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种植牙修复与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义齿修复,观察组行人工种植牙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修复效果和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咬合力,咀嚼效率,咀嚼、语言、固位、舒适和美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种植牙修复治疗可提高牙列缺损患者临床疗效,加快咀嚼功能恢复,增强修复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8例,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修复效果以及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常规修复,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具有更为良好的修复效果,还能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76例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到医院接受诊治的患牙列缺损病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个组别,各38例。观察组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施治,对照组则施行常规修复。两组患者治疗之后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发现,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对于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对牙列缺损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修复治疗的87例第一磨牙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冠桥固定修复、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两组均采用美原齿科器械有限公司加工的德国威兰德全瓷冠(桥)修复体。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舒适满意度、牙列修复美观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咀嚼舒适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列外观统一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列缺损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固定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牙列缺损的疗效及对患者语言功能、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观度、舒适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固位功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治疗有效率高、恢复较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如咀嚼功能、牙齿舒适感、语言功能及稳定性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齿舒适感、咀嚼功能、稳固性、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咀嚼功能可明显提高,语言功能、牙齿舒适感以及稳定性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应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90例患者均为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病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口腔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美学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观察组修复后的牙体外形评分、色泽评分分别为(87.73±2.45)、(87.84±2.87)分,高于对照组的(84.13±2.82)、(82.78±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实施口腔种植修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口腔修复的美观度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将2年内于我院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进行实验,将患者以其治疗方式分组后为对照组30例患者用常规修复治疗,而为观察组30例患者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南阳市口腔医院牙科就诊的77例牙列缺失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增强固位功能,改善咀嚼功能,提高美观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老年牙列缺损实施固定义齿修复对义齿健康安全状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口腔科室收治的患有牙列缺损等症状的老年患者共计88例(110颗患牙)进行相关研究,给予全面检查后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44例(患牙58颗)。采用活动义齿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牙52颗)采用固定义齿修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出血指数,并对修复1年后患者的义齿疗效进行评价,并通过调查、牙齿咀嚼等能力评估两组患者基牙健康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年后基牙健康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修复后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均大幅下降,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组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治疗可有效修复损坏的牙体及牙列缺损,义齿稳定牢固,基牙健康,炎症并发症低,临床应用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6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修复后的口腔相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率、患者对治疗满意率。结果 (1)修复后观察组美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与固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对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在提升患者口腔相关给你及美观的更具优势,综合提升治疗疗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固定义齿修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咀嚼功能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咀嚼功能、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口腔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牙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义齿修复法,观察组采取口腔种植牙修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且观察组患者在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和固位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种植牙修复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35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修复前后种植牙功能评分,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美观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等种植牙功能评分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修复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1%,低于对照组的1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可提高修复效果和种植牙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进行种植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功能修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验室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牙列缺损采用种植修复治疗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使用种植牙对牙列缺损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传统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种植牙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三年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为100.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三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牙列缺损患者经治疗并随访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经治疗与随访后,患者对美观程度、舒适程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以及语言功能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治疗时,应于治疗前详细对患者进行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检查等,正确掌握患者牙列缺损具体情况,并制定合适的口腔种植方案,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牙列缺损的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术。134例患者共植入212枚种植体,半年内对种植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种植牙的美观和治疗效果。结果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成功率达到100%,患者菌斑附着及牙石指数均在1级以上,所有患者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对牙列缺损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美观,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组给予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咀嚼功能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2年后的咀嚼功能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修复复杂的牙体以及牙列缺损,且义齿固定稳固、美观、舒适,值的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