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究阴道微生态环境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来本院妇科门诊检查的患者422例,依据HPV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HPV阳性)与对照组(HPV阴性),每组211例。两组均行阴道环境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HPV感染检查等。分析两组阴道微生态指标、阴道微生态异常、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阴道微生态对高危型HPV感染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细菌阳性率、阴道清洁度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酸杆菌匮乏或量少、H_2O_2缺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型HPV感染者46例(21.8%),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混合感染17例(8.1%),其次为HPV16型16例(7.6%),第三为HPV18型13例(6.2%);细菌性阴道炎、乳酸杆菌匮乏或量少均为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3.962、4.478,P0.05)。结论:女性阴道微生态环境与HPV感染存在密切相关,阴道微生态环境异常因素中乳酸杆菌匮乏或量少、细菌性阴道炎均为增加HPV感染风险影响性因素,为临床HPV阳性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阴道微生态异常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PV感染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要求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患者共2400例,对其同时进行阴道微生态和HPV检查,按照阴道微生态结果分为微生态正常组864例、乳酸杆菌减少组824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392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组217例、滴虫性阴道炎(TV)组17例、混合性阴道炎组86例,分别计算每组HPV感染率,并将乳酸杆菌减少组(12.01%)、BV组(24.74%)、VVC组(13.36%)、TV组(11.76%)、混合型阴道炎组(20.93%)的HPV感染率分别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计算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上述各种类型阴道微生态异常是否影响HPV感染率。结果 BV组患者HPV感染率24.74%、混合型阴道炎组患者HPV感染率20.93%,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杆菌减少组、VVC组、TV组HPV感染率与微生态正常组HP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生殖器感染癌变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 264例妇产科患者,其中生殖道感染检出548例,检出率为43.35%,共检测出468例高危型HPV患者,其检测的阳性率为37.03%),468例患者均通过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与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法(TCT)联合检测宫颈外口及宫颈管脱落细胞,同时对HPV基因型进行分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548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297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感染率为54.20%,与无生殖道感染的妇产科患者感染率23.88%(171/716)相比,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548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169例,复发性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136例,滴虫性阴道炎感染114例,沙眼衣原体感染56例,解脲支原体感染39例,淋病奈瑟球菌感染34例,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例数分别为101例、83例、71例、29例、7例、6例,阳性率分别为59.76%、61.03%、62.28%、51.79%、17.95%、17.65%。结论生殖器感染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生殖器感染率越高的人群,高危型HPV阳性感染率越高,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性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诊宫颈筛查及分泌物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宫颈癌被发现,此次研究阴道支原体、衣原体与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及转归的相关性。选择2008年02月-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妇科且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癌者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就诊仅有宫颈黏膜慢性炎症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PV、HR-HPV感染率,研究宫颈癌患者 HR-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探讨HR-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 观察组HPV(+)感染率(99%)、HR-HPV(+)感染率(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阴道支原体(36.14%)、衣原体(47.22%)感染阳性率在HR-HPV感染阳性患者中发病率均高于HPV(-)患者(P<0.05)。3. 女性生殖道中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会增加HR-HPV感染患病率(P<0.05)。结论:宫颈癌HR-HPV阳性患者阴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率明显增高,阴道衣原体、支原体为HR-HP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350例为BV阳性组,同时按1︰1配对,选择同一时期在该医院同科室就诊的其他疾病患者350例作为BV阴性组,调查BV发生率,以及BV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流行概况,探讨HP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细菌性阴道病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结果:BV阳性组高危HPV阳性率6.57%(23/350)高于BV阴性组3.14%(11/350);高危HPV阳性患者BV阳性率67.65%(23/34)高于高危HPV阴性患者49.10%(327/666);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避孕方式、宫颈柱状上皮外移、BV阳性是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BV阳性患者随访1年宫颈高危型HPV转阴率为34.78%(8/23)低于BV阴性组72.73%(8/11)。结论:年龄、避孕方式、宫颈柱状上皮外移、BV阳性是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细菌性阴道病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关,BV阴性者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宫颈治疗支架(CEROMOVER?)对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转归的作用及其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支架组165例,干扰素组20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PV转阴率及治疗前后的阴道微生态变化。结果 (1)支架组HPV完全转阴率为81.82%(135/165),有效率为83.64%(138/165);干扰素组完全转阴率为34.16%(69/202),有效率为45.05%(91/202)。支架组完全转阴率及有效率优于干扰素组(P<0.05)。(2)对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无论是支架组还是干扰素组,其HPV转阴前后,白带清洁度、Nugent评分、过氧化氢(H2O2)、pH值、优势菌、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感染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架组转阴患者治疗前后阴道pH值、优势菌、 BV及VVC感染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治疗支架(CE...  相似文献   

7.
韩华  陈闻月 《浙江医学》2018,(7):745-746,755
目的探讨阴道菌群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体检发现的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PVDNA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PV阳性组120例和HPV阴性组33例两组。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DNA,悬滴湿片法检测滴虫,革兰染色检测念珠菌、淋球菌、乳酸杆菌,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属及衣原体属鉴定,并分析阴道菌群与CIN、宫颈癌伴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HPV阳性组乳酸杆菌阴性率、念珠菌及衣原体感染率均高于HPV阴性组(均P<0.05)。HPV单一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而多重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同时,HPV感染亚型中以HPV16型占比最高,且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5)。HPV阳性组乳酸杆菌阴性率、衣原体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HPV感染可导致阴道局部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局部菌群结构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型别分布特征及感染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接受宫颈HPV筛查女性5 869例,分析其HPV感染型别分布特征与感染情况、宫颈癌患者HPV感染亚型分布特点、HPV基因型单一感染、多重感染情况,统计分析不同人群HPV感染情况、不同年龄的HPV感染分布情况。结果:5 869例女性中,1 693例HPV阳性,HPV感染率为23.6%,其中1 148例为高危型,391例为低危型,154例为高低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9.6%、6.7%、2.6%。宫颈癌、尖锐湿疣患者的HP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未确诊女性(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尖锐湿疣患者(P0.05),但宫颈炎患者和未确诊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HPV阳性121例中,HPV16型、HPV18型、HPV31型、HPV33型、HPV58型、HPV45型、HPV53型、HPV CP8304型、HPV6型、HPV59型感染率分别为62.8%、29.8%、14.9%、5.8%、4.1%、3.3%、2.5%、1.7%、1.7%、0.8%。不同年龄人员的HPV感染率、高危HPV感染率、低危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693例HPV阳性中,单一HPV亚型感染998例,双重HPV亚型感染295例,多重HPV亚型感染92例(最多有同时6种HPV亚型感染,主要合并HPV16感染),HPV感染率分别为72.1%、21.3%、6.6%。结论:人乳头瘤病毒在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型别主要为高危型,感染人群主要为宫颈癌患者,年龄在17~25岁、50~80岁,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刘东玲 《广东医学》2008,29(4):626-62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及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情况,并对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3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Ⅰ165例,CINⅡ57例,CINⅢ29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5.6%,47.9%,68.4%,86.2%。高危型HPV在CINⅡ,CINⅢ组感染率显著高于CINⅠ和慢性宫颈炎(P<0.001)。CINⅡ,CINⅢ组感染高危型HPV的多重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组(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使宫颈疾病持续性存在,促进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PV(Human Papillomavirus,人类乳突病毒)感染和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及其癌前病变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宫颈癌、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和64例宫颈炎(Cervicite)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三组患者进行HPV病毒检测。结果:高危型HPV在不同类型宫颈癌中的感染率不同,其中鳞癌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95.00%),宫颈癌中单一病毒感染率、双重病毒感染率、多重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CIN次之,III期、II期、I期病毒感染率依次降低,宫颈炎只发现单一HPV病毒感染,且单一病毒感染率远低于宫颈癌与CIN,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HPV病毒感染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密切,早期高危HPV检测可以阻止高危HPV的持续性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HPV感染的251患者,根据是否感染HR-HPV分为HR-HPV组(n=114例)、非HR-HPV组(n=137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100)。比较各组阴道微生态菌群分布及宫颈局部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HR-HPV阳性患者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其中HPV 16占38.60%,HPV 18占28.07%,HPV 33占18.42%。HR-HPV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高于非HR-HPV组、对照组,非HR-HPV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HPV组、非HR-HPV组阴道乳酸杆菌异常率及各菌群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HR-HPV组乳酸杆菌异常率、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阳性率高于非HR-HPV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R-HPV组、非HR-HPV组CD_3~+、CD_4~+、CD_8~+、CD_4~+/CD_8~+均明显降低,而HR-HPV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明显低于非HR-HPV组(P<0.05)。结论:HR-HPV感染以HR-HPV16、18、33型为主,可加重患者阴道微生态紊乱程度,降低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及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情况,并对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3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 Ⅰ 165例,CINⅡ57例,CINⅢ29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5.6%,47.9%,68.4%,86.2%.高危型HPV在CINⅡ,CINⅢ组感染率显著高于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P<0.001).CINⅡ,CINⅢ组感染高危型HPV的多重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Ⅰ组(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使宫颈疾病持续性存在,促进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的预防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科体检的588例师职女干部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PCR对其进行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88例受检者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1.9%(70/588),其中单一感染率为8.2%,多重感染率为3.7%,检测出的高危型HPV主要型别依次为HPV52型(14.6%)、58型(14.6%)、68型(14.6%)、18型(12.5%)、66型(12.5%).HP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40岁组4例均未感染;41~50岁组感染率为11.2%(33/294),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6型、52型、18型;51~60岁组感染率为12.8%(32/250),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8型、58型、52型;>60岁组感染率为12.5%(5/40),主要型别为HPV58型;各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亚型是HPV52、58、68型,不同年龄分布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厦门地区健康人群HPV感染基因型情况,HPV感染率与年龄、细胞学结果分析。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中心行健康体检的1 809名妇女作为观察对象,进行TCT及HPV分型检测。结果:HPV感染率为18.85%,低危型感染19.65%,高危型感染72.43%,混合感染7.92%。高危HPV感染受检者中,单亚型感染76.28%,双亚型感染19.34%,三亚型感染以上4.4%。最常见的感染亚型分别为HPV16、51、52。不同年龄组间以年龄60岁以上组阳性率最高,各年龄组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阳性诊断共有107名,细胞学阳性率为9.83%,其中68人检测出HPV感染,感染率63.55%,高危HPV单亚型感染64.52%,双亚型感染29.03%,三亚型及以上6.45%。相较于细胞学正常组HPV感染率16.04%,ASCUS组及LSIL组感染率分别为53.42%、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厦门地区HPV感染以单一高危亚型为主,以HPV16、51、52型多见,HPV感染率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各年龄段妇女都应重视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15.
韦敏  林晓琰  黄宁  韦妙成  梁雯  赖丽珍 《重庆医学》2015,(25):3558-3561
目的:调查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6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自愿参加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及问卷调查的妇女431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她们的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并行常规妇科检查、生殖道微生物检测、宫颈细胞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细胞学检查。对可疑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31名调查对象中,高危型 HPV 感染54例,感染率12.53%。在宫颈病变组与宫颈正常组中,高危型 HPV 阳性率分别为87.50%和9.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分析,多个性伴侣(≥2个)和病原菌感染(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原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是 HPV 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宫颈病变组中 HPV 感染率高于宫颈正常组,而初次性生活年龄早、多个性伴侣、病原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是 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5
目的 探讨阴道微环境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舟山医院和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前筛查的患者3879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是否出现高危型HPV感染进行分组,分为病例组1346例,对照组253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方式,探讨阴道微环境和IL-10水平变化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pH值、乳酸杆菌的量、白细胞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98,χ2=244.382、27.604,P0.05),病例组患者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363,P0.05),两组患者的滴虫检出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2,P0.05),病例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的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60,P0.05),pH值偏高、乳酸杆菌的量偏少、白细胞偏多、念珠菌阳性、阴道灌洗液中的IL-10浓度偏高,均成为患者出现高危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阴道微环境和IL-10水平变化与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关系密切,但需要更多研究对各类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地区6590例妇科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患者65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PV-DNA核酸分子快速杂交法检测所有患者的HPV总体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结果:6590例患者中,HPV阳性率为19.36%,其中高危型HPV占91.22%,低危型HPV占8.78%,患者发生多重感染276例,其中双重感染占76.45%;16~29岁患者阳性率(25.18%)最高,50~59岁患者阳性率(20.40%)次之,≥70岁患者阳性率(13.97%)最低。16~29岁患者多重感染率(6.72%)最高,其次为70~83岁患者(6.14%)。高危型感染率前5位依次为HPV16、52、58、53、39,低危型感染前3位为HPV81、11、6。结论:妇科门诊患者中HPV的感染率较高,并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定期进行HPV筛查,有利于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并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227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炎48例,CINⅠ47例,CINⅡ45例,CINⅢ46例,宫颈癌41例)宫颈分泌物中HPV感染率及分型,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HPV总感染率68.7%,单一感染率53.2%,多重感染率46.8%.低危型感染以HPV11,HPV6为主,高危型以HPV16感染率最高,其次为HPV68型.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亚型分布不同,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加重而依次递增,分别为18.7%,36.2%,62.2%,78.3%,100%.结论 潍坊地区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以HPV16感染为主,其次为HPV68,58,52等.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东莞市虎门镇5 484例宫颈癌筛查患者HPV感染现状,并探讨患者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HPV分型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5 484例女性患者,对TCT和/或HPV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统计5 484例宫颈癌筛查患者中HPV阳性感染率及其不同亚型,比较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及不同亚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分布。结果:5 484例宫颈癌筛查患者中HPV感染率为30.18%。年龄≤25岁和65岁HPV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5.43%和37.25%,36~45岁感染率较低,为27.09%。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种高危亚型中HPV52、HPV58、HPV16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3.02%、15.26%、13.85%。5种低危亚型中HPV4和HPV6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63%、3.45%。HPV52、HPV58、HPV16、其他10种HPV、低危型HPV高级别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亚型HPV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较高,其中HPV16亚型高级别病变发生率最高。结论:宫颈癌筛查患者中各年龄段的HPV感染率不同,≤25岁和65岁HPV感染率较高,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通过筛查地区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监测HPV感染高危人群可以减少人群宫颈病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16 320 例妇科门诊患者HPV 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 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湘雅三医院妇科门诊16 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HPV总体感染 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亚型HPV感染率,分析HPV持续性感染情况及宫颈细胞学结果。结果:16 320例患者中 共检出4 332例HPV感染者,HPV总感染率为26.54%。HPV总感染率和高危型感染率的低峰为30~39岁(P<0.05),高峰 为≥60岁(P<0.05);高危型感染率在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感染率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693)。HPV阳性间隔1年后的清除率为87.65%。非持续阳性组与持续阳性组高、低危型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545),均以高危型为主;单一、混合感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阳性组混合感染明显高 于非持续阳性组。持续阳性组中最常见的HPV亚型为16,52,58,CP8304,33。持续阳性组发生不能明确意义的非 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显著升高(P<0.05)。结论:HPV持续性感 染以高危型、混合感染为主,本地区应重视HPV 16,52和58型持续性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