因素对应的靶器官损害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湖南城市学院教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与血脂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雨华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914-1915
目的了解湖南城市学院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与年龄、血脂的相互关系。方法将该院全体女教职工及40岁以上男教职工连续三年体检结果比较分析,并对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偏高,与年龄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的TC、TG、LDL均高于血压正常者,而HDL则低于血压正常者(P<0.05)。血压增高与TC、TG、LDL浓度存在正相关(r=0.59,P<0.05),与HDL浓度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湖南城市学院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血脂尤其是TG增高,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教职工相关的健康知识是控制血压增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TC、BMI和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8例妊高征患者、52例正常妊娠者和40例健康自愿者血清瘦素浓度,同时检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l)和血压等指标,分析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TG、BMI和血压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1)。随着妊娠孕周的增加,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与BMI、TG和血压呈直线正相关P均<0.05,而与TC、HDL-C和LDL-C无关。结论:孕妇血清瘦素明显增高,尤以妊高征患者更明显,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与BMI、TG和血压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4.
袁飓 《现代保健》2009,(33):20-22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多名笔者所在单位60岁以上老干部进行血压、FBG、TG、TC、HDL-C测定并作比较,其中健康者5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32名,原发性高血压病者63名。结果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FBG、TG、HDL-C、TC/HDL-C、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有差异(0.02〈P〈0.05);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比较FBG、TG、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HDL-C、TC/HDL-C有差异(0.02〈P〈0.05);高血压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01),HDL-C有差异(0.02〈P〈0.05)。TG/HDL-C比TC/HDL-C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大于老年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与高血脂的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测量采用常规体检方法。结果老年高血压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DL-C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高血压和高血脂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伴有高血脂,同时其发生率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膳食脂肪对高血压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改善膳食脂肪摄入情况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营养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脂肪摄入情况及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基线调查表明人群膳食脂肪及胆固醇摄入量过高,脂肪供能比占总热能的30%以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L)水平偏高。相关分析表明,体质指数(BMI)和饱和脂肪酸(SFA)与血清TC、TG、LDL-C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C)/TC与BMI、SFA呈负相关,而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呈正相关。进行社区营养干预后,干预组脂肪供能比小于总热能的30%,与对照组相比及自身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胆固醇摄入量有下降趋势;干预组人群血脂TC、LDL-C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减少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对高血压人群降低血脂水平,控制血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区居民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1 995~ 1 998年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老年与临床营养室在北京地区慢性病社区防治研究中积累的1 2 4 6例 2 5~ 74岁居民的部分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不同人群体质指数 (BMI)、腰围 (WC)水平与慢性疾病相关因素 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血糖 (FBG)及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该人群超重及肥胖率男性为 41 7%及1 4 6 % ,女性为 32 0 %及 2 0 4%。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MI、WC与TC、TG、SBP、DBP呈显著正相关 ;与HDL C、HDL C TC呈显著负相关 ,W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为早期预防慢性病 ,应对BMI>2 4的人群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双生子人群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遗传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双生子人群血压水平、体质指数(BMl)、空腹血糖水平和各项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遗传度。方法 对山东威海和浙江丽水双生子登记系统注册的双生子,在卵性鉴定的基础上,以组内相关系数法研究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遗传度。结果 本次调查双生子共260对,甘油三酯单卵和异卵双胞胎对内方差齐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异卵双生子对内变异大于同卵双生子。估计遗传度h^2分别为,血糖:0.47,总胆固醇:0.34,甘油三酯:0.1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6,收缩压:0.78,舒张压:0.67,体质指数:0.64。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遗传度h^2分别是,血糖:0.56,总胆固醇:0.37,甘油三酯:0.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4,收缩压:0.96,舒张压:0.76,体质指数:0.88。结论 在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中,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环境因素,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受遗传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body fat regulation have identified several genes in which genetic variation may influence obesity and related measures in human populations. Genes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 regulatory function in the control of body fat utilization, eating behavior, and/or metabolic rate in rodent models of obesity include leptin (LEP), leptin receptor (LEPR), neuropeptide Y (NPY), NPY Y1 receptor (NPYY1),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GLP-1 receptor (GLP1R), and uncoupling protein 1 (UCP1). We have typ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located within or near these seven candidate obesity genes in 302 non-diabetic individuals from 59 Mexican-American families from Starr County, Texas. Sib pair linkage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linkage between these genes and obesity status (obese siblings only; n = 170 pairs) and several obesity-related quantitative variables (all siblings; n = 545 total sibling pairs). Significant linkage (P = 0.042) was found between obesity and NPY within the obese sibling pairs. No other candidate gene was linked to obesity status in this subsample. Consistent with the obese sib pair linkage results, NPY showed evidence of linkage to body weight (P = 0.020),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P = 0.031), hip circumference (P = 0.012),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 = 0.005), and a composite measure of body mass and size (P = 0.048) in the entire sibling sample. Other significant linkages observed were between LEP and waist/hip ratio (P = 0.010), total cholesterol (P = 0.030), and HDL cholesterol (P = 0.026) and between LEPR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P = 0.018)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 = 0.003). These results support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NPY, LEP, and LEPR to identify genetic variation that may influence obesity status,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blood pressure in Mexican Americans.  相似文献   

20.
孟协诚  戈海林 《中国校医》2005,19(3):236-23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组47例与合并高血压组127例,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血脂代谢指标。结果正常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将二组患者按性别、年龄分组后,合并高血压组<60岁男性患者的三酰甘油不仅高于≥60岁男性患者,而且高于<60岁组女性患者;<60岁组男性患者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高于≥60岁男性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意义。<60岁女性患者载脂蛋白B100值高于≥60岁组;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B100的比值低于≥60岁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合并高血压组,空腹血浆葡萄糖、脂蛋白(a)、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后,血脂异常的类型仍以高三酰甘油血症为主,但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率发生变化。结论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加重了血脂异常;年龄、性别因素对血脂代谢亦有影响,且血脂异常类型单纯糖尿病和糖尿病伴高血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