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本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通过检查表分析法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结果 作业人员各岗位接触粉尘检测结果TWA为0.6~14.29 mg·m-3、硫化氢<0.1 mg·m-3,氰化氢<0.1mg·m-3,苯为0.28 mg·m-3,甲苯< 0.076 mg·m-3,一氧化碳为12.87 mg·m-3,氨为0.13 mg·m-3,二氧化硫<0.6 mg·m-3,二氧化氮为0.06 mg·m-3;噪声检测强度68.0~ 98.5dB(A).结论 本次评价的工作场所及各工种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大多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但仍有部分工作地点的粉尘浓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及有害物理因素强度超过了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因此本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某煤矿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部分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超过国家限值要求。结论建设单位在试运行期间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并按规定佩戴有效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该项目在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各方面能够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80-883
目的确定煤矿发电厂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类比现场检测生产性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86.5%,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38.5%;噪声强度合格率为31.7%,8 h等效声级合格率为16.7%;生产性化学物质接触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煤矿发电厂在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和建议后,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确定该行业职业病防治重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区内所有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粉尘、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氰化物、甲苯及二甲苯、正已烷、三氯乙烯等;不同种类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上岗前及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体检率较低;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结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存在较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宝石加工企业矽尘危害较为严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应加强上岗前及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培训,卫生部门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保定市某卷铁心变压器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及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辅助卫生用室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经检测工作场所中噪声强度、其他粉尘浓度、二甲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电焊烟尘浓度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职业健康检查未检出职业病、职业性损伤及职业禁忌症。结论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正常、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健康监护工作到位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某砖厂为了识别整个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存在的对劳动者有害的危害因素,为了预防、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和建议,为更好地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查表法对该砖厂进行评价,分析生产线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该砖厂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生料粉尘和噪声及高温。结论:该砖厂粉尘危害严重超标,噪声危害较轻,需加强粉尘控制,防尘防噪保护措施应该更加完善,建议采取综合整治,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职工健康权益,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和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基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及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职业病防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松岗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对辖区松岗街道工矿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监督和监测数据,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职业病发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检查、监督监测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松岗街道现有797家工厂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25172人,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为主。作业场所有机溶剂、粉尘和噪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3.89%、43、90%和12.86%,职业健康检查率为58.4%,企业职业卫生防护逐年有所改善,职业病发病人数近年明显增加,但与职业健康检查率增加、职业病人检出增多有关。松岗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近2年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发展迅速,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职业病防制形势严峻,城市基层公共卫生单位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对预防和干预职业病危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婵 《大家健康》2013,(15):20-21
目的:通过调查某砖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及浓度,针对性分析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措施,探索该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现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检测对该砖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出窑操作工、搅匀操作工接触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各岗位接触噪声强度均低于85dB(A),符合国家标准;各岗位接触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中职业病防治措施基本有效,职业病预防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使职业病控制效果能进一步达到国家职业病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云浮市石材行业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职业病防治现状。方法随机选择石材生产行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工作岗位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石材行业工作岗位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生产过程中工作岗位总粉尘浓度超标率22.8%、噪声强度不合格率50.4%,劳动者胸片检查异常率18.7%、纯音听阈测试听力异常率28.3%。结论石材行业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护设施、设备不足,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低,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颜料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盐酸和氢氧化钠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平面布置中办公区和生产区布局不合理。结论:该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企业落实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配备作业场所警示标志标识、强化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定期巡检。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深圳市635家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事故和应急管理的现状。结果深圳市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及其同系物、三氯乙烯、正已烷、粉尘、铅和噪声;调查在岗职工数543987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37732人(6.94%);部分企业没有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企业434家(68.35%);使用个人防护35002人(92.76%);职业健康检查率为46.10%;企业缺乏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发生。结论深圳市企业职业病危害依然严峻;劳动者权利未完全得到保障;职业卫生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摸清某棉纱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对棉纱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 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沙、细纱岗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络筒岗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对该厂工作场所内10个工段,23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95.0dB(A),最小声强72.4dB(A),平均85.7dB(A),其中17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26.09%.结论 某棉纱厂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某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目标。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规定,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定量分析法及检查表法等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职业病防护措施、建筑卫生学、卫生辅助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除个别噪声超标外,毒物、粉尘及其余大部分噪声符合卫生学要求。结论: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氯乙烯、氯气、氯化汞等有毒因素,该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经调查分析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合理有效,只要严格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该项目投产后将能达到预防职业病危害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职业卫牛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某辖区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模式。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辖区内188家乡镇企业采用现场检查、现场询问、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188家乡镇企业共有职工6621人,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者4674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音、有毒气体、高温、苯、二甲苯、甲醛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率及职业卫生档案建档数均为零。结论:辖区乡镇企业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发展区(县)、(街办)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多部门配合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摸清某制药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对制药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乙酸乙酯、噪声、粉尘等.监控操作台、粉碎投料仓口、高分筛南和暂存料仓下料口各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乙酸乙酯浓度除二层平台岗位不合格外,其余所测岗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作业工人接触噪声不合格场所主要有中配置罐东、306发酵罐南、101车间二楼、203种子罐北、306发酵罐南、1号空压机北、生产控制室中、3号空压机南和 5号空压机南等岗位,所测岗位噪声总合格率为65.6%.结论 某制药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橡胶轮胎公司新建半钢子午胎项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评价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粉尘、噪声和有毒有害气体是橡胶轮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除3个噪声作业点超标外,其余所检项目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结论 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先进,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齐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力,能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清某片剂生产厂职业卫生状况,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片剂生产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乙酸乙酯、噪声、粉尘等。监控操作台、粉碎投料仓口、高分筛南和暂存料仓下料口各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乙酸乙酯浓度除二层平台岗位不合格外,其余所测岗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作业工人接触噪声不合格场所主要有中配置罐东、306发酵罐南、101车间二楼、203种子罐北、306发酵罐南、1号空压机北、生产控制室中、3号空压机南和5号空压机南等岗位,所测岗位噪声总合格率为65.6%。结论:某片剂生产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摸清2011年某镇小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对水泥厂生产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 包装工、机修工、皮带巡检工、磨机巡检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水泥库巡检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噪声岗位检测合格率为43.3%,噪声超标大的岗位主要有磨机房、北电机房、201库、302库、411库、506库和309库.结论 2011年某镇小水泥厂粉尘和噪声有害因素接触岗位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落实控制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摸清某制鞋集团职业卫生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制鞋集团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摸清某鞋业集团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鞋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