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作为一种非常契合我国老年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经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探索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是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收费方式,为成都市针对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制定相应价格收费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复习、焦点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价格收费展开研究。结果:目前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可概括为五类:照护、护理、康复、评估和临终关怀服务。服务项目的价格收费包括医疗和养老两个方面,大多数新增服务项目尚缺乏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相关机构负责人最为重视将康复服务纳入收费项目。结论:政府应完善相关收费标准,从政策和制度上提高医养结合型服务的供给和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目前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面临的价格收费问题,满足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作为医养结合的实践主体,其发展关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关乎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关注和了解老年人满意度的情况,对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引入ASCI模型的思想理念,构建老年人满意度概念模型,以老年人满意度为核心,探讨主要路径关系,了解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医养结合是以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核心,合理优化配置医疗养老资源。通过回顾总结日本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转型、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培养和发展中医药医养服务等问题,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构建提出多维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广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找出其在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完善相关策略和措施,为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320名老年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收入来源和居住情况与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相关(P<0.05)。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自身健康关注程度以及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是否参加相关活动及满意程度也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了解程度和满意度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为大病康复服务(63.3%), 58.3%的老年人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费用较高。结论 广州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度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强化宣传引导,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及其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力求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该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相关政策、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方法调查研究。结果三明市养老问题突出,居家养老是主要发展方向;医养结合模式主要以"公办"为主导,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是医疗卫生服务嵌入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感到满意。结论三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符合老年人服务需求、养老方式及经济支持等愿望,该模式值得推广,但此项工作刚起步,在顶层设计、政策优惠和法律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供方视角了解长沙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现状及发展期望。方法 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长沙市5家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人员或从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共6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现阶段面临服务内容不全面、老人入住困难、医养结合人才缺乏、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应优化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打造中国特色中医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多元资本投入,落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老年人的真实意愿。方法: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选择湖南省衡阳市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低,大多数老年人希望自己的亲属提供照料服务,倾向于接受医养并重和居家服务模式,并期望费用较低。结论: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配”问题,应从老年人“意愿”出发,完善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四川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属性及特征差异,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现对老年人服务需求满足的"靶向精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抽取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自贡市27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77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改进Kano模型划分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在整体层面对47项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需求;64项服务中有30项|DSI|≥0.5,33项SI>|DSI|;重要度矩阵划分结果显示,11项服务划分在第一象限,归属于期望属性,26项服务划分在第二象限,归属于魅力属性,10项服务划分在第三象限,归属于无差异型属性;17项服务划分在第四象限,归属于必备属性。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整体上呈现出"高依赖性"和"高期待性"倾向,据此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持续保障必备型需求服务,稳步提供期望型需求服务,努力丰富魅力型需求服务,客观分析无差异型需求服务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必备型需求(M)>期望型需求(O)>魅力型需求(A)>无差异型需求(I)"的需求满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国为老年人提供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意义,并为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对护理的需求及医养结合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的优势,建立完善的转诊流程和机制,使养老和医疗有机结合,加快专业型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结果我国现阶段存在四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对于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政府应在监管同时加大补贴投入,规范社区管理,加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构建多元化医疗供给体系。以我院为例的医养结合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中设养,完善了我国养老体系,因此应使其健康良性发展,使其变得更为专业化、系统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存在医疗与养老的双重需求,医养联合体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有益实践,已有研究聚焦老年人的多重需求,主要围绕医养联合体的内涵特点、模式类型、发展困境及对策开展探索实践,但少有研究结合环境因素对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SWOT-CLPV模型对我国医养联合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梳理,并对其相互转化产生的抑制性、杠杆效应、问题性、脆弱性进行分析,提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助推医养资源有效融合的增长型策略、明确机构间分工职责与利益分配的扭转型策略、加强全方位制度保障的多元型策略、提高基层机构服务水平的防御型策略,为我国医养联合体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养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难题,"养儿防老"观念和居家养老模式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传统的以日常照料为主要功能的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医养结合被证实是解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医养结合服务是在整合理念指导下,以需求为导向,将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进行融合,表现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及功能重塑,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疾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热度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但是相关政策只是从宏观层面指导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方向,没有政策细则和行业标准对医养结合服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规范。以建设标准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入手,根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实处境,从养老与医疗产业的融合、保障老年人医疗和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分析建设标准化的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并从政府和机构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规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经调查研究,参考相关部门标准规范,遵循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制定本指南。本指南所称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是指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到老年人家中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机构,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医疗服务等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验证方法的适用性,为医养结合领域研究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15家具有代表性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应用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 ]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编号为N4、N5、N2的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排序靠前,编号为N6、N11、N7的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排序靠后,且3种评价方法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大于或等于0.957(P 0.001),说明具有较高相关性。[结论]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存在地区差异;3种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识不强,基层缺乏专业医养护理人才,尚未建立长效筹资和医养结合管理体系等阻碍湖南省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医养结合的问题,提出了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增设医养结合服务科室、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合作以及第三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4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农村医养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对医疗和长期照料服务的需要与利用情况;分析对医养结合型服务的潜在需要;为促进我国医养结合型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对医疗服务与长期照料服务的需要与利用情况以及对医养结合型服务的潜在需要。结果 全体老年人中,有14.01%和7.21%的老人存在应就诊而未就诊和应住院未住院的情况;在失能老人中,有39.44%的比例未获得照料;在潜在存在医养结合型服务需要的老人中,仅有37.46%的老人两种需要同时得到满足。结论 老年人对医疗与长期照料服务的需要较大并且同时存在,但对它们的利用并不充分。建议政府推进医养结合型服务的发展,在促进医养结合型服务供给的同时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延长、家庭结构小型化、城市化及人口流动加速等因素对养老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人口的比重较大,而且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患慢性病率高。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又需要医疗服务(即医养服务),但是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家庭尚未为老年人建立完善的医养体系,主要体现为养老机构不整合医养服务。文章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了目前老年人的医养问题,认为医疗机构应该承担医养服务的重任,并提出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及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养老照护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建立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迫在眉睫。同时,由于医疗与养老两方面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导致一系列"医养分离"矛盾的迸发。基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立足于社区视角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可操作的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武汉地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综合情况,并对不同地区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进行聚类分析,为今后社区医养结合工作内容的开展提供方向。方法遴选出9项反映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指标,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3个地区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熵权法得出9项指标的熵权为0.092 1、0.102 0、0.096 7、0.110 0、0.144 4、0.117 9、0.025 7、0.139 9、0.170 3;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得出排名前3的地区依次为洪山区、武昌区、江汉区;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13个地区的服务质量分为3类。结论各地区提供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质量存在差异性,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与资源的保障相关,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内容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