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建立合理的考核管理机制和激励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方法:医院引入RBRVS系统,制定手术点数评价量表,建立以手术点数评价和管理的考核方式,形成以医疗技术水平为导向的考核管理体系并实施应用。结果:通过引入RBRVS考核管理,医院、科室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医生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床位利用指数是衡量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是体现临床科室管理好坏的主要指标[1]。分析综合医院临床科室的床位利用指数,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床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现对2013年本院各临床科室床位利用指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本院2013年度医疗服务工作量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见表1。表1 2013年临床科室床位利用情况编号科室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床位利用指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DRGs与RBRVS结合起来用于护士的绩效改革方案,更好地评估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方法采用文献评阅及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DRGs和RBRVS两种评价方法,在新疆某三甲医院针对不同类型的科室建立两种护理绩效评价模型,并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9月、10月、11月的病例数据,将两种方案与现有方案进行对比,以寻求最适合科室的护理绩效管理方案。结果建立的两种护理绩效评价模型与现有方案相比,不同科室的工作量绩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下降。结论新建立的两种模型可以分别应用到重症监护体系和普通病区,重症监护体系采用方案一,CMI值正好可以反映重症科室的特点;在普通科室采用方案二,通过DRG的护理操作权重及数量可以体现护士工作量实现绩效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侯素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2,(25):146+148-146,148
目的 利用床位利用指数分布图评价医院住院部各科室工作效率.方法 根据医院住院部各科室2011年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利用EXCEL软件绘制图形进行评价.结果 “床位效率型科室”有内一科、内二科;“床位压床型科室”有内四科、内五科、内六科;“床位闲置型科室”有外四科、外一科等7个科室;“床位周转型科室有妇产科、儿科等5个科室.结论 该院的床位闲置型科室最多,医院总体床位利用率较低,各科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病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科学合理地评价科室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指标,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公平、公正的医院科室绩效评价体系. [方法]采用病例分型管理软件将病案首页资料导入<医院病例分型管理系统>,由系统对全部出院病例自动分型并计算出危重率、优良率、综合值、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指标,应用这些指标对科室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结果]应用这一方法后2009年医疗转归情况优于2008年,人均医疗费用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医疗质量显著提高. [结论]将"病例分型管理"软件运用到医院绩效管理中,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和完善医院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两个允许”的涵义及在全国各地的实施现状,介绍了北京市某三甲公立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对体现激励作用的绩效奖金计算方案和内部分配办法进行了改革。该院启用RBRVS内部绩效方案,规范绩效内部分配制度,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增强了科室管控成本的意识,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该院薪酬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等建议要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调整收入结构,加大保障性收入占比,统筹编外人员绩效工资总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科室床位运行效率与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各科床位使用情况,为医院精细化床位运营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2021年运营数据为基础,以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O/E值以及床位周转次数绘制床位运行效率模型BCG-1矩阵图;以床均净收入及其增长率结合床位数绘制床位产出效益模型BCG-2矩阵图,以床均业务量及其增长率结合床位数绘制床位产出效益模型BCG-3矩阵图。运用床位运行效率指标模型和床位产出效益指标模型,综合评价科室床位利用情况,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并利用床位工作效率指标通过SPSS 25.0与Excel统计软件计算出各科床位合理配置范围。结果:全院35个临床科室中,7个Ⅰ级科室中4个科室和6个Ⅱ级科室中3个科室的床位数需上调;10个Ⅲ级科室中3个和5个Ⅳ级科室中4个科室以及7个Ⅴ级科室中5个科室床位数需下调;其余科室床位数均在合理配置区间。结论:利用多指标模型对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科室实际发展潜力,能够客观全面地平衡好科室床位需求,实现医院床位精细化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加快转变,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方法:通过对DRGs的分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结合RBRVS绩效管理办法,确定绩效管理的相关指标及核算公式。结果:通过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工具,激励医务人员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以扩大服务量、提高服务效率为目标,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支持临床、教学、科研、疾病预防和管理齐头并进。结论:基于RBRVS与DRGs的绩效体系有效地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医院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技术创新目的。  相似文献   

9.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DRG付费模式下的绩效考核将推动建立基于价值的医疗服务体系。医院应建立相应的绩效分配体系,为其改善收入结构和优化病种结构提供有效的调节手段。文章以样本医院为例,通过探索绩效分配理念和方法,构建了基于RBRVS的DRG付费模式下积分效能绩效分配体系,该体系引导了临床科室兼顾效率与效益的诊疗行为,促进了临床诊疗与科室运营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在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同时提高临床科室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目标医院绩效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对奖金结构变化、医务人员对薪酬满意度、费用控制和医疗质量等方面的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科室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后,科室间奖金分配比重逐步回归到合理值;提高医务人员对方案实施后的薪酬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14年,门急诊均次费用和出院病人床日均次费用均超过原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给定的目标值,2015—2017年,门急诊均次费用均低于目标值;2013年以后病床使用效率稳步增长,2016年和2017年病床使用率更是超过了100%;医疗质量分方面:2015年起医疗质量分处于稳步增长趋势;医院整体运行效率处于稳步上升状态。结论绩效管理对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保持高效率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院床位合理使用情况和床位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指导医院的床位分配。方法根据2014年年度医疗统计数据,绘制2014年某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模型静态评价分析图;采用床位工作效率指标测算出各科室开放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 17个科室为床位效率型科室,7个科室为床位周转型科室,1个科室为床位闲置型科室,没有科室为压床型科室。全院需要增加床位的科室有7个,需要减少床位的科室有9个,不需要调整的科室有9个。全院总计需要减少床位16张。结论科学进行床位的综合评价,合理分配床位,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院床位合理使用情况和床位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指导医院的床位分配。方法根据2014年年度医疗统计数据,绘制2014年某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模型静态评价分析图;采用床位工作效率指标测算出各科室开放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 17个科室为床位效率型科室,7个科室为床位周转型科室,1个科室为床位闲置型科室,没有科室为压床型科室。全院需要增加床位的科室有7个,需要减少床位的科室有9个,不需要调整的科室有9个。全院总计需要减少床位16张。结论科学进行床位的综合评价,合理分配床位,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RBRVS的文献研究,介绍RBRVS在我国医院绩效薪酬改革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我国的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建议。RBRVS作为当前部分医院绩效考核的指导方法,在医院和科室层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基于RBRVS的医院绩效考核方法能够合理、公正、客观地测定医生的服务价值,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以收支为基础的传统绩效分配模式,南京市第一医院以RBRVS为核心,以工作量为基础,以BSC为补充,结合医院战略目标,建立了RBRVS-BSC绩效评价体系。经过实践,新的绩效评价模式提升了医院的运营能力,进一步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院成本控制能力,推动医院向科学化和精细化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法是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科室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RBRVS构建劳动价值评价指标表,对科室专科项目进行相对价值评估,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以可控成本结余、综合质量考核、其他专项绩效为抓手的医护绩效分配体系。实际运行后,诊疗结构调整合理,成本费用有效控制,职工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医院及科室管理效能。该方案可以客观反映产科医护人员劳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医院绩效分配,完善产科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将治病导向转变为健康导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科室医疗绩效评价方法。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某医院16个手术科室2006年的医疗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研究认为,科室X13和X16诊疗规模和医疗效率具有优势;科室X2、X4、X5、X9、X10、X13和X14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质量均有优势;科室X14、X13、X10、X12、X9、X11医疗绩效好。结论研究表明,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评价需要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是临床科室绩效评价的合适方法,值得在医院管理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公平性的新型护理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引入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体系,成立医院绩效考核办公室,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实现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分开考核,独立设置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方案,抽取绩效改革前、后护理单元同期月均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向病区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强的单元倾斜,同期月均护理单元绩效有所提高。结论: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能够体现护理工作的数量、难度、强度、质量,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并作为护理绩效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科室层面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我院25个临床科室共计床位685张。2018年1月~2018年8月,科室床位使用采用常规管理;2019年1月~2019年8月,科室床位使用采用统一调配管理。比较观察两种管理模式下科室医疗指标与床位周转情况,评价床位使用效率。结果:2019年1~8月床位统一调配管理下,患者收容量(2251.8±79.1)人次,平均住院日(6.5±2.2)天,床位周转次数(3.7±0.9)次/月,床位使用率(90.1±0.6)%,床位工作效率指数(1.6±0.3),各项指标均优于2018年1~8月床位常规统一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各科室床位使用采用统一调配管理模式,可有效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增加患者收容人次,有助于更好的满足患者住院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三甲医院各临床科室同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情况,将固定成本、药品耗材收入和某一项目成本做统计学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科室固定成本和收入比、药品耗材和收入比与科室项目成本正相关。提示医院应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科室保本工作量;降低药品、耗材的收入达到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增加医院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医院实际床位设置使用情况的分析,为医院优化临床科室床位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提取某院2012年度医疗统计报表数据,应用Excel 2003统计软件,利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计算出各科平均开放床位数的95%可信区间并据此分析。结果 :某院2012年全年床位设置齐全的21个临床科室中7个科室床位设置比较合理,14个科室床位设置存在偏多或偏少现象。结论 :21个临床科室中床位设置需要调整的有11个科室,建议医院需要根据各临床科室床位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床位配置,采用动态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病床资源,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