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制备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取向多孔支架,评价其理化特性及对脂肪干细胞(ADSCs)的相容性。方法 切取新鲜猪关节软骨片,匀浆后离心筛选出直径50~500 nm左右的软骨纤维,经Triton X-100脱细胞后制备成浓度6%的CECM浆料,通过定向结晶和冷冻干燥后交联即得CECM取向支架。对CECM取向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 CECM取向支架横断面为均匀的多孔网状结构,孔壁上密布软骨纤维,纵断面为垂直管状结构;支架呈苏木精-伊红红染,甲苯胺蓝、番红O、天狼星红染色均呈阳性;支架孔隙率、吸水率和纵向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95.455%±0.910%、95.889%±1.071%和(40.208±5.097)kPa;ADSCs在支架上黏附和增殖,并均匀长入支架孔隙内。结论 CECM取向支架的成分与天然软骨相似,生物相容性良好,孔隙结构、孔径大小适于种子细胞黏附、增殖和长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脱细胞腮腺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涎腺组织工程的理想支架材料。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腮腺进行冻融联合酶消化,最后冷冻干燥,观察其组织学特征。结果:制备的脱细胞腮腺基质的细胞成分能被有效去除,材料保留了利于腮腺细胞生长的三维网状基质胶原结构,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结论:采用反复冻融联合酶消化、冷冻干燥法能获得一种无细胞的理想组织工程腮腺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软骨组织工程是修复软骨缺损的有效方式,需要理想的支架材料促进干细胞发挥再生性能。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能够有效地模仿软骨细胞生存环境,不仅对软骨细胞和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满足支架材料的基本要求,还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分泌基质和诱导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是一种极具优势的支架材料。CECM良好的促基质分泌和诱导分化作用与其含有多种软骨相关蛋白有关。在实际应用中,CECM存在力学性能不强和细胞渗透不足等问题,联合其他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因此寻找性能更加优化的复合方式是CECM的应用趋势。本文对CECM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电纺丝支架材料丝素蛋白/左旋聚乳酸(SF/PLLA)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探索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及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将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与丝素蛋白/左旋聚乳酸(SF/PLL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在第3、7、14天分别作HE染色和阿利新蓝+核固红染色,扫描电镜检验细胞黏着情况,MTT试验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情况。结果:细胞在支架上可以获得良好的粘附,细胞增殖良好,无细胞表型的变化。结论:丝素蛋白/左旋聚乳酸(SF/PLL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脱矿牙本质基质(DDM)、丝素蛋白(SF)构建多孔、成骨诱导性生物膜.方法:-60℃冻干条件下,DDM与6%SF(m/v)交联构建生物膜,测定膜的结合、孔径、压缩强度,膜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植入SD大鼠骨缺损区后的成骨指标.结果:生物膜各成份以共价键结合、孔径53~213 μm、压缩强度50~114KP...  相似文献   

6.
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因肿瘤、创伤、发育畸形、感染等原因造成骨缺损的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或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因取骨量限制、免疫排斥、成骨活性低、支架降解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理想的骨缺损材料应具备三个要素--募集种子细胞、缓释生长因子、提供模拟微环境的支架。随着骨组织工程不断发展,脱细胞外基质材料(decellularuzed extracellular matrix, dECM)作为生物活性支架材料因其无免疫源性、良好的成骨性能、缓释生长因子、促进种子细胞的粘附、干性的维持等优点而倍受关注。本文围绕脱细胞外基质材料(dECM)在骨再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实现全牙髓功能性再生是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治疗的理想目标。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技术为牙髓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而支架材料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学等方法去除组织、器官中的细胞及抗原,可获得天然脱细胞的细胞外基质支架。其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降解性,能够促进干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及分化,同时具有低免疫原性,避免过敏反应和疾病传播,被认为是再生医学一种新型的生物支架。文章就细胞外基质支架的制备、特性及其在牙髓再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MSCs)在TGF-β诱导下形成软骨的能力,以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MSCs,消化后移入离心管中,离心使之成为细胞团,每个细胞团含1×106个MSCs,将细胞团暴露于含20 ng/ml TGF-β的培养液中7 d,然后进行连续培养,观察细胞团的变化,于培养的14 d、28 d取出细胞团,通过体视显微镜、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的形成情况。结果 TGF-β作用后约14 d,细胞团出现收缩,在离心管底部呈圆球状,以后逐渐增大,28 d后直径最大可达1·8 mm,表面光滑,为亮白色;HE染色显示14 d可见大量活细胞,并有细胞外基质形成,某些局部可见细胞位于陷窝内,28 d可见较多细胞位于陷窝中;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细胞周围有大量胶原基质形成。结论 MSCs在TGF-β作用下可以形成软骨团块,表明其可以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能够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
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常被用作理想敷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及全身皮肤创面的修复中.S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机械性能,可促进创面愈合,但其本身不具备抗菌性.通过不同的抗菌性修饰赋予SF材料抗菌性能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对SF抗菌性修饰材料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和构建三维丝素蛋白/羟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联合运用丝素蛋白非编织方法和仿生矿化技术,制备并表征三维多孔丝素蛋白/纳米羟磷灰石的有机/无机组织工程支架。结果仿生矿化在非编织支架上形成的针状羟磷灰石晶体,直径20~60 nm,长100~300 nm。复合支架孔隙度为70%~78%,孔径为(163.4±42.6)μm。结论采用非编织丝素蛋白和仿生矿化的方法可制备孔隙度和孔径可控的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大鼠下颌下腺细胞(rat submandibular gland cells,RSMGs)与柞蚕丝素蛋白(antheraea pernyi silkfibroin,ApSF)膜的体外共培养,探讨RSMGs在支架上的形态特征、黏附、增殖及分泌功能。方法:将柞蚕丝素蛋白膜、桑蚕丝素蛋白(bombyx mori silk fibroin,BmSF)膜分别接种SD大鼠的RSMGs进行共培养,并以24孔培养板单独培养的RSMGs作为阴性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抗角蛋白抗体(cytokratin 8,CK8)、淀粉酶抗体(amylase)染色鉴定细胞来源;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生长情况;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MTT比色法检测材料上细胞的增殖能力;Amano法测定上清液中淀粉酶含量,检测细胞支架共培养后下颌下腺细胞的功能。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共培养后的细胞,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CK8染色阳性,腺泡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Amylase染色阳性。扫描电镜可见,共培养后ApSF膜上细胞增殖活跃,表面呈现出微绒毛等超微结构,并向支架材料伸出伪足。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上锚定的种子细胞数量增多,形态规则。2组支架接种细胞1 h后,RSMGs开始附着于支架上且黏附率差异不显著(P>0.05);4~12 h 2组黏附率逐渐增大,ApSF组较BmSF组更显著(P<0.05);24 h时,95%细胞黏附于2种材料上,2组差异不显著(P>0.05)。MTT提示,RSMGs与ApSF复合培养3、5 d后增殖迅速,第7天时达到峰值;ApSF组的细胞在第3、5和7天增殖速度与BmSF组差异显著(P<0.05),2组细胞增殖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mano法提示,随着接种后培养时间的延长,2组淀粉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ApSF组在第3、5、7天时唾液淀粉酶浓度与BmSF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组酶浓度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RSMGs与ApSF复合培养后,可保持细胞表型、增殖分化能力及分泌功能。ApSF对于RSMGs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探究3种不同浓度的丝素蛋白多孔支架在口腔软组织增厚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及甲醇增强法制备3种不同浓度:质量分数为1%(SF1组)、3%(SF3组)、5%(SF5组)的丝素蛋白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DSC)对支架进行表征分析,并测定各组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及体外降解速率。将3组支架材料(实验侧)与胶原基质(对照侧)分别植入新西兰大白兔两侧口腔黏膜下,比较其术前、术后3个月黏膜厚度的变化,通过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对比观察各组材料的体内代谢及再生效果。结果 SEM显示:3组支架材料都是相互交联的多孔结构;XRD及FTIR表明:3组支架均以较稳定的SilkⅡ型结构为主,在体外降解较慢;其中SF3组的孔径最大(133.40μm±22.85μm),孔隙率适中(90.05%±6.68%)。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除了SF1组因空间维持不足导致增厚效果类似于对照侧以外,SF3及SF5组的空间维持稳定、增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侧;但不同于SF5组诱发了明显的炎症,SF3组体内降解较...  相似文献   

15.
16.
冯煜婷  姜治伟  杨国利  谢志坚 《口腔医学》2020,40(3):271-274,280
干细胞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尤其在再生医学领域。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应用较广泛的干细胞,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已经可以被有效获取,它对细胞的增殖、生长以及定向分化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具有供体来源丰富、可防止病原传染、减少自身免疫反应等优势,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理想生物材料。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脱细胞基质的概念、成分、获取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丝素胶原支架用作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9月在辽宁医学院实验中心进行。通过冻干法制备丝素胶原支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噻唑蓝(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了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附着于丝素胶原支架的生长情况,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制备的复合膜孔隙率为80.7%;PDLF在材料浸提液中的生长、增殖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可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各复合膜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形成良好。结论通过冻干法自制的丝素胶原复合物的孔隙率符合牙周组织工程的要求。其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细胞相容性促进了PDLF的生长、黏附及增殖,且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8.
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