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手术患者,依据知情和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对照组按传统镇痛方法。采用术后疼痛评分方法对2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术后行睡眠满意度及镇痛满意度调查及不良反应观察。结论: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用于骨外科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骨科术后患者共计100人,并通过随机的方法将这些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使用较为常规的骨科护理方式,另外,对实验组使用骨科术后的疼痛护理,最后,对两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相关的观察.结果:对两组护理1个月后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的患者后期满意率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式进行骨科的护理,效果较好,适合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骨科术后患者共计200人,并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使用较为常规的骨科护理方式,另外,对观察组使用骨科术后的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全面观察。结果:对两组护理1个月后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的患者后期满意率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式进行骨科的护理,效果较好,适合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难以自控;敷料包扎过紧也可引起患肢肿胀和疼痛.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骨科术后疼痛的患者非常重要.本文笔者主要探讨引起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期能缓解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孟凡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1792-1793
疼痛是机体一种苦楚的、不适的主观感觉。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难以自控。护士作为与患者在一起时间最多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语言沟通、观察患者的面色、体态、生命体征等客观表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疼痛程度、止痛措施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而提供有效的护理。2008年1—12月我科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止痛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引起机体防御和保护的生理机制。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造成躯体和精神痛苦,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等其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术后疼痛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我们对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同时术后及时应用镇痛剂或硬膜外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0例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病人疼痛明显减轻,达到满意度为99.9%.结论 对骨科术后病人施行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骨科术后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9.
骨折患者术后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降低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疼痛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常常是难以控制的,特别是术后麻醉作用消失,而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地释放疼痛物质,使机体的痛阈降低,患者不能充分休息,影响机体的恢复,故术后疼痛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和实施,解决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问题的实践过程.方法:成立由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疼痛循证护理小组,根据疼痛的原因,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文件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结果:经科学的疼痛评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无痛化、舒适化护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制定的解决术后疼痛问题的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疼痛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吉林医学》2016,(1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对护理疼痛管理满意度现状,为更好实施临床疼痛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疼痛评分、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根据收取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得到患者对治疗疼痛的方式、疼痛护理模式、临床镇痛效果满意度为(4.16±0.24)分、(4.02±0.26)分、(3.84±0.33)分。根据VAS统计疼痛评分分析,患者疼痛程度在术后2~6 h麻醉开始消退时至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较高,术后24 h后逐渐下降。目前临床对疼痛的护理对策主要有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结论:骨科术后引起的疼痛必须引起临床重视,患者满意度较低,需要深入探讨制定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47)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期间所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的护理上再给予多种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价结果显示,对照组轻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10例;实验组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5例。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就护理观察的满意度而言,对照组满意度为80.82%,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7.98%,两相对比,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的改善骨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骨科收治110例患者,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3 d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骨科的手术后患者40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平均分成两组,比较进行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患者满意度评分却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77)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疼痛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在进行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三天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三天内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参照组低,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比参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而使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止痛药物、抚触和音乐干预等几个方面对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342例骨科手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分别于术后当天、术后1、2、3d采用疼痛NRS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当天、1、2、3 d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5±1.21)分,(3.30±1.51)分,(3.15±1.44)分,(2.45±1.33)分,F=12.306,P=0.023]。术后1 d、2 d、3 d的评分均小于术后当天(P=0.000,P=0.001,P=0.000);术后3 d的评分小于术后1 d、2 d(P=0.000,P=0.000);术后1 d、2 d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4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后患者,临床护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患者个人情况的前提下,从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体位入手,同时综合应用止痛药物和抚触、音乐干预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骨科实施无痛病房后对患者疼痛的自我感受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214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以2014年10月~2015年7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3例骨科住院患者为A组: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以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11例骨科住院患者为B组:无痛病房工作模式,记录和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进行住院过程中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状况、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结果:通过对214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发现:B组患者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状况、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实施无痛病房后对患者疼痛的自我感受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最为有效的护理方式,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效果,临床价值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骨科术后护理对患者疼痛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住院并接受骨折而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测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当前疼痛、过去24 h疼痛、术前疼痛及术前对术后的预期疼痛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住院期间疼痛照顾、术后止痛效果的护理满意度完全满意、满意、不满意、完全不满意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对护理服务需求的不同,结合以“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给予骨折手术患者有针对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正>创伤后疼痛是骨科患者所经历的最难以忍受的疼痛[1]。在现有的临床护理系统中,疼痛已经成为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对骨科患者来说,疼痛产生的不适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术后的恢复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帮助患者减少因手术带来的疼痛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我院2010年6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