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电图检查在重度子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重度子痫孕妇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讨论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及孕妇、胎儿死亡情况。结果 27例重度子痫孕妇中,有23例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为85.18%,异常心电图改变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T波改变、电轴左偏、Q-T间期延长、左前分支阻滞以ST-T段压低等。本次研究中未出现死亡病例,27例孕产妇娩出28例新生儿,有1例死胎,5例早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胎儿窘迫综合征2例,未有新生儿死亡。结论对重度子痫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给予持续检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探索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本院麻醉恢复室所收治的5 156例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记录、分析,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并发症1 093例(21.20%),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441例(8.55%),循环系统并发症504例(9.77%),神经系统并发症25例(0.48%),其他123例(2.39%)。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需要,与其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危险程度降低,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398例颅脑外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为本组患者高压氧予以治疗,并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结果:39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患者259例,经高压氧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者214例(82.6%).其中枕部伤177例,心电图改变128例(72.3%),颞部伤196例,心电图改变121例(61.7%),两组心电图改变10例(40%).枕、颞部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高于脑干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结论: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心电图情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手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护理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250例支撑喉镜手术麻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1250例支撑喉镜手术后在PACU停留时间为0.5~2.0h,平均0.81h。患者中有3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5例发生舌后坠,2例患者发生喉痉挛,5例患者出现呼吸遗忘,3例患者发生呼吸道分泌物积聚,2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1例患者出现喉头水肿,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结论:术后复苏期护理是保证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手术的重要手段,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心电图情况.结果 55.49%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23.1%为多种心电图异常,15.2%为窦性心动过缓,6.2%为T波改变;男性心电图异常率较高;≤30岁和≥51岁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氯氮平组及氨磺必利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氯氮平组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氨磺必利组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结论 精神病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患者的心脏情况,并选择适当的药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2009年收治住院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4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者和正常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现心电图异常,且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颅内病变除本身典型症状外,常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即脑源性心电图改变,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对1990~1998年本院收治104例颅内病变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2010年3月-2010年12月36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部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包括:术后监测、体位护理、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胸部肿瘤术后,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病情千变万化,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危险性大。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9.
符立贤 《广西医学》2008,30(1):34-3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16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作心电图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有136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异常率为83.95%.心电图多表现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或下移、Q-T间期延长、束支传导阻滞等.死亡23例,恢复正常及好转113例.结论 脑卒中病情越重,心电图在治疗前异常项目数越多;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大部分可随着脑部病变的好转而逐渐恢复,在临床上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麻病人在麻醉复苏室内的并发症情况,并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麻醉科复苏室接收的120例全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统计全部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对应护理措施。结果 120例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其他系统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率分别为0.83%、39.17%、15.83%、1.67%、16.67%。结论观察全麻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益于麻醉科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56例(82.4%)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ST—T变化(48.5%)和窦性心动过速(42.6%)最为多见。不同发病时间和发病部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性质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并且与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和发病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4例行全麻的手术患者为本研究病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共100例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出现躁动,同时需总结患者发生躁动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经分析临床资料后得知,导致患者全麻恢复期出现躁动的不良刺激中,疼痛、尿管刺激、气管导管三者位居前三位,在躁动中占比共为32%、25%、23%。导致患者安全恢复期出现躁动的原因还包含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术后镇痛、催醒药的使用等几方面,但数据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恢复期患者给予全面评估,加强各项护理和各体征监测,避免出现意外状况,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后患者的心电图存在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Ⅱ-Ⅲ期患者1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其中老年患者69例,非老年患者71例。这14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之前心电图都正常,之后对患者实施6个周期的化疗,分析化疗之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概率是60%(84/140);而且非老年组患者的改变发生率38.03%明显低于老年组76.81%,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对老年患者还是非老年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化疗都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一定的伤害,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比较低,所以在进行化疗后更易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情况,所以在化疗时一定要对老年群体采取某些特定的预防措施保护患者的心脏。  相似文献   

14.
范秋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15-115
目的探讨分析急腹症手术患者的麻醉护理,为医院提高急腹症手术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前后和麻醉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2例患者出现伤口开裂、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3例体温异常、1例腹部疼痛、2例伤口红肿;70例患者中66例表示对我们的麻醉护理服务十分满意,4例表示比较满意,无不满意的情况,因此满意度可达100%。结论说明合理的麻醉护理对提高疗效,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都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颅内病变除本身典型症状外,常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即脑源性心电图改变,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对1990~1998年本院收治104例颅内病变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情况。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中,男性63例,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麻恢复期躁动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22例全麻恢复期患者出现躁动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躁动常见的原因:疼痛49.2%,气管导管刺激11.5%,导尿管刺激33.6%,麻醉药物残留4.1%,制动不当1.6%,经合理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全麻患者恢复期躁动是一种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确保围手术期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心肌酶改变。方法: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0例,分别在腮肿期和恢复期检查心肌酶和心电图。结果:腮肿恢复期查心电恢复正常,心脏X线检查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心肌酶28例恢复正常,2例门诊随访1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对腮腺炎患儿应常规测心肌酶谱,做心电图,观察存在心肌损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诊断,综合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发生改变的临床意义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0~2011年度对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入院之后的心电图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有180例发生了心电图的异常,异常率高达90%.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主要表现有束支传导阻滞、ST段变化和心律失常等,其中180例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死亡病例25例,病情好转或者恢复正常的有155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和心电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心电图中就有越多的异常项目,但是发生异常的项目可以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这对于临床上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苏醒时间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620例全麻术后患者作病情评估和记录,按年龄分为少儿组、成人组和老人组,对麻醉恢复期各年龄组并发症的发生及苏醒时间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各种并发症共发生649例(24.77%),三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常见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异常,少儿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麻醉恢复室的留观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出现非梗死性Q波病例的心电图和临床病因及其与麻醉手术关系.方法 对235例非心脏手术的全麻病人采用12导联心电图监测患者心电图,经专业医师统计其33例有异常Q波,结合临床麻醉过程中多项记录并诊断分析临床病因.结果 不同疾病的235例全身麻醉患者,围麻醉期共有175例(74.4%)出现1种或1种以上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现异常Q波33例(14.0%).其中术前心电图正常组103例患者手术期间出现异常Q波8例;术前心电图异常组术前有异常Q波14例,术中出现11例(共25例).结论 Q波与ST-T改变是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但并非急性心肌梗死所仅有,Q波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必定是心肌梗死,可由于急性创伤、严重失血、缺氧、代谢紊乱等因素造成,分别可在重症炎症、脑部疾患、慢性肺心病、外伤等疾病或手术期间特殊体位和手术操作中出现.应与梗死性Q波相鉴别,尤其在麻醉手术期间需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