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的健康观及维护健康的特色和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而系统的健康观念及养生智慧,不仅囊括了现代健康的内涵,更极具自身特色。中医学的健康观主要包括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和谐观、气血阴阳的平衡观。中医学维护健康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治未病、调情志、重正气、法自然。深入研究并推广运用中医学的健康观和调节手段,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渊源以及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中有影响的养生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认为中医养生学以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大致体现出天人相应、形神共养、平衡阴阳、动静有常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体现着中医的养生观和疾病观,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将"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融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康复医学之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 ,中医康复医学对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养生康复以及病后的摄生调养都主张从整体出发。整体观在中医康复学中的指导作用反映在中医康复学之“全面康复”的思想 ,即利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达到人体形神功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具体体现在 :人与自然一体观 ,人与社会一体观 ,形神康复一体观方面。1 天人相应观中医康复医学以天人相应观为指导 ,强调天地自然的规律对人体康复进程的影响 ,顺应自然 ,因时因地制宜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的重要法则。《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圣人治病 …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学理论出发探讨了运动养生的理论基础:天人相应观,整体恒动观,形神相因观,指出形神俱养、动静结合是运动养生的指导原则,认为八段锦、太极拳是运动养生的特色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具体内容:一是未病先防,属于养生观的范畴,从调和四时阴阳、精神调养、饮食有节、劳作适度等方面进行调养,增强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在疾病治疗之前,必须掌握病变演变规律,候其病机,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病变的发展,治在疾病发作之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对于不同体质类型的病人,在有关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0例不同体质的病人,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养生原则,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为整体框架构,实施健康宣教,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效果使病人满意。结论:本文通过对患者几种常见的体制类型,根据中医养生的原则,对患者的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几方面进行健康宣教,以此达到防治疾病、恢复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内经》及先秦诸子的养生、康复思想主要有二: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二是人体本身,即“形与神俱”的整体观。为此提出“形神共养”应是中医养生和康复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包括养神和养形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揭示中医治未病养生的相关理论及"治未病"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治未病干预防治的着眼点在于"消患于未兆""济嬴列以获安"。通过养生健体,消除未起之患的使动、促发因素,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体证合一,实施早起干预、治疗,防止其向疾病的转换。更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来调养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使体健神旺,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保健目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养生大智慧》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之女、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世界著名免疫学家冯理达教授毕生进行养生学研究的心得记录.冯教授立足科学前沿,率先在医学界提出了"和谐养生"的著名理念,从免疫学、中医养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倡导天人和、气血和、阴阳和、形神和、脏腑和等保养生命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医里"五运六气"理论对于推算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各种变化对于人体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对于防治亚健康状态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可通过该理论指导治未病、养生的各方面实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大和"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道家思想对养生的影响,为中医养生建立道家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道家无为而治、返朴归真、治未病、崇阴贵柔等思想对养生的影响,总结道家思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道家思想在中医养生中有着重要作用,道家养生强调虚无淳真,归属于自然,使生命重回原始的状态,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并且重视对人体阴气固护,着重调养五脏以充养。[结论]道家思想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支撑祖国文化的瑰宝。中医养生是其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清静思想、返璞归真的自然思想、形神兼养的治未病思想、崇阴的贵柔思想对中医养生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积极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至今仍发挥着科学的指导作用。为求明确经旨之深义,而从其理论依据,所内蕴的涵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14.
《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除阐述医学理论之外,还广泛涉及到哲学、天文学、气象学、养生学、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汇集了从春秋至秦汉时期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形成独具人文性和多元思维特点的中医文化。《内经》养生学思想在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影响下,重视内外兼顾、形神合一、动静结合,主张未病先防、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尤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影响作用,迄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贯穿《内经》全书的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是治疗血证的良方。本文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的角度,结合血与五脏关系的整体性,讨论了四物汤治疗血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传承与发展中医,科技创新是关键。随着人工智能(AI)的深入发展,为中医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中医智能化不能偏离中医核心思想。文章分析了中医整体观在指导中医智能化中的具体作用,倡导中医智能化要坚持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和天人一体观。  相似文献   

17.
《中医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它以“天人相应”观及“形神若一”的心身统一思想为基本理论。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心理活动与脏腑、生理、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后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医疗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以《内经》为典范,中医学倡行顺应自然、因时制宜而形神共葆的养生之道,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四气调神的根本大法,并特别强调:只有顺从阴阳四时而养生,才能“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中医学依据其对自然界阴阳消长与人体本身阴阳消长的时间变化规律的认识,在指导养心神、安起居、适劳逸、勤练功、固肾精、调饮食与重胎教等具体养生方法时,均阐发了丰富而深刻的时间医学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医养生之道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未病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出发而建立的中医独特理论。"上工治未病"思想已被广泛接受,其学术思想从古代就影响了韩国和日本,不仅奠定了两国医学的基础,而且促进了本民族独特的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是数千年针对整体的人及病人 ,形成的复杂性医学。具整体综合的医学特征 :即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 ,自稳调节的生命观 ,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 ,以人为本、因人制宜、以平为期的纠正失衡的治疗观 ,养生保健、延续衰老的保命全形观等 ,这些重状态、重辨证的思维特点 ,无不显示着自身的科学价值。然而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 ,如何面对中医 ,如何继承古老的传统中医 ,并使之与现代接轨从而更深层次地发展中医 ,是摆在现代中医人面前不可回避的并不轻松的问题。1 存在的问题古老的传统中医博大精深 ,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有力地证明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