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津下缝合法结合术后弹性固定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 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收治58例74指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给予改良津下缝合法修复屈肌腱,术后给予Kleinert弹性橡皮筋牵引装置固定,从术后第2天开始主动伸直、被动屈曲,每天二个循环,术后4周去除牵引装置,开始进行主动屈伸练习.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6个月,其中63例在术后3月内恢复正常活动度.最后随访按Mill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90.5%;按TAM系统评估肌腱的恢复,优良率为93.2%.结论 改良津下缝合法结合Kleinert弹性橡皮筋牵引技术是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再改良式Bunnell法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修复指屈肌腱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7年8月-2003年8月间,改良式Bunnell法进行再改良。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作保护性被动活动,完整随访资料的81例145指进行疗效评定。采用TAM系统评定法为评定标准。结果随访5~9个月,疗效优者58指,良65指,可12指,差10指。优良率达85%。结论再改良式Bunnell法是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津下双套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鹤山市鹤城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6例(48指)Ⅱ区指屈肌腱切割伤断裂者采用津下双套圈法予以修复,术后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住院时间,按TAM系统评价法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6例患者(48指)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4.5±10.0)d。随访6。14个月(平均9.6个月),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满意。优25指、良19指、可4指,总优良率为91.6%。未发现1例肌腱再断裂。结论:津下双套圈法修复屈肌腱操作简单、抗拉力强度大,能为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提供保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对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吻合肌腱,并于术后第一天起采用弹性支架牵引,进行功能活动练习。结果:32例47指术后经6个月随访,TAM优良率为80.8%。结论:Ⅱ区屈腱修复后限制性早期活动,对促进肌腱愈合,减少肌腱粘连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并早期活动防止粘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防止指屈肌腱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0~2002年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做保护性被动活动,采用TAM系统评定标准,对28例(35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优者32指,良者3指,优良率100%。结论对新鲜的11区指屈肌腱损伤高质量缝合,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并早期作保护性被动活动,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总结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显微修复的方法 和效果,探讨该类损伤获得良好愈合的因素及注意事项.②方法 对57例该类损伤进行显微手术修复,随访6~18个月,用TAM方法 评价术后效果.③结果 疗效优48指(66.7%);良12指(16.7%);中8指(11.1%);差4指(5.5%).④结论 对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早期及时、准确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缝合方式和修复方法,术后积极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琪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3):216-217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指屈肌腱断裂43例202条采用改良Kessler法和津下核心套圈(Tsuge)法,加腱膜连续缝合,术后屈腕位石膏固定下,早期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结果按TAM系统进行评价:优21例,良13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79%。结论手部指屈肌腱损伤利用良好的缝合方法,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Tsuge法早期显微复Ⅰ区屈肌腱切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242指Ⅰ区屈肌腱切断伤患者采用双Tsuge法早期显微镜下修复治疗,术后早期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26例242指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10.2个月,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按TAM评价评定疗效:优168指,良60指,中14指。优良率94.2%。结论双Tsuge法早期显微镜下高质量修复屈肌腱和腱鞘及腱周组织,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止Ⅰ区屈肌腱切损伤术后肌腱粘连,并最大程度恢复患指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应用改良Kleinert's方案进行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运动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在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进行肌腱损伤修复术并符合筛选标准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例(35指),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依据改良Kleinert's方案进行早期运动训练。结果:出院后随访4个月~9个月,平均(6.54±1.529)个月,无肌腱断裂病例,应用TAM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优:12指,良18指,中5指,差0指,优良率为85.71%。应用握力计对患手握力进行评定,患手握力为(13.66±6.452)N,与健侧比值为(55.62±6.626)%。结论:应用改良Kleinert's方案进行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运动训练防治肌腱粘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屈湘华  李雄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2):211-212,220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修复指屈肌腱损伤,预防肌腱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1年9月~2004年3月间43例81指指屈肌腱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指屈肌健以及腱鞘或健周组织,术后早期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优42指良30指可9指,优良率88.9%.结论新鲜的指屈肌腱损伤,注意微创操作,一期缝合,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改良kessler法修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78例132指手部指屈肌腱断裂者采用改良kessler法以修复.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按TAM评价法评定患指功能,优72指,良47指,可13指,总优良率为90.2%.结论 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屈肌腱具有抗张力强,缝合处光滑平整,操作简单,术后康复训练开始越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屈指浅肌腱近住转移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Ⅱ区屈肌腱缺损63例共72指,采用近位指屈浅肌腱转移修补肌腱缺损,重建手功能.术后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结果:随访10月~23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优36指,良27指,可7指,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采用近位屈指肌腱转移修补,并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可早期恢复手指功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关于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显微修复与传统修复的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手术修复病例80例,172条肌腱,按日期单双号随机分组,分为显微修复组43例、92条肌腱,传统修复组37例、80条肌腱,显微修复组给予显微镜下修复方法,传统修复组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术后均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0个月,根据TAM标准,显微修复组和传统修复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修复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良率86.9%)优于传统修复组(优良率53.7%)。结论:显微修复手术可有效治疗手部Ⅱ区指屈肌腱损伤,在减少粘连、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显著。对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注意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早期作保护性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屈指浅肌腱近位转移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Ⅱ区屈肌腱缺损63例共72指,采用近位指屈浅肌腱转移修补肌腱缺损,重建手功能.术后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结果:随访10月~23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优36指,良27指,可7指,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采用近位屈指肌腱转移修补,并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可早期恢复手指功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与常用的腱鞘切开肌腱缝合法在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的疗效。方法共选取80例单指肌腱断裂病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以上2种肌腱缝合方法治疗屈曲型Ⅱ区屈肌腱锐器切割所致断裂40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练习。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平均10个月,以TAM法评价2组预后情况,其中鞘内置入法35例优,2例良,2例中,1例差,优良率为92.5%,鞘切开缝合法25例优,5例良,其余10例为中差,优良率为75%。结论Ⅱ区屈肌腱损伤后应用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疗效优于常用的鞘切开肌腱缝合法,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是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的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两组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观察组为100例154指进行系统的术后24 h即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为95例137指早期出院而未能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按TAM法评定患者指功能;观察组,优51指,良102指,优良率99.4%;对照组,优30指,良46指,优良率55.5%;两者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例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进行手术修复,平均随访5个月(3~6个月),根据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优199例,良88例, 一般25例,差13例:优良率8%.结论 对于Ⅱ区屈肌腱损伤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缝合方法,腱鞘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席建平 《中原医刊》2005,32(11):14-14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86年~2004年期间共收治指屈肌腱断裂55例232条,采用改良Kessler法和津下套圈(Tsuge)法,加腱膜连续缝合,术后屈腕位石膏固定下,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按TAM系统进行评价,优27例。良15例,可3例,差10例。优良率76.4%.结论手部屈肌腱损伤采用良好的缝合方法.以及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屈指肌腱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例26指,平均年龄7.6岁。根据损伤的时间,位置以及指别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肌腱直接缝合5指,掌长肌腱移植12指,伸趾长肌腱移植4指。环指屈指浅肌腱移位5指。二次肌腱松解术10指(均为肌腱移植者)。结果:12例21指得到1年以上随访,按TAM法,优13指,良4指,可4指。结论:儿童屈肌腱陈旧损伤在治疗的各个阶段很少见到关节僵硬。肌腱粘连不可避免,但松解术能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超过3个月者很少能直接缝合。Ⅲ区损伤首选直接缝合,Ⅱ区陈旧性损伤首选游离肌腱移植,次选肌腱移位。修复拇指贝4首选肌腱移位。  相似文献   

20.
手外伤中指屈肌腱的损伤比较常见。对于肌腱Ⅱ区的指深、浅屈肌腱的损伤,常规修复后容易产生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手功能。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加周边连续褥式缝合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结合早期进行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的功能康复治疗,术后患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5.8%,有效地防止了肌腱粘连的发生,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