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所有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仪器检查,进行仪器扫描以及重建技术,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为32例,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30例;急性肠梗阻病理确诊26例,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24例;泌尿系统结石病理确诊25例,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23例;急性胰腺炎病理确诊33例,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31例;急性胆囊炎病理确诊24例,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22例;其他病理确诊10例,临床检查准确8例;150例临床患者中多排螺旋CT确诊138例,诊断准确率为9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腹症诊断方面,多排螺旋CT效果显著,诊断过程方便,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均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58例卵巢肿瘤患者中,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良性肿瘤39例,CT检查确诊37例,诊断准确率为94.87%,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19例,CT检查确诊16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结论 16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卵巢肿瘤内部结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本院高度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分析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诊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有24例,螺旋CT诊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有25例,真阳性24例,真阴性6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螺旋CT诊断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85.71%,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鉴别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该疾病的临床首选诊断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64排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对其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其诊断情况。结果:39例患者为良性梗阻病变,其中包括32例胆道结石,6例为炎性病变,1例为先天性胆管囊肿;23例患者为恶性梗阻病变,其中包括12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2例壶腹癌,2例胆囊癌,1例肝癌侵犯肝门区胆管。诊断准确率为100.00%,而定性准确率为96.77%。结论:在梗阻性黄疸中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MRI造影与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早期肝癌患者共70例,将患者按适应证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MRI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经过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确诊患者15例,达42.86%,对照组中确诊患者3例,确诊率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出29例患者的62个肝内病灶及16例患者的53个肝外病灶;对照组采用MRI检查出24例患者的44个肝内病灶以及14例患者的36个肝外病灶。观察组肝内病灶阳性率为82.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用于诊断早期肝癌患者准确性以及精确度、敏感性等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评估胸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手术分期及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并与手术病理对比。结果与手术病理对比,术前螺旋CT结果显示,32例食管癌根治术、符合率为82.05%;6例食管癌部分切除术,占15.38%,1例无法行手术治疗,占2.56%;64排螺旋CT检查显示,8例侵犯气管,符合率为88.89%;4例侵犯心包,占66.67%;7例侵犯胸主动脉,符合率为87.5%;64排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TNM分期中,Ⅰ-Ⅱ期诊断准确率为66.67%,Ⅲ期诊断准确率为77.78%;Ⅳ期诊断准确率为96.30%。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患者周围组织侵犯、肿瘤TNM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在术前确定治疗方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MRI与64排螺旋CT灌注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疑似肝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及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及MRI检查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疑似病例中共55例肝癌患者。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敏感度为83.64%(46/55),特异度为95.24%(20/21),准确度为86.84%(66/76);MRI诊断敏感度为67.27%(37/55),特异度为90.48%(19/21),准确度为73.68%(56/76)。研究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早期肝癌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1):40-4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确诊的临床分期进行对比。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肾细胞癌Ⅰ期30例,Ⅱ期28例,Ⅲ期56例,Ⅳ期6例,与临床分期对比,110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1.67%;其中Ⅰ期诊断准确率为93.75%,Ⅱ期诊断准确率为92.59%,Ⅲ期诊断准确率为91.07%,Ⅳ期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术前64排螺旋CT有利于明确临床分期,了解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对临床确定的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CT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CT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CT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中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50例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同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将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调查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结果: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有1例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不符,其余49例均符合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8.0%,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能够怎对不同程度狭窄的冠脉进行诊断,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 CT 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 CT 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 CT 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 CT 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64排螺旋CT与超声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肝脏患者,对这60例患者应用常规超声检查与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这两种检验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检查结果示,采用64排螺旋CT的检查符合率是83.33%,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符合率的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在诊断肝癌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这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与64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3例肝硬化伴结节患者,剔除3例患者,最终入组60例。患者均于术前行高场强MRI、64排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场强MRI、64排螺旋CT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中的应用价值。将小肝癌视为阳性,肝硬化结节视为阴性。结果:60例肝硬化伴结节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小肝癌36例,肝硬化结节24例。经64排螺旋CT检查小肝癌32例,肝硬化结节28例。经高场强MRI检查小肝癌35例,肝硬化结节25例。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高场强MRI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64排螺旋CT诊断(P<0.05)。高场强MRI诊断小肝癌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64排螺旋CT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MRI与64排螺旋CT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中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高场强MRI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8例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腹部平片结果及B超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就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展开分析。结果经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治确诊其中16例患者为阑尾炎、11例为泌尿系结石,11例为胆囊炎,7例为胰腺炎,10例为肠梗阻,其余33例为其他疾病。而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8.86%,仅1例患者误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腹症患者可通过行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影像诊断,其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64螺旋CT在胸廓骨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胸廓骨折患者53例,患者均行X线摄影及64排螺旋CT诊断,将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64螺旋CT在胸廓骨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5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10例胸骨体骨折,7例肩胛骨骨折,24例肋骨骨折,3例胸骨柄骨折,9例胸腰椎骨骨折。64排螺旋CT诊断胸骨体骨折、肩胛骨骨折、肋骨骨折、胸骨柄骨折、胸腰椎骨骨折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廓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能快速诊断胸廓外伤及骨折,与X线比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64排螺旋CT与X线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肩胛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检查及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2.65%,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为79.4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肩胛骨隐匿性骨折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95例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影像科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影像诊断结果。结果确诊共计350个节段图像,两种检查方法冠状动脉正常符合率为96.07%,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符合率分别为97.71%、99.09%、99.98%,其中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灵敏度90.63%,特异性91.89%,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7%、94.44%。结论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狭窄检查准确率,建议作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辅助筛查手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与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疑似胃底贲门癌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首先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然后再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45例疑似胃底贲门癌患者中40例患者确诊为胃底贲门癌,检出率为88.89%;经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确诊为胃底贲门癌者29例(其中假阳性3例),准确率65.0%(26/40);经64排螺旋CT确诊为胃底贲门癌者33例(其中假阳性1例),准确率80.0%(32/40);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出黏膜病变率和恶性龛影率分别为84.44%和66.67%,明显优于采用螺旋CT诊断出的55.56%和44.4%(P0.05);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出胃壁增厚率为40.00%,明显低于螺旋CT诊断出的77.78%(P0.05);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出软组织肿块率为77.78%,略高于采用螺旋CT诊断出的68.89%(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进行诊断时,综合运用螺旋CT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才能更好的判断和了解患者病情,从而有助于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以此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43例GIST患者,分别行常规检查、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64排螺旋CT扫描下胃肠道间质瘤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64排螺旋CT扫描定位诊断准确率[95.35%(41/43)]高于常规诊断[62.79%(27/43)],64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准确率[93.02%(40/43)]高于常规诊断[60.47%(26/43)](P<0.05)。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应用于GIST患者可提高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有利于GIST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与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为91.53%,高于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图像质量1级所占比例为81.36%,高于MRI的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64排螺旋CT成像质量更高、更为清晰,临床可结合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