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吉魁 《当代医学》2022,28(9):126-128
目的 探讨甲状腺侧叶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甲状腺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侧叶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单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近远期疗效,探讨治疗该病的最有效疗法。 方法 选取宁波市第二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应用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用药量、住院时间等临床相关指标,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水平,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与远期疗效(5年、10年的总缓解率、复发率、无瘤存活率、病死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的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3.33%);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5年、10年的总缓解率、复发率、无瘤存活率、病死率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近远期疗效优于甲状腺全切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I)的结果及患者预后的差异,研究治疗PTCI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手术治疗的47例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切除术的范围,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27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15例,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组5例,分析各组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手术结果、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三组患者在性别、肿瘤最大径及是否腺外侵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有1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11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1例,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4例患者出现复发,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1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2例,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组1例,但三组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峡部+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可作为治疗PTCI的首选手术方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诊断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统计治疗后的中央淋巴结转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共59例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9.2%,共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甲状腺患侧峡部切除联合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43.3%,并发症发生率为5.0%;甲状腺全切除联合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46.7%,并发症发生率为6.7%;甲状腺全切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45.0%,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甲状腺全切联合患侧及颈侧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央区转移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明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41-3343
目的对比甲状腺侧叶联合峡部切除与甲状腺双侧叶全切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PTMC患者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接受甲状腺双侧叶全切治疗,B组接受甲状腺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后6、12、24 h时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时的甲状旁腺素(PTH)和血清钙水平;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术后7 d时的甲状旁腺素(PTH)和血清钙水平均高于A组(均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甲状腺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对PTMC患者甲状腺旁腺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的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近3a 经外科治疗的909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临床
资料,统计分析病人甲状腺腺外侵犯、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程度。结果: 909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
人中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6.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率30.9%,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74%; 另外,单因素分
析显示所有病人的肿瘤大小与病人年龄、性别均无关( P>0.05) ,而肿瘤大小与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证明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与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结论: 甲状
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肿瘤大小、腺外侵犯、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密切相关,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外科
手术方式明显增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WHO把病灶直径≤1.0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定义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而不论其有无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的发展促使PTMC在早期无症状时就能被发现。PTMC生长缓慢且预后良好,因此没有生物学侵犯征象的PTMC是否必须行手术治疗存有争议。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牟焕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54-154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3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1:4,28例为单发癌结节。无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偶然发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钟霭鸾  黄世章 《海南医学》2007,18(2):27-28,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4例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阅片确诊.结果 女13例,男1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48.3岁,高峰40.3岁-53岁.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灰白或棕黄色,界限不清,质硬,大小约为0.2cm-1.0 m,瘤细胞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状核、核内包涵体、核沟,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 对甲状腺标本作书页状切开,仔细观察,并多取材、连续切片、可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病变甲状腺腺叶单纯切除,对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镜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6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腔镜组与常规手术组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组长[(112.00±12.96)min vs(60.33±7.12)min,P=0.04)]。腔镜组住院时间较常规手术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两组在甲状旁腺的保留、引流量、引流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在局部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声带麻痹,损伤邻近器官如气管、食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且美容效果佳,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3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30例患者均于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 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手术方法 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常规手术相当,但其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美容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柴磊  潘泽意 《黑龙江医学》2022,46(12):1458-1460
目的:分析患侧甲状腺全切除(TT)+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患侧TT+峡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及术后3 d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并发症、复发率、嗓音功能、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2、7.004、12.272,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TSH水平较对照组低,FT3、FT4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4、3.680、2.06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查体未能触及甲状腺微小结节而被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发现;本组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检出高;手术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的临床诊断分析.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检查、CT扫描、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我科收治的2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检查仅10例疑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癌,16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伴颈淋巴结转移2例.26例中有18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8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在女性发病较多,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应综高频超声检查、CT扫描、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方法以求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共检出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检出率3.5%,其主要组织学特征包括砂砰体或是纤维性间质反应、核沟、核内假包涵体、毛玻璃状细胞核等等。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上皮膜抗原和高分子质量角蛋白表达具有较强的阳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多灶病例占33.3%(16/48);颈部淋巴结清扫病例的颈淋巴结转移率27%(6/22)。脉管浸润(大多数为淋巴管浸润),腺叶切除或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手术方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部清扫,预后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病理组织的巨检和镜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9月期间行甲状腺手术治疗诊断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病理学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与周围界限不清,无明显包膜,部分组织伴有钙化,有沙砾感。组织病理学特征: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含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枝乳头,可有核毛玻璃样,核沟,核内包涵体,沙砾体,纤维化间质。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标本,取材时应书页状剖开,仔细观察,发现可疑病灶,提高微小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A组)术前拟诊有良性甲状腺病变,18例患者(B组)就诊原因为颈部淋巴结肿大,39例患者(C组)在术前检查时B超发现有低回声区的实质性小结节存在于甲状腺叶中,对3组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7%、5.6%、7.7%,3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微小原发肿瘤≤5 mm和>5 mm患者在颌下组、颈深下组、副神经链及锁骨上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切除范围具有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该主要运用保守性手术治疗良性进展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主要用积极的手术方式治疗侵袭性进展有不良预后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