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澜玲 《当代护士》2016,(11):76-77
目的探讨低频电脑电刺激在治疗宫颈癌术后难治性尿潴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7月因宫颈癌在我院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1天回我院试取尿管,经两次排尿后,测得膀胱残余尿量100 ml,且未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4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盆底肌肉训练和常规的尿管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脑低频电刺激,每次20分钟,每日2次,疗程1周。1周后再次试取尿管,测定膀胱残余尿量,行尿液细菌定量培养,比较两组发生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低频电刺激可以预防宫颈癌术后难治性尿储留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结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治疗术后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盆底肌肉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排尿障碍、残余尿量及尿潴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拔除尿管后排尿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仅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62.50%(P 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结合盆底电刺激护理,有助于防止其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24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例)与对照组(13例),分别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与膀胱功能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临床指标以及术后肌力分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尿潴留,占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4/13)(P <0.05);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导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术后尿潴留起到预防作用,减少残余尿量,提升患者盆底肌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残余尿量为(130.9±11.7)ml,研究组残余尿量为(71.6±6.4)ml,2组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3例,发生率为40.63%,研究组发生尿潴留4例,发生率为12.12%,2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根治术治疗的11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整群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9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残余尿量、自主排尿率、尿潴留发生率和有无膀胱刺激征。结果:干预组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排尿率及无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减五苓散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对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64名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老年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诱导排尿,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加减五苓散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记录两组小便通畅情况,腹胀、尿急、腹痛症状,以及膀胱残尿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五苓散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干预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在预防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祥寿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294-1294,129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宫颈癌患者41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1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治疗组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拔除尿管后,治疗组3例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7.32%;对照组11例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26.83%,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6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再给予综合性预防尿潴留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的状况以及发生尿潴留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拔除导尿管后第一次残尿检查≥100mL患者3例,最后确诊为尿潴留2例(6.1%);对照组≥100mL患者13例,最后确诊为尿潴留10例(30.3%),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行一系列预防尿潴留的护理措施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例数明显减少,使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提高,也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将55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全部患者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留置导尿管等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提肛收腹训练及膀胱灌注.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联合温和灸对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痔瘘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潴留处理方法诱导患者排尿,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配合温和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尿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穴位电刺激联合温和灸可显著改善痔瘘患者手术后尿潴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腹部按摩预防术后尿潴留,另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膀胱功能、尿潴留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早期电针治疗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预防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预防尿潴留,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法加电针治疗预防尿潴留.结果:实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重置导尿管率与重置导尿管后带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传统方法加早期电针治疗,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按需排尿对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研究组34例。两组患者术后行膀胱功能锻炼,同时对照组实行间断夹闭尿管定时放尿方法,研究组实行按需排尿。了解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膀胱功能锻炼的同时实施按需排尿,可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和穴位注射防治痔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极穴注射新斯的明0.5 mg和电刺激膀胱俞、三阴交穴位解除尿潴留;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听流水声、局部热敷、温水冲洗外阴等)解除尿潴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69例,有效24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刺激是治疗和预防痔切除术后尿潴留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最大容量及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能够明显改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冬菊  张会凡  徐超  黄丽 《当代护士》2021,28(11):109-110
目的 探讨中医理疗穴位贯序疗法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某院320例进行髋部关节骨折手术后的老年尿潴留患者,按照奇偶单位数字和方法顺序细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分别使用中药热奄包和中频电治疗仪器进行贯序中极穴、气海穴等穴位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临床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重度尿潴留20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和中频脉冲电治疗仪器对中极穴、气海进行贯序刺激可以有效地防治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为患者的及早康复提供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93例宫颈癌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动力参数及膀胱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膀胱顺应性及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及残余尿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最大程度降低膀胱残余尿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膀胱理疗辅以三阴交穴位注射对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4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宫颈癌根治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维生素B10.5g注射液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隔日1次,术后第3天开始给予呋喃西林溶液膀胱冲洗,每日1次。观察组在术后第10天开始膀胱功能电刺激理疗,每H1次。观察术后第14天2组排空尿液后拔除尿管,自然排尿4~5次后残余尿量和尿潴留的情况。结果拔除尿管后观察组自然排尿23例,残余尿量〈100ml20例,尿潴留3例;对照组自然排尿23例,残余尿量〈100ml12例,尿潴留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理疗辅以三阴交穴位注射能有效地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术后病人尿潴留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鄢家莉 《护理研究》2006,20(11):989-99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将66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留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组病人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提肛收腹训练及术后采用个体化放尿。[结果]观察组病人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病人术前、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尿潴留,比较2组的排尿情况、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4 d尿路感染少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躯体功能、宫颈癌特异性模块、功能状况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