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分水岭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1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CT及MRI使分水岭脑梗死与其它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分水岭脑梗死是不可忽视的脑梗死类型,一般预后较好,及时发现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IWI)是脑梗死疾病,也是分水岭脑梗死(CWSI)的常见类型。由于脑梗死形态除与血管狭窄或闭塞和栓子因素相关外,还与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有紧密联系。本文综述了CWSI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相关研究的新进展,旨在为脑梗死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与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比较4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和40例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和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入院时收缩压> 140mmHg(1 mmHg≈0.133kPa)12例;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2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率70%,狭窄程度0.6016;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率32.5%,狭窄程度0.3984.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较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压偏低,存在低灌注因素引起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的CT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或MRI证实的分水岭脑梗死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分水岭脑梗死分为皮层前型、皮层后型及皮层下型,利用CTA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观察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18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颅内外大血管的狭窄,且以颅内大血管狭窄更为常见,大脑中动脉狭窄约72.2%,大脑后动脉狭窄66.7%,大脑前动脉狭窄约44.4%,椎动脉狭窄约38.9%,颈内动脉闭塞仅1例。结论亚洲人分水岭脑梗死以颅内大动脉狭窄常见,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因此对严重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成形术治疗可能有利于预防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方法评价MMSE量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MoCA量表对不同部位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临床上通用MoCA量表,MMSE量表及P300对150例脑梗死患者以及5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临床检查,并比较计算三个指标的检出率,并计较不同部位分水岭脑梗死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临床检查发现,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以及MoCA量表和MMSE量表相比,检出率要高,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且P300潜伏期在不同部位分水岭脑梗死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300和Moca量表比MMSE量表检出率高,且P300在不同部位分水岭脑梗死灵敏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蒲圣雄  李志民  许可  孙祥荣 《重庆医学》2021,50(18):3159-3162,3166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输血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缺血性卒中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目前分水岭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第1例为确诊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的老年患者,同时合并中度贫血,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因并发症致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闭塞,术后发生分水岭脑梗死,药物及扩容治疗无效后给予输血纠正贫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下降.第2例是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慢性闭塞合并中度贫血患者,发生分水岭脑梗死后扩容及药物治疗无好转,输血纠正贫血治疗后神经症状明显好转.2例分水岭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单纯扩容及药物治疗无好转,通过输血改善贫血后治疗有效.结论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合并贫血的患者,扩容治疗联合输血可改善脑梗死症状,且优于单独扩容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CT和(或)MRI特征.结果 消化道大出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全身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动脉灌流量锐减,老年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容易形成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结论 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危重症,如低血压休克不能及时纠正,易出现心脑血管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分水岭脑梗死(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WSI)主要指管腔狭窄、闭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灌注压下降,而使灌注交界处出现严重的局限性缺血而引起的脑梗死。国外研究发现~([1]),WSI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2.7%。临床根据脑部动脉分布特点将WSI分为皮层分水岭(cortic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和内分水岭梗死(in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IWSI)。WSI的发病机制存在争议,可能与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的研究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6例,其中普通脑梗死48例(对照组),脑分水岭梗死38例(观察组),分别对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颈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血管狭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狭窄密切相关,64层螺旋CT头颅成像是一种无创、安全、快速、简便的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可区分脑分水岭梗死与普通脑梗死,可作为脑分水岭梗死筛查和评估的首选检查方法.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D-二聚体与脑梗死亚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王胜  徐迎春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756-756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脑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院住院的15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窗小于72小时,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并经CT证实.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浆中的DD含量,比较不同组间DD含量.结果心源栓塞性脑梗死组的DD水平最高,与其他各组脑梗死相比P<0.01;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组的DD水平次之,与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分水岭性脑梗死组相比P<0.01;分水岭脑梗死组的DD水平最低,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梗死的急性期DD升高明显,不同亚型的升高程度不同,这对于临床早期分型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莉 《中外医疗》2013,(18):49-50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原因、类型和具体临床特点。方法对于该来该院住院进行治疗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一共98例,对于其临床特征和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成像特征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基本治愈的患者共74例(占75.5%),显著改善的共有21例(占21.4%),改善的患者共3例(占3.1%),没有无效病例。结论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比较复杂,其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各种因素而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颈动脉或者大脑中动脉出现严重的闭塞或者狭窄以及微栓塞等。  相似文献   

12.
刘建青 《当代医学》2013,(12):79-80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即将20mL参麦注射液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每日进行静脉滴注一次,连续给药7d;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上述基础治疗措施。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以及降低血糖治疗。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4.5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进行常规扩容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浩  张磊  杨晓平 《西部医学》2012,24(4):653-654,656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病变,分析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方法对5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筛查,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其颈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脑梗死患者均有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斑块形成,其中分水岭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狭窄50%~70%的比例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而腔隙性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狭窄〈50%的比例明显高于分水岭脑梗死组。分水岭脑梗死组中溃疡斑的比例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结论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可同时存在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及不稳定斑块,而两者在发病中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指发生在2条或3条脑主要动脉末梢交界区的脑梗死。尸检研究发现,皮质型和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也称外分水岭梗死和内分水岭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10%,引入CT、MRI后的研究亦证实了这个结论00。依照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分为幕上和幕下两大类。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动脉变异较多,故病灶的位置变化也较大,不易确定,临床报道较少。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水岭梗死过去仅依靠病理解剖获得诊断,  相似文献   

15.
分水岭性脑梗死是两支主要动脉分布区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但临床上报告的较少.现将我们收治的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贫血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贫血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3例的临床、脑MRI特征及治疗和预后。结果病变主要位于大脑半球分水岭区,常多发且分布不对称,均表现为TI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结论老年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如果发生贫血则容易形成急性脑梗死尤其以分水岭梗死更多见。  相似文献   

17.
分水岭脑梗死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水岭脑梗死是脑梗死的特殊类型,其病因多数是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本文98例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时有84例血压偏低,占86%;常见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人,本组有40例,占41%。分水岭脑梗死除按常规脑梗死治疗外,维持脑灌注压及介入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崔建楠 《当代医学》2012,(27):112-113
目的探究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行CT、MRI检查,行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并介入维持脑灌注压.结果经头颅CT、MRI检查均较易确诊疾病和梗死部位,特异性高;治疗有效率可达71.9%,疗效较好.结论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采用CT、MRI检查较易诊断,治疗重点是病因分析,对病因的针对性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对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及时解除和避免低灌注体征的加重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一种特殊类型脑梗死,国际上习惯把CWI分为皮层前型、皮层后型和皮层下型[1],本病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左右[2],主要病因是在颈内动脉或脑内大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全身性低血压、低血流量以及高凝状态导致分水岭脑组织低灌流,最终形成脑梗死[3]。本文对36例CWI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本院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选择病灶符合内侧分水岭脑梗死23例患者和腔隙性脑梗死18例患者,对比分析两者影像资料。结果:CT脑灌注显示内侧分水岭脑梗死组18例在梗死周围存在大面积异常低灌注,腔隙性脑梗死组仅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1)。与对侧脑血流量(CBF)、平扫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容量(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示内侧分水岭脑梗死组13例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腔隙性脑梗死组仅4例,两者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结论: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前者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并存的低灌注是其重要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