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腹部术后愈合不良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湿性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2组伤口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术后愈合不良伤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几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腹部术后愈合不良伤口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湿性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问和费用。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2组伤口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术后愈合不良伤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压疮的湿性愈合疗法与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压疮的疗效和成本效益。方法:将74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湿性敷料治疗组(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各期创面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压疮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均P>0.05,说明两组换药方法费用相当,湿性愈合敷料没有增加换药费用。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压疮的湿性愈合疗法与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压疮的疗效和成本效益。方法:将74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湿性敷料治疗组(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各期创面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压疮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均P〉0.05,说明两组换药方法费用相当,湿性愈合敷料没有增加换药费用。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压疮的湿性愈合疗法与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压疮的疗效和成本效益。方法:将74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湿性敷料治疗组(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各期创面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压疮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均P〉0.05,说明两组换药方法费用相当,湿性愈合敷料没有增加换药费用。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与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压疮的疗效和成本效益。方法将149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湿性敷料治疗组,乙组为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甲组各期创面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乙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乙组(均P<0.05),而两组压疮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P>0.05,说明两组换药方法费用相当,湿性愈合敷料并没有增加换药费用。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换药及护理在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2年5~10月收治的60例术后切口裂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换药方法处理,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换药及护理,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疼痛(VAS)评分、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性敷料换药及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切口裂开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5月本院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病例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取湿性愈合理论方法处理,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换药方法处理。结果通过比较,运用湿性愈合方法换药的患者换药次数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换药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新型的保湿敷料处理脂肪液化的手术切口,能够更快地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同时也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总费用显著低于传统换药方法,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对mile'8术后会阴部感染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75例mile's术后会阴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治疗组应用湿性敷料局部伤口换药及填塞,对照组使用稀碘伏纱条引流及普通敷料换药,比较两组伤口的愈合速度、换药次数及伤口疼痛程度.结果:湿性敷料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换药次数和伤13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敷料治疗mile's术后会阴部感染伤口疗效确切,可帮助促进伤口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78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术后观察组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照组使用普通敷料换药,比较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情况及换药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减少、疼痛程度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用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护理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湿性愈合在肌腱及骨外露伤口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3例肌腱及骨外露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换药采用传统外用药加重组成纤维生长因子,观察组换药采用湿性愈合敷料.用成组配对模型进行均数比较.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肌腱及骨外露伤口换药宜用湿性敷料.  相似文献   

12.
倪栋梅 《全科护理》2016,(24):2531-2533
[目的]观察比较湿性敷料在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伤口换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新型的湿性敷料换药,对照组用传统的凡士林油纱布换药,评价两种换药方法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程度,进行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伤口使用湿性愈合敷料换药从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病人的疼痛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换药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换药次数,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其结果可为合理应用该方法促进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伤口愈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的负压吸引技术在外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方法]将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即用16F吸痰管,前端开数个侧孔,将吸痰管前端包埋于湿纱布中,放入伤口内,伤口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用透明薄膜敷料封闭伤口,吸痰管与墙式中心负压连接,压力-80mmHg~-200mmHg(1mmHg=0.133kPa).观察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情况、换药频率及换药总费用.[结果]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每日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换药总费用明显减少(P〈0.01).[结论]自制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不影响伤口愈合时间,但可减少伤口换药次数、降低换药总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在肝胆外科术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5例肝胆外科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给予湿性愈合敷料。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渗液消失时间、愈合时间、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术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两组患者渗液消失时间、愈合时间、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术部切口感染情况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处理肝胆外科术部切口脂肪液化,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术部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和验证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在应对胸部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接受胸部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等量的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使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对感染创面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敷料进行护理。治疗一段时期后,考察观察组和对照组胸部切口感染情况,统计患者胸部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效果、换药次数等三个维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新型湿性愈合敷料换药方式应用于胸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制的负压吸引技术在外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方法]将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即用16F吸痰管,前端开数个侧孔,将吸痰管前端包埋于湿纱布中,放入伤口内,伤口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用透明薄膜敷料封闭伤口,吸痰管与墙式中心负压连接,压力-80mmHg~-200mmHg(1mmHg=0.133kPa)。观察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情况、换药频率及换药总费用。[结果]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每日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换药总费用明显减少(P0.01)。[结论]自制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不影响伤口愈合时间,但可减少伤口换药次数、降低换药总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f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换药,两组患者护理方法基本相阿,比较两组的伤口愈合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敷料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08-311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法在术后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和对护理结局优良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手术治疗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愈合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湿性愈合法护理,对比两组换药次数、治疗费用、伤口愈合时间、护理结局优良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换药次数和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红期、黄期、黑期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局优良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8.05%(32/41)(P<0.05);护理满意度95.24%(40/42)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结论 湿性愈合法应用于术后伤口愈合护理中,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结局优良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在乳腺脓肿伤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脓肿切开术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日均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换药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性换药法相比,乳腺脓肿切开术后采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湿性敷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程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湿性敷料能有效提高患者疗效,降低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疼痛分数,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