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偏头痛的TCD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的TCD观察崔连奇,强琳,夏坚本文对我科1993年11月以来79例偏头痛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9例中男34例,女45例,年龄13~58岁,平均33.8岁。偏头痛有先兆8例,占10.1%,偏头痛没有先兆71例,占89.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女性典型偏头痛用尼莫地平治疗前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关系。方法 :利用TCD技术检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峰值 ,并观察对 70例女性偏头痛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 4 0 mg,每日三次 ,持续治疗 2 0天至 2个月前后血流速度差异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的流速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尼莫地平片对脑血管痉挛性变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典型的偏头痛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瘾疹是临床上常见、多发、且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梅花针治疗该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的特点,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TCD检查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20例典型偏头痛和40例普通型偏头痛的TCD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典型偏头痛发作期MCA和PCA在头痛侧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存在血管痉挛,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头痛侧与无症状侧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提示典型与普通型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可能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多数由血管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5.
6.
7.
经颅多普勒对偏头痛的诊断及探讨刘卫国,张旭明,郝义武,刘爱林1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91年12月至1995年5月偏头痛患者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龄10~68岁,病程;半年以内18例,半年至10年66例,10年以上36例。采用美国Transp...  相似文献   

8.
曹蓉碧  王晋川 《华西医学》2002,17(2):228-228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本文采用德国EMET-2000S型TCD诊断仪对80例偏头痛发作间歇期患者进行检测。TCD血流异常加快61例,占76%,异常血流频率依次为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TCD对偏头痛检测较敏感,能为临床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血流变化评价催眠解压疗法预防性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47例偏头痛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催眠解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偏头痛缓解期内应用催眠和中频电针疗法治疗,每次治疗60 min,隔日一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23例不进行任何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偏头痛的症状评分,经颅多普勒(TCCD)血流速度等指标变化,判定近期疗效。结果 1治疗组颅内主要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Vp)、同名血管不对称差值比较P﹤0.05和P﹤0.01。两组间颅内主要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及同名血管不对称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程度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除持续时间评分外,治疗组其他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催眠解压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调节脑血管舒缩状态,改善脑血流,对于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改善其发作频率和程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的经颅多普勒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了100例偏头痛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发现颅内血流速度除加快(41例),减慢(13例)外,尚有其它血流动力学改变。按出现多少为:1,血流速度加快。2,血流速度减慢。3,血流速度不稳定。4,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等。我们认为后二种改变亦可作为诊断偏头痛的参考依据。按血管痉挛或扩张采取不同的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种无创性检查,除诊断外,可观察治疗效果,疾病转归全过程,对偏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头皮针、梅花针、拔罐放血并口服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64例偏头痛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梅花针加拔罐放血并口服西比灵治疗。对照组单服西比灵。结果 两组比较有极显差异,(P<0.001)。结论 采用头皮针、梅花针点刺太阳穴后拔罐放血并口服西比灵优于单服西比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普瑞巴林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瑞巴林联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痛频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痛持续时间以及血清内皮素-1(ET-1)、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ET-1、5-HT及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应用普瑞巴林联合布洛芬治疗可有效增强疗效,进一步降低头痛频率,有效缓解头痛程度,使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并改善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琼  姚凤春 《中国康复》2007,22(1):F0003-F0003
2003年8月-2006年6月我科收治儿童偏头痛患儿120例,均符合头痛国际分类标准[1],男75例,女45例;年龄6-14岁;病程1-3个月;临床表现为一侧头痛,呈周期性发作,且持续不愈。120例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检测前1周未服血管活性药物,选择2 MHz脉冲探头置于患儿颞窗及枕窗处分别探查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根据血流频谱的峰值、峰时、频谱形态分析患者的血流变化。结果120例患儿中64例TCD检测正常:收缩期峰值,MCA为118-143 cm/s;ACA 85-102 cm/s;PCA 56-71 cm/s;VA为62-8…  相似文献   

14.
15.
张琼  姚凤春 《中国康复》2007,22(1):F0003-F0003
2003年8月-2006年6月我科收治儿童偏头痛患儿120例,均符合头痛国际分类标准,男75例,女45例;年龄6—14岁;病程1~3个月;临床表现为一侧头痛,呈周期性发作,且持续不愈。120例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检测前1周未服血管活性药物,选择2MHz脉冲探头置于患儿颞窗及枕窗处分别探查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根据血流频谱的峰值、峰时、频谱形态分析患者的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压氧、氟桂利嗪(西比灵)对26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间歇期治疗,其中200例作6个月以上随访,总有效率18%(36/2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偏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的经颅多普勒(TCD)所测颅内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78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进行TCD检查。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大脑后动脉血流加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偏头痛发作期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管痉挛,血流增快。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存在广泛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8.
艾灸治疗偏头痛经颅多普勒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艾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TCD变化。方法: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采用艾灸治疗,疗程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与TCD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CD改变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艾灸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TCD可作为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的超声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证实TCD用于检测偏头痛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 ,判断脑血管的功能状态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TCD技术 ,对 5 1例健康人和 6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多普勒检测 ,并对同一病例的发作期与间歇期脑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提高了其可比性 ,减少了人为误差。结果 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有血流速增高 (87% )、血流速减低 (4 5 % )、血流速正常三种表现 ,另有血流速不稳和血管杂音等表现。并发现同一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异常的血管及其异常部位发作期和间歇期不完全一致。结论 血流频谱异常及血管杂音可作为偏头痛诊断的佐证 ,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两者均存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也说明偏头痛患者存在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顺序的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先电后磁组、先磁后电组、电磁同步组3组,每组各32例。3组分别脱落2例、3例、1例,最终分别为30例、29例、31例。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及卫生宣教),在此基础上,先电后磁组先进行电针治疗,间隔10min后进行rTMS治疗;先磁后电组先进行rTMS治疗,间隔10min后进行电针治疗;电磁同步组同步进行rTMS和电针治疗。电针和rTMS均为20min/次,1次/日,5次/周,3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表 (MSQ)评估生活质量,同时检测血中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3组患者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方法与时间对VA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电磁同步组在治疗2周、4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其余2组(均P<0.05);在治疗4周后,电磁同步组SP均低于其余2组(均P<0.05),5-HT均高于其余2组(均P<0.05),MSQ评分低于先磁后电组(P<0.05),与先电后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电磁同步组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低于其余2组(均P<0.05)。结论:不同治疗顺序的电针联合rTMS治疗偏头痛疗效具有差异,同步治疗的效果可能优于先电后磁方案和先磁后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