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防治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 ,检测灌服高、中、低 3种剂量的淫羊藿总黄酮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尿生化指标、骨矿含量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 ,并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个剂量组的血清E2 、T和BG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 ,尿Ca/Cr、DPD和血清PTH水平均低于模型组 ,股骨Ca、P和骨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接近 ,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对维甲酸造成的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与骨密度的变化相一致 ,说明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对正常动物的干预,探讨甘草对雷公藤的减毒作用,为雷公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常大鼠连续4周给予雷公藤提取物及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的不同剂量配比的方法,观察大鼠体质量及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给药4周,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不同剂量配比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与雷公藤提取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大鼠给药4周,雷公藤提取物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略有降低,而240mg/kg雷公藤提取物+80mg/kg甘草提取物组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明显增加,与雷公藤提取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大鼠给药4周,雷公藤提取物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值略有升高,而240mg/kg雷公藤提取物+80mg/kg甘草提取物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肌酸激酶值明显降低,与雷公藤提取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不同剂量配伍给予正常大鼠,以大鼠体质量及血液生化指标为对象进行统计学处理,可以看出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对正常大鼠长期给药的减毒作用较为明显,表明甘草在一定程度上对雷公藤起到了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敏感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加或不加佐剂、抗原种类、致敏剂量、致敏途径、致敏次数)进行PCA实验。结果采用卵白蛋白(OVA)作为抗原,SD大鼠在不加佐剂时,PCA反应为阴性;在加入佐剂时PCA反应均为阳性,蓝斑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氢氧化铝凝胶〉百白破疫苗〉弗氏完全佐剂。采用氢氧化铝凝胶作为佐Nu,-J,OVA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优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增加致敏剂量能使大鼠背部蓝斑直径明显增大。腹腔致敏和背部皮下致敏均可良好的PCA反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增加致敏次数对PCA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SD大鼠进行PCA实验最佳实验条件为:采用OVA作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作为佐剂,两者按照l:1混合后,皮下隔日致敏,OVA浓度为10mg·mL。,致敏体积为lmL,共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10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抗血清,皮下被动致敏,24h后以相同量抗原静脉激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灵芝超微粉对大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水,A组)和灵芝超微粉高、中、低剂量组[8.4,4.2,2.1 g生药/(kg·24 h),B组,C组,D组],各30只,雌雄兼半.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91 d,停药后观察30 d.检测大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四磨汤口服液对SD大鼠的致癌性。方法 选用SD大鼠6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辅料对照组和四磨汤口服液低、中、高剂量(1、5、25 g/kg)组,每天ig给药1次,共给药104周。试验期间对动物的一般状态观察、体质量、食量、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等项目进行检查,计算大鼠死亡率和肿瘤发生率。结果 阴性对照组、辅料对照组和四磨汤口服液各剂量组的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肿瘤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辅料对照组以及四磨汤口服液各剂量组动物发生的肿瘤均未见有毒理学意义的规律性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的肿瘤发生未见明显的剂量相关关系,出现的肿瘤也是SD大鼠2年致癌试验中常见的可预期的或偶发的肿瘤,因此认为这些肿瘤的发生与所给供试品不相关;所有给药组未见与供试品相关的非肿瘤病变发生率升高。结论 未见四磨汤口服液对SD大鼠具有致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在模拟海拔8000 m高原缺氧环境下不同时间点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12 h组、缺氧1 d组、缺氧3 d组、缺氧5 d组和缺氧10 d组,每组10只。采用大型低压氧舱模拟海拔8000 m高原环境,测定大鼠血气、血生化全项和血常规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缺氧后不同时间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氧合血红蛋白降低,K+、Na+浓度、乳酸、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尿酸、肌酐、尿素、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总血红蛋白升高(P<0.05,P<0.01)。结论模拟急性高原缺氧不同时间大鼠的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变,并严重影响了大鼠正常的生理代谢,进而使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赵学发  杨名慧  葛正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5,(8):1131-1133,1136
目的 以紫外线照射SD大鼠为研究模型,观察紫外线对晶状体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四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10%,0.35 m L/100 g)麻醉大鼠,紫外灯正对大鼠眼球照射15 min,照射强度1.0×103μW/cm2。分别于紫外线照射后1、3、5、7 d颈椎脱臼处死SD大鼠,立即取出晶状体,观察晶状体是否浑浊,并拍照记录;比色法检测晶状体中SOD、GSH-Px、CAT活性及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紫外线照射后晶状体的浑浊程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晶状体中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O2-含量显著升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外线照射后3、5、7 d晶状体中CA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H2O2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外线照射后晶状体中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紫外线诱导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乔辉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139-140
目的探讨连续输注丙泊酚对SD大鼠生命体征及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连续使用丙泊酚的安全性。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不用使用丙泊酚,B组为实验组,氯胺酮麻醉大鼠后尾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30mg/(kg-h)。分别于诱导前及诱导后1、2、3、4h检测血气分析。结果两组的Lac、BE、Glu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Lac、BE、Glu随着麻醉时问的延长有上升趋势,诱导后4h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在诱导后1、2、3、4hLac、BE、Glu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组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泊酚对SD大鼠的血糖、乳酸水平和碱剩余值影响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超出正常范围,麻醉风险逐渐加大。长时间大剂量连续输注丙泊酚者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壬基酚对SD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壬基酚 (nonylphenol,NP)是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on ylphenolpolyethoxylates,NPEs)所需要的基本成分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乳化剂、造纸工业[1 ] 。NPEs在环境中降解产生壬基酚。由于NP的高度疏水性 ,使得其易于在水体下的淤泥中浓集 ;而在厌氧环境下 ,NP相当稳定 ,不易降解。所以造成NP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发现一些国家人群中精子数在过去 5 0年中普遍降低 ;某些水生物 (如 :鳄鱼、龟等 )和鸟类的性别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与缺血型脑损伤大鼠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性及规律,为临床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采购于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90只,分为模型组与标准组,每组45只。标准组随机分配,每组15只,编号为1~3组;模型组进行术后脑损伤病理的评估与分级,根据不同脑损伤程度分为3组,编号为4~6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法构建脑缺血大鼠模型,将SD大鼠左右两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术后并对大鼠进行病理评估。一段时间后,分别采取标准组和模型组大鼠粪便,对样本粪便中细菌的16s核糖体DNA进行基因测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粪便标本中厚壁菌门数量明显低于标准大鼠;而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大鼠紊乱的肠道菌群加重脑缺血倾向和脑损伤程度。在脑缺血损伤状态下,实验大鼠粪便标本中有益菌数量减少,机会致病菌增加。且伴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有益菌数量的减少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何氏加味定喘汤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0只,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从造模第20天起,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g,给药组按1 ml/100 g体积灌胃,阳性对照组用止嗽合剂(5g·kg-1·d-1)灌胃,何氏加味定喘汤高剂量组(20g·kg-1· d-1)、何氏加味定喘汤中剂量组(10 g·kg-1·d-1)、何氏加味定喘汤低剂量组(5 g·kg-1·d-1)分别灌胃,各组灌胃均为每天1次.各组均用药20 d.观察治疗后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肺泡灌流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SOD[(188.11±9.37) U/ml、(276.11±30.28) U/ml、(8.80±1.49)U/rml]、CAT(9.40±2.04) U/ml、(26.57 ±4.26) U/ml、(1.58±0.26)U/ml)]等清除自由基的酶类活性,较空白对照组SOD、CAT显著降低(P<0.01);血清、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脂质过氧化物MDA[(5.64 ±0.52) μmol/L、(6.32±2.10)μmol/L、(28.08±2.43)μmol/L]]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5或P<0.01),何氏加味定喘汤可有效地逆转这些改变(P<0.05或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何氏加味定喘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OD[(253.05±7.81) U/ml、(256.92±5.37) U/ml]、CAT(14.86±2.49) U/ml、(18.22±2.65) U/ml)]活性比空白对照组还略高,何氏加味定喘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及肺组织匀浆中SOD[(470.91±11.46) U/mgprot、(482.91±14.32) U/mgprot]、CAT(46.87±3.75) U/mgprot、(55.49±3.33) U/mgprot)]活性亦比空白对照组还高.何氏加味定喘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MDA含量[(3.57±1.04)μmol/L]接近正常组水平.何氏加味定喘汤高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流液中SOD(16.15±0.86) U/ml、CAT(2.88±0.25) U/ml活性和MDA(15.18±2.25)μmol/L含量均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 何氏加味定喘汤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减轻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和生物物质及在这些过程中产生和污染的有害物质 ,食物新资源及其成分和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 ,以及食品中其他有害物质 ,1994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 193 94。《程序和方法》是从 70年代开始编写 ,1983年开始试行的 ,1986年进行了修改 ,1994年正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在该标准中 ,将 30d喂养试验纳入第二阶段。自 1996年 6月 1日实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以来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正在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了保证保健食品食用的…  相似文献   

13.
SD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鼠 30d喂养试验作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第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常规方法之一 ,广泛应用于食物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等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1 ] 。统一实验动物各项指标正常值范围 ,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对本实验室正常饲养SD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总结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 初离乳SD大鼠 ,体重 6 0~ 8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体重生长至雄性 2 5 0~ 32 0g、雌性 180~ 2 2 0g,不同的季节共 15批次宰杀 ,每批2 0只 ,雌雄各半。1 2 实验方法 单笼喂饲动物 ,连续 30d。动物…  相似文献   

14.
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法骨化醇对8月龄未交配♀SD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并探讨阿法骨化醇对大鼠皮质骨和松质骨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阿法骨化醇分别按0.005、0.025、0.05、0.1μg·kg-1·d-14种不同剂量,连续给大鼠灌胃120d,同时设棉籽油空白对照组和基础组。120d后处死大鼠,取右侧胫骨上端和中段不脱钙骨组织包埋、磨片、染色,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和计量。结果阿法骨化醇0.1μg·kg-1·d-1治疗组与棉籽油空白对照组比较,胫骨上段骺端松质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B.Ar)增加,骨小梁的宽度(Tb.Wi)升高,骨小梁的分离度(Tb.Sp)下降;增加骨芽的形成;松质骨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皮质骨骨外膜面荧光周长百分数(%Ps-L.Pm)明显增加,骨表面骨形成率(Ps-BFR/BS)上升;骨内膜面荧光周长百分数(%En-L.Pm)明显下降和骨内膜面吸收周长(%En-Er.Pm)下降,但皮质骨骨量的增加不明显。结论对正常8月龄未交配♀SD大鼠给予0.1μg·kg-1·d-1阿法骨化醇灌胃120d,具有促骨合成作用,表现在刺激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和促进松质骨骨芽形成,大鼠松质骨骨量增加。而抗骨吸收作用表现在抑制骨小梁骨表面和皮质骨骨内膜面的骨吸收,且抑制骨吸收作用大于骨形成,产生正性的内膜骨平衡状态。阿法骨化醇对松质骨的效应明显强于皮质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叶,白蒺藜全草提取物的复合制剂(JL-GE)对SD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8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阿斯匹林和JL-GE分二种剂量,I组JL-GE 150mg/(kg.d),Ⅱ组JL-GE 300mg/(kg.d)灌胃,半月后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的两个JL-GE实验组的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模型组(P<0.01,P<0.05),其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个实验组动物红细胞压积与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JL-GE可能通过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改善SD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17.
鸡骨草对SD大鼠血脂及肝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来研究鸡骨草降血脂和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鸡骨草高剂量组(20g/kg)、鸡骨草低剂量组(10g/kg),每天对模型组、鸡骨草高、低剂量组灌胃高脂肪乳剂以建立高血脂模型,同时每天用鸡骨草煎煮液对鸡骨草高、低剂量组实施灌胃。21d后抽血并处死大鼠取出肝脏,测定大鼠血脂、肝脂和肝匀浆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鸡骨草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中TC、TG、MDA的含量,明显增高血HDL、Apo-A的含量,但低剂量组不明显。结论鸡骨草能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脂和肝脂水平,具有一定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酥油茶对SD大鼠血脂及肝指数的影响,探讨长期饮用酥油茶对人群血脂及肝指数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组、茶水组、盐水组、酥油高组、酥油低组和酥油茶高组、酥油茶低组,每组SD大鼠给予相应处理,10 d后称质量取血清送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测定肝指数。结果高脂组TC、TG、LDL-C均显著高于其他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盐水组、酥油高组、酥油低组HDL-C低于高脂组(P<0.05),其余各组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肝指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空白组肝指数高于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酥油茶对SD大鼠血脂及肝指数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甘氨双唑钠(CM-Na),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肿瘤定位辐射增敏剂。本实验主要观察SD大鼠连续腹腔注射甘氨双唑钠3个月后,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评价重复用药的安全性,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