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ASA Ⅰ~Ⅱ级,宫口开2~3 cm,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无产科病理因素,随机双盲均分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产妇分娩镇痛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组、B组产妇应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对比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后3 min、5 min、10 min、30 min、60 min VAS评分;产程情况;新生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局麻药的用量;缩宫素使用情况;出血量;术中转剖宫产率及相关并发症等。 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3.2±1.4) min]显著短于B组[(6.3±3.5) min],A组麻醉后3 min、5 min、10 min、30 min、60 min VAS评分分别为(3.2±1.3)、(2.3±1.1)、(1.5±0.4)、(1.2 ±0.6)、(1.8±0.5)分,均低于B组[(7.3±1.7)、(6.6±1.3)、(4.5±0.6)、(1.7±0.5)、(3.6±1.2)分(均P<0.05)],A组局麻药的用量为(9.5±4.7) mg,显著少于B组[(18.9±8.3) mg (P<0.05)],A组中转剖宫产率为6.7%,显著低于B组[26.7%(P<0.05)],但A组皮肤瘙痒发生率较B组高(P<0.05),2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用药量少,是无痛分娩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原阳县人民医院实施无痛分娩的86例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所有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给予对照组产妇1.5 mL的10 g·L~(-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缓慢推注,给予观察组产妇20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及1 mL的7.5 g·L~(-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缓慢推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比较两组镇痛前、镇痛后5 min、镇痛后30 min的疼痛程度。记录最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结果镇痛后5、30 min,两组VAS评分均较镇痛前降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较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联合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质量高,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无痛分娩的产妇2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2组,每组各128例,2组产妇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其中A组产妇给予2 mg罗哌卡因,B组产妇在以上操作基础上将镇痛泵(镇痛泵含0.1%罗哌卡因和0.4μg/ml舒芬太尼100ml)与硬膜外导管连接,产妇宫口全开后将硬膜外镇痛泵关闭. 对2组产妇的第1、2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结果:B组产妇第1产程时间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产妇镇痛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P<0.05). 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无痛分娩安全性较好,并能显著减少产妇的第1产程时间,并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国产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产科采取无痛技术分娩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国产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产妇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产妇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产时疼痛评分、产程时间、阴道自然分娩率、出血量、产后下肢肌力、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产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下肢肌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无痛分娩中,采取国产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促使麻醉药物快速起效,维持长时间镇痛效果,有利于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且不会对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出血量、产后下肢肌力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分娩镇痛过程中,灵活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作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宁德市闽东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00例行分娩镇痛产妇的患者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用药配方均为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50)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n=50)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分娩镇痛过程满意度和麻醉用药前后疼痛评分等。结果 研究组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29,P<0.05)。研究组分娩镇痛过程产妇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研究组干预后3、5、10 minVAS评分分别为(3.20±1.29)分、(2.30±1.12)分、(1.50±0.4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20、18.085、29.607,P<0.001)。研究组改良Bromage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合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96例足月、单胎、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3μg舒芬太尼混合3mg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6μg舒芬太尼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各时间点VAS评分情况、各产程所需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产程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芬太尼合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阻滞用于无痛分娩,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无痛分娩镇痛药物选择的一种较佳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无痛分娩中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8月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妇产科病房收治的197名分娩产妇,通过全盲抓阄法随机将其分为常例组(n=98)、研究组(n=99)。常例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研究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数据、痛感测评值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生命体征数据均显著优于常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痛感测评值显著低于常例组产妇的痛感测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常例组(2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4,P=0.001)。结论 对分娩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反应,更利于生命体征数据的稳定,从而获得理想妊娠结局,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进行无镇痛自然分娩,观察组进行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无痛分娩,比较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新生儿影响小,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于产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新生儿无显著影响,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35~69岁,体重46~80k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R)注射1%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1mL,实验1组(S1)组注射1%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1mL+舒芬太尼5μg(0.1mL),实验2组(S2)组注射1%罗哌卡因1.5mL+10%葡萄糖1mL+舒芬太尼5μg(0.1mL)。蛛网膜穿刺成功后,混合液以0.5mL/s的速率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总镇痛时间,肌松程度等指标。结果S1组麻醉起效时间,达T10平面时间和最高平面时间短于S2、R组(P0.01),回复至T10时间和镇痛时间长于S2、R组(P0.01),三组间血流动力学和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后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延长,并能减少罗哌卡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罗哌卡因10 mg;Ⅱ组罗哌卡因7.5 mg 加舒芬太尼2.5 μg;Ⅲ组:罗哌卡因7.5 mg加舒芬太尼5 μg.均用生理盐水配成2.0 ml溶液,分别注入蛛网膜下腔.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有效镇痛时间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Ⅱ、Ⅲ组患者6、9、12、15、20 min的SBP、DBP均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之间无差异;其他时间、血压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有效镇痛时间均高于Ⅰ组(P<0.01).Ⅰ组不良反应多于Ⅱ、Ⅲ组.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有效镇痛时间延长,适合于老年下肢手术,但应注意与舒芬太尼剂量相关的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58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6例,分别给予O.2、0.4、0.6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盐酸罗哌卡因。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感觉阻滞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作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2、6、12h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4h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0%、9.3%,显著低于C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增强感觉阻滞作用,缓解术后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自然分挽,比较2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产妇顺产42例,占70%,对照组产妇顺产28例,占46.66%,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顺产率,操作简便,对母婴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02-104,108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68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将6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配伍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药物持续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资料整理显示,观察组患者0、Ⅰ级疼痛效果的比例分别为38.24%、52.94%,高于对照组的20.59%、32.35%;观察组Ⅱ级、Ⅲ级疼痛比例分别为5.88%、2.94%,低于对照组的29.41%、1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三项疼痛指标评分分别为(5.67±2.10)min、(11.98±2.13)min、(5.34±0.78)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2.01±2.53)min、(20.95±2.85)min、(2.41±0.4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顺产率和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3.53%、94.12%,均优于对照组的44.12%、70.59%(P0.05)。结论在产妇无痛分娩的麻醉中,联合应用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能够有效提升麻醉效果并提高顺产率,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在腰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以下短小手术患者1 200例,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Ⅰ组和硬膜外麻Ⅱ组。结果Ⅰ组起效远远早于Ⅱ组(P<0.01),诱导期Ⅰ组心率、血压下降的幅度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术中手术牵拉产生疼痛或不适的发生率及心率、血压升高的幅度远远少于Ⅱ组(P<0.01),Ⅰ组术中静脉辅助用药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术后头痛、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在腰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7,(5)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出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术,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产妇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且麻醉维持时间长(P0.05);在VAS评分上,手术结束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在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8.89%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5、10、30 min血压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心率显著加快。观察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效果确切,能取得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且对产妇的影响小,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并促进产妇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郭庆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所收治需经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共分为4组,给以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将各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期,麻醉前、麻醉后10 min、20 min、30 min时,其SBP、DBP水平变化对比存在明显差异,D组优良率显著较高,其不良反应率显著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表现效果,可有效镇痛,麻醉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腰硬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方法 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自然分娩、有意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的健康初产妇240例,当其宫口开到2~3 cm时,按照蛛网膜下腔给...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