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成功的必经之路.一方面,伴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病群体逐渐增加,居民健康意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设备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该在基层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向大医院集中.为解决这一困境,2009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分级诊...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尴尬现象,从2014年10月,浙江分批启动全省分级诊疗试点。居民在看病就诊时,须首先到当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将通过差异化设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起付标准、医疗服务价格,引导患者分流就诊。建立"小病在社区医院,大病到大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内容。浙江、辽宁、四川等省都陆续推出分级诊疗方案,价格杠杆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新医改的政策原则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对于深化医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健康需求的提升,长期以来居民患病后往往直接选择三级医疗机构,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门可罗雀的无序诊疗格局,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无效利用与浪费,也间接  相似文献   

4.
<正>分级诊疗是医改攻坚重头戏,被列为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十大任务,被视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之策,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一些成效,如青海省分级诊疗改革后,三甲医院住院人次平均下降了18%,基层上升12%,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基层服务能力也明显提升,大医院住院不再紧张,基层一般疾病不出县治疗,应验了某些专家学者提出的分级诊疗"倒逼"医改的说法,但在实际运行中,分级诊疗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级诊疗对三级医院具有机遇与挑战,厦门市三级医院通过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的"三师共管",实施一系列"慢病先行"分级诊疗的具体措施,并对措施产生效果进行分析。分级诊疗后,三级医院慢性病门诊量下降,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加;学科建设优化;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逐渐上升;慢性病患者医药费用开支有所降低、居民满意度提升。针对厦门市分级诊疗探讨公立医院改革,以期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性问题突出,供给端的资源配置失衡导致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分级诊疗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引导居民有序就医,这就要求进一步调节资源配置,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发展定位,健全分级诊疗标准和程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公立医院效率;通过深化医改,加强基层供给能力和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患者对分级诊疗的参与情况与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2017-10/2018-10到该院门诊就诊患者中抽取1 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因、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上级医院的因素、上级医院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到院就诊患者分级诊疗实施现状、到院就诊患者对分级诊疗认知情况5个方面进行调查。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结果调查的1 200例患者中,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为115例(9.58%),均因疾病控制不佳,在基层医生建议下到本院就诊;其余1 085例患者均为直接至该院就诊(90.42%)。1 085例患者中,重度病例为80例,轻、中度但伴有所患慢性疾病危急情况的有182例,轻、中度且无明显症状的有823例,占比分别为7.37%、16.77%和75.85%。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主要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距离家庭住址近(85.00%)、所患疾病无需去上级医院(57.33%)、基层医疗机构收费低(42.58%);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上级医院的因素包括有绿色通道(77.50%),能享受一定费用减免(56.83%),能获取专家号(45.00%),重复性检查可避免(29.17%);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担忧主要为转诊手续繁琐(72.67%),无特别优惠政策(47.67%),无法自由选择优惠政策(30.00%),减免费用少(11.25%),需额外支付转诊手续费用(8.83%);愿意从上级医院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的因素包括病情稳定、后续康复可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84.33%),距离家庭住址近(45.00%),可提供健康咨询服务(8.50%),收费低(8.25%);而不愿从上级医院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的因素包括认为基层医护人员医疗水平低(67.50%),习惯性去大医院(54.17%),担心需要重复检查(42.92%),转诊麻烦(33.25%);患者中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占比低(9.58%),直接至本院就诊的患者中重度患者占比低;到院就诊患者对分级诊疗知晓率较低。结论分级诊疗在到院就诊患者中的实施现状不理想,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仍有待改善,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并对医疗体系进行强化,改善分级诊疗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8.
医改是一个以财政大量投入为特点的民生工程,甘肃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自然条件差、财政收入少的省情决定了甘肃不能走发达省份的医改之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医改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下,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为优化和整合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利用2009-2015年上海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描述和分析流行学方法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总体呈正增长,仅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有床位数、每千人床位数及住院的人次数指标呈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5%、-2.5%和-8.3%;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增长率高于医院,而医疗服务利用率则是医院高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及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诊疗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市加大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医疗资源配置"倒金字塔"的现状,但并未有效改善居民就医流向,尚未真正实现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有序分诊的分级诊疗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胸痛专科联盟建设体现了5个成效。一是建机制,依托胸痛中心建立的胸痛专科联盟,推进了专科医联体建设,有力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二是定功能,胸痛专科联盟明确了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三是强基层,胸痛专科联盟建立了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支援和工作联动机制,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对胸痛疾病的诊断和处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从供方视角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建议。方法:确定影响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因素,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专家咨询,利用DEMATEL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DEMATEL法分析结果显示,配套的补偿机制和奖惩制度、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医院对医生和患者的虹吸现象、医院规模扩张情况、医院内部考评、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医保报销比例是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完善医保报销比例,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补偿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互通共享;制定合理的医生薪酬制度,完善医疗机构内部考评机制,从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深化医改的主要举措和制度创新,以及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和路径,医联体建设被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截至2018年,国家要求三级医院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提出在全国县域内建设500个区域医共体,到2020年为止所有二级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都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医联体的实施有利于优化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卫生工作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果,但一些专家指出,医联体建设也会造成三级医院的跑马圈地和对基层的虹吸现象。近日,在2019年度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高峰会议上,与会者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组建公立医疗机构联合体,使优质资源下沉,帮助基层提升服务能力,从而留住患者,推动分级诊疗。上述内容是卫生行政部门良好的主观愿望,但客观上作用有限:第一,组织结构决定当前多数医联体不可能以分级诊疗为目的;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级大医院分级诊疗动力不足;第三,在无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缺乏积极性;第四,大医院专家难以真正解决基层医疗困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分级诊疗视角下,对某省医院就医患者就医行为及其原因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深化医改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列联表的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并同时报告关联系数Grammer's Ⅴ。结果与农村患者相比,城镇患者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比例更高,原因略有不同;不愿意转诊到下级医疗机构的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院就医患者对保持或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措施的城乡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基层诊疗能力为首要关切,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改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计通过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文件,确定医改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今年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要求在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基础上,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以解决当前患者就医过程中存在的"上转无序、下转不通"的问题。分级诊疗的前提是基层要"强",基层能够接得住。目前,城市大医院天天都处在"战时状态",但基层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6):781-783
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是医改成功的关键,笔者介绍了分级诊疗实施的背景,简要分析了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分级诊疗模式下大型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在医改新政下,分级诊疗制度如何得到有效实施,从医联体的实施角度,为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如何共赢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深化医改的探索道路上,福建省厦门市遇到了几方面问题:医疗资源整体不足,布局分布的合理性有待完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基础较差,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医疗服务便利性有待提高,导致居民仍倾向于选择大医院;缺乏对于全周期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工作等。面对这些问题,厦门市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医改政策对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影响,为实现分级诊疗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关键医改政策颁布时间为节点,构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三级医院诊疗人次的分段回归模型。结果: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月增加的诊疗人次分别为145.795万人和68.652万人;2015年9月在全国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水平降低1 542.461万人;2016年1月在全国层面推行城乡医保整合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增加1 354.540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降低165.701万人。结论:我国当前分级诊疗的进展情况不容乐观,分级诊疗的实施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医保政策未能与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形成合力,提示应该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实现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目前的困境和现状,欲想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机制,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是分级诊疗的关键,唯有改革创新才是正道。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完善模式、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医疗的契约服务,试点基层首诊等举措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关于导致目前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就诊无序的原因和分级诊疗模式选择等问题,众说纷纭:不少人把现状不尽如人意归罪于基层医疗资源匮乏与服务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看病都想到大医院,他们不相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宁愿到大医院去花钱,也不愿意在基层看病,怕小病看不好反而耽误治疗,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专家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诊治疑难疾病上,而基层医院却门可罗雀。 分级诊疗是今后医改的方向,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薄弱是分级诊疗的瓶颈。所以,只有提高基层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加优秀人才,改善基层卫生资源,分级诊疗才能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