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戊酸(VPA)是最近几年才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种广谱抗癫痫药,1882年首次由Burton 合成;但直到1963年才由 Meunien 等人证实有抗惊厥的特性。1978年在美国被正式允许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现广泛用于控制癫痫的各种发作类型,尤其是全身性发作的治疗。近十年,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其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相似文献   

2.
赵耀  苗锐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31-31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口服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90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顽固性呃逆患者。其中50例口服丙戊酸钠治疗为治疗组,另40例口服地西泮片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口服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顽固性呃逆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丙戊酸为经典广谱抗癫痫药物,随着仪器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从两个方面对丙戊酸血药浓度进行综述,一方面总结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各种检测方法,以及各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缺点;另一方面总结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丙戊酸的临床药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快速静脉注射丙戊酸(VPA)治疗儿童严重偏头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背景:静注V PA是急性偏头痛的一种急诊治疗选择。成年人资料提示,快速静注V PA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良好,但关于其用于儿童的资料较少。方法:在18个月的研究期间,对到儿童医院头痛门诊接受静注V PA的所有患儿进行回顾性图表研究,收集患儿的基线时头痛强度、获得最大程度缓解的时间、治疗后头痛减轻程度、V PA注射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患儿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记录患儿对治疗的副反应。结果:31例患儿(平均年龄15±2岁,女性81%)中,门诊就…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VPA),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临床上被成熟应用于抗癫痫,情绪稳定。临床观察发现其需长期用药才能发挥作用,表明VPA治疗机制可能涉及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水平改变。许多研究资料表明:VPA在体内外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成为老药新用研究的热点对象。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证明,VPA能阻止神经细胞凋亡;通过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神经营养作用;通过减少TNF—α,IL-6产生,抑制NF—KB激活,发挥抗炎作用,对抗炎症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是一种含有8个碳原子的短链脂肪酸,1882年由Burton首先合成。直至80年后的1962年,Eymard等发现VPA具有抗癫痫作用。上世纪的60—70年代,法国及美国学者广泛应用VPA治疗癫痫患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怀孕的癫痫患者口服VPA后产下的婴儿易患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为1%-2%。Regan等对VPA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其不仅有致畸作用,还对肿瘤细胞有生长抑制的作用,主要是对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周期有阻滞作用,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  相似文献   

7.
张清盛 《中外医疗》2010,29(31):128-129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有关治疗急性躁狂、行为过激的文献,来评估静脉注射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的有效性。方法以"(静脉注射丙戊酸钠)与(躁狂)",英文关键词"(intravenous valproate)AND(mania)"为关键词从CNKI和MEDLINE数据库或参考文献里搜索1988年1月以来发表的论文。最后,将确切阐明药物有效性的文献挑选出来。结果通过文献检索,从得到的22篇文献中选出14篇文献,包括54例患者。其中有49例患者表明通过治疗能显著改善躁狂症状。结论静脉注射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可能很有效,但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8.
9.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以及精神分裂、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丙戊酸钠还能对神经元的生长、变异、凋亡产生影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丙戊酸钠的作用机制与神经传递和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有关。丙戊酸钠作为神经功能保护药物治疗神经损伤以及认知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郑远松 《中外医疗》2011,30(14):124-124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丙戊酸钠(联用组)与单用碳酸锂(单用组)治疗8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均较治疗前前显著下降(P〈0.05),但以联用组起效早,疗效显著较好(P〈0.01)。结论碳酸锂联用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11.
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亚鹏 《四川医学》2006,27(6):643-64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惠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应用丙戊酸钠进行4个月至15年治疗及随访。结果除婴儿痉挛症以外,其他各型癫痫均有一定的疗效,有效率85.23%(75/88)。且不良反应少而轻,任7例(7.95%)发生轻度的、不影响继续治疗的消化系统症状。结论丙戍酸钠抗痫谱广、疗效高、不良反应小且价廉,是较理想的抗癫痫药物,可作为抗癫痫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丙戊酸镁(MVP)是继戊酸钠之后新合成的另一丙戊酸类广谱抗癫痫药物,其药理作用与丙戊酸钠相似。由于镁离子本身有抑制神经放电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故丙戊酸镁对于伴有心律失常的癫痫患者可能优于丙戊酸钠。国外在七十年代初就已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癫  相似文献   

13.
国外有不少文献报道认为,丙戊酸钠具有良好的抗躁狂作用,特别对于锂盐治疗无效的病例。本文作者试用32例,并与碳酸锂3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丙戊酸钠远不如碳酸锂对躁狂症的疗效,但对个别长期应用锂盐疗效欠佳的病例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单盲交叉法,比较了丙戊酸镁和丙戊酸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丙戊酸镁的显效率明显高于丙戊酸钠(P<0.05),但两药平均每月发作频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P<0.05)。近期脑电图监测未能反映临床控制程度,丙戊酸镁治疗前后的血镁浓度几乎无改变,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未发现严重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抗癫痫药--丙戊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4):1164-1165
丙戊酸为一线广谱抗痫药,由于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脏毒性和致畸等),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有3种二代丙戊酸有可能取代现今广为应用的丙戊酸:NPS1776、丙戊塞胺(valrocemide)和DP—VPA,这些有着较好应用前景的抗痫药具备良好的抗惊厥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丙戊酸药物的肝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静  任榕娜 《医学综述》2006,12(8):492-494
丙戊酸(VPA)是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癫痫药。虽然安全性已得到临床的认可,但仍有报道,少数病例可出现潜在致死性肝毒性不良反应。其发病率很低(约1/50000),2岁以下儿童、遗传性代谢缺陷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多药治疗时其危险性较高。目前认为,抗癫痫药VPA的肝毒性最有可能是与它的代谢物4-ene-VPA的生物活化有关,许多学者相继以不同实验方法研究VPA肝毒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几年本症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监测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将丙戊酸钠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治疗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1周与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在PANSS评分、PANSS-兴奋、激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丙戊酸钠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氯氮平 丙戊酸钠 )和对照组各 4 0例 ,2组均用丙戊酸钠 1.2g d ,观察组加用氯氮平15 0~ 4 5 0mg d ,治疗 6周。用躁狂量表 (BRMS)评定疗效 ,以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早起效 1周 ,有效率高 (P <0 .0 5 )。结论 结论佐用氯氮平治疗急性躁狂可起效快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癫痫患儿体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次诊断癫痫后VPA单药治疗的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瘦素水平。另选择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3、6个月BMI及血清瘦素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两者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A可增加癫痫患儿体重,其机制可能与显著上调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er disease A CVD)是由于血管性病因导致脑部急性病变的统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ACVD的基础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研究颇多,本文将ACVD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