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组和卡马西平组各15例,治疗观察6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VAS)、发作频度、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托吡酯治疗4周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愈率53.3%,总有效率89.9%,治疗最终有效剂量(85±52)mg/d,4周后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比治疗前显著减少;卡马西平组三叉神经痛治愈率率60.0%,总有效率89.9%,治疗最终有效剂量为(385±55)mg/d,2周后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比治疗前显著减少.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减少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起效时间卡马西平组较托吡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副作用较小,可以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组(22例)和卡马西平组(21例),分别单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10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VAS)、发作频度、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托吡酯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为86.36%.卡马西平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为76.1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42,P〈0.05)。托吡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单用托吡酯治疗,观察2个月;对照组31例,单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发作频度、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为85.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单用托吡酯治疗,观察2个月;对照组31例,单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发作频度、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为85. 3%,剂量为 50~400mg/d ,未见严重毒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剂量0.2~1.2g/d。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曦  刘江  潘畅  王志平 《西部医学》2011,23(7):1319-1320
目的观察托吡酯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联合针灸治疗组(A组,30例)和托吡酯治疗组(B组,30例),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托吡酯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为88.45%,单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为78.4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针灸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周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周围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托吡酯组42例,卡马西平组40例,分别予托吡酯及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疗效、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托吡酯组不良反应少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周围神经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谭明贤  张书琼  陈胜利 《重庆医学》2012,41(34):3617-3618,3625
目的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对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该院20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方法分别给予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随访其服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脑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托吡酯组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高于卡马西平组(P<0.05),发作频率降低,脑电图变化与卡马西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在儿童有认知功能下降。而卡马西平常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个别患者可出现皮肤损害。结论托吡酯对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可列为首选用药,但对儿童患者应注意认知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9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以及丙戊酸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93.7%,9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以及丙戊酸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6.3%,25.0%,组间相比,托吡酯组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托吡酯及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研究托吡酯单用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癫痫发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小老年癫痫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对比经过2周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发现,试验组采用托吡酯治疗老年癫痫发作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老年癫痫的总有效为66.67%。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总不良反应43.3%,试验组采用托吡酯的总不良反应为13.3%,两组差异较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托吡酯治疗老年癫痫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减少了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这一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5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和卡马西平组。加巴喷丁组78例,口服加巴喷丁后,将剂量调整到缓解疼痛为止,维持量一般为900~1200 mg。卡马西平组80例,口服卡马西平.调整剂量到缓解疼痛为止,维持量一般为600 mg。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加巴喷丁组和卡马西平组疼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与77.2%。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巴喷丁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与卡马西平的效果相当,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