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非运动症状病变。便秘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也可早于PD运动症状出现,影响着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PD发病相关,且与胃肠道功能关系密切。针灸治疗具有其独特优势,并对肠道菌群有双向调节作用。本文围绕帕金森病便秘、肠道菌群以及针灸三者的相关性,对近10年的文章进行检索。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针灸在帕金森病便秘治疗上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病病位在心,但与脾胃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等产生的作用可能是中医学"脾"生理病理功能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显示,针灸既能调节肠道菌群,也能调控脾胃功能。因此,该文拟从肠道菌群与"脾胃学说"的相关性入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西医认识,探讨针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可靠,近年来对针灸治疗SUI的治疗机制多有研究,其研究角度多从促神经修复和改善结缔组织胶原代谢进行阐释。肠道菌群与肌肉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肌少症等疾病研究,用于阐述骨骼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盆底肌肉薄弱和功能下降是SUI发病的重要原因,肠道菌群失调或可引起盆底肌肉薄弱和功能下降,肠道菌群或可成为增加盆底肌肉支持力和功能,改善SUI的机制之一。基于肠肌轴理论,通过健脾益气法针灸来改善盆底肌肉功能以防治SUI。  相似文献   

4.
肠道正常菌群及微生态稳定对机体健康极其重要,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作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结合中医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分析,探讨中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其防治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的理论应用及对2型糖尿病研究提供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在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有助于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菌群失调则会诱发多种疾病.近年来,针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治疗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不同系统的疾病发挥治疗作用,如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研究发现,菌群紊乱引起条件致病菌和有害细菌代谢产物增多,参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饮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有大量证据表明,作为饮食干预方式之一,热量限制可明显改善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症状,而肠道菌群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本文从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肠道菌群改变、热量限制对3种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介导作用3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阳虚质居于偏颇体质类型的第3位,与代谢疾病、肠道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与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的代谢、免疫功能紊乱及消化道疾病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证实,阳虚质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倾向性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种类及数量,相反,肠道菌群的失衡也是阳虚质形成的原因。“扶正温阳”是治疗阳虚质的基本原则,“扶正温阳药”可以通过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江杨洋 《医学综述》2014,20(20):3757-3759
糖尿病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慢性代障碍性内分泌疾病。由于糖尿病在临床上治疗难度大,多数需终身治疗,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病因及康复学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文从生态病因学的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机制及相应的肠道菌群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我国肥胖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日益增多,约2/3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被证实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具有相关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肠道菌群紊乱引起SCFAs(短链脂肪酸)生成减少、胆汁酸代谢紊乱、内毒素产生等诱发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逐渐发展成肥胖2型糖尿病。为进一步了解肠道菌群与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文中将从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西药、益生菌、膳食纤维、手术治疗等不同角度阐述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些研究线索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结构紊乱不仅影响着消化系统疾病,而且与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衡或紊乱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该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有可能从微生物层面揭露其发病机制。中医药基于基础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及"肺病治肠"等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自身的特色,现许多研究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性出发,从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肠道菌群是一个大型微生物群,具有增强肠道完整性、吸收能量、抵御病原体入侵等生理功能[1-2]。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等均与肠道菌群存在相关性[3]。近年来,肠道菌群已成为研究疾病发生和进程的热点方向。中药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中药口服后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等起到调节作用,同时肠道菌群能产生各种代谢酶,特异性地参与中药有效成分的物质代谢与化学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中具有特征性改变,并参与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便秘存在相关性,且肠道微生态制剂对功能性便秘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从功能性便秘的肠道菌群改变、发生机制、与“脑-肠-菌”轴的关联及肠道微生态的治疗等方面,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阐述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综述了变应性鼻炎与肠道菌群及宿主免疫的关系、针灸调节变应性鼻炎相关肠道菌群及免疫的作用,揭示"肠道菌群-宿主免疫"可能成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以期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  相似文献   

14.
李慎微  王顺 《中医学报》2022,37(2):304-310
针灸通过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脑肠轴分泌大量神经化学物质、调节时钟基因改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症状,而针灸对各种肠道菌群的丰度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针灸疗法及肠道菌群三者密切相关,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但目前临床治疗方案缺...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缺血性脑卒中后肠道菌群的结构及组成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对卒中后人群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肠道菌群通过增加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及肠道通透性等机制影响疾病的进展。通过菌群与卒中相关炎症反应、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菌群对脑卒中并发症的影响和目前肠道菌群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对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到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糖尿病的发病与慢性低度炎症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干预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热点。嗜黏蛋白艾克曼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A.muciniphila)可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机体慢性炎症、上调血糖调节相关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等作用机制改善糖尿病相关症状,是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点。A.muciniphila丰度降低还是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目前研究表明单独运用A.muciniphila后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等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且已有研究显示人体对A.muciniphila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A.muciniphila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益生菌治疗糖尿病。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如二甲双胍、中医药及功能性饮食等的作用机制均发现与A.muciniphila丰度升高有关,其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系统性等优势。研究发现A.muciniphila是中药干预糖尿病的潜在靶点,中药干预后,糖尿病相关指标改善与A.muciniphila丰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一种最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病,属于身体各系统出现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心脑肾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有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发生,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及治疗仍然是全球性的一个热点难题。肠道菌群在多方面影响着人体健康,包括影响宿主的代谢吸收能力、抗感染能力调节生理功能、抑制致病菌等等。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发育不良、菌群的失调与很多疾病存在关联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关联性。本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方面进行总结,探讨肠道菌群高血压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卓程杰  蒋春明 《浙江医学》2020,(10):1092-109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机制在神经发育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神经系统病理生理过程影响脑功能和个体行为。肠-脑轴是肠道和大脑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的双向调控受到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迷走神经及肠道菌群代谢物等。肠道菌群的早期定植、塑造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特点,影响这种早期定植、塑造的因素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包括母体菌群定植、生产方式、抗生素的使用、营养状况及各种疾病等,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动物研究阶段。部分因素可影响早期肠道菌群在特定时间窗内的分布,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靶向性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对部分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已经成为众多研究的热点。这些高度多样化、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食物的消化和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以及炎症等。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孙玲玲  高怀林 《疑难病杂志》2023,(10):1102-1105+1110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糖代谢性异常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血糖升高及蛋白质、脂质代谢异常,随着病程的发展会伴随多种并发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可通过多种通路影响糖脂正常代谢,导致肥胖、甚至是胰岛素抵抗,因此,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有着密切联系。中医药基于辨证论治原则,通过抑制肠道致病菌,促进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积极调节肠道微环境恢复平衡,防治2型糖尿病。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对其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