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内试验表明,6×6×10mm3的骨缺损即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修复[1],脊柱融合[2]、内植物和假体表面涂层的处理[3]也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手术是  相似文献   

2.
下颌骨缺损血管化骨移植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颌骨缺损常见于肿瘤切除、颌骨骨髓炎术后及颌面部创伤中,主要采用骨移植进行修复,可分为血管化骨移植(vascu-larized bone graft)和非血管化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graft)两种方式。由于非血管化骨移植在受区有一个血循环重建和新生骨组织爬行替代的过程,其修复重建过程较长、成功率较低。而血管化骨移植的血供不会中断,其愈合方式类似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在修复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中的临床效用。方法2004年3 月-2004年11月共修复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26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摄片,骨缺损范围为0.8cm×1.5cm- 3.0cm×6.2cm,骨缺损处填充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随访5个月-10个月, 平均6.46个月(s=1.73个月),所有骨缺损均得到满意修复,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修复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效果确切,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骨移植替代材料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手术中应用骨移植材料促进骨融合、增强脊柱的稳定性。自体骨移植虽然是脊柱融合的金标准,但自体骨移植数量有限、取骨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取骨区的并发症。因此多年来脊柱外科医生和生物骨材料学者一直致力于自体骨移植替代材料的研究,目前脊柱外科应用的自体骨移植的替代物主要分为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两种,虽然目前这些替代物没有一种同时具有自体骨移植的三种基本特性(成骨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骨缺损修复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发展,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被逐渐应用于此治疗,但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提高,血管化应用于人工骨将代替单纯应用人工骨,并被认为是将来较理想的修复方法。本将对骨组织血管化的机理,血管化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管化在骨形成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大的组织块难以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因此组织工程中就出现了需要适当血管化的问题。 目的:建立体外血管化人工骨模型并且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体系。 方法:分离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肾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鼠肾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接触培养血管化人工骨组,以间接接触三维培养体系和两种细胞单独培养体系作为对照。体外通过测定蛋白质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混合培养模型中的成骨能力。建立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肾血管内皮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再将两种细胞直接接触组材料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培养组的材料分别植入鼠左右腿肌肉内,通过软X射线摄影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分析不同植入方法的血管形成和成骨能力。 结果与结论:当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时,具有很好的细胞兼容性。两种细胞单独培养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较间接接触混合培养降低,而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时,体系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水平增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混合培养体系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高于单独培养(P < 0.05)。体内实验表明在血管化人工骨中的软X射线骨密度,血管数量和新形成的骨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在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可以被细胞因子和细胞膜蛋白质调节,和传统的人工骨比较,血管化人工骨有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增加了局部的血管微循环生存率,以及加速成骨和更好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是目前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组织工程骨的预制、血管化及预制骨骨缺损修复作用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旨在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与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的最终广泛临床应用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为尽快缩短这一距离提供合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骨缺损修复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发展,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被逐渐应用于此治疗,但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提高,血管化应用于人工骨将代替单纯应用人工骨,并被认为是将来较理想的修复方法。本文将对骨组织血管化的机理,血管化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背景:颌面部骨缺损以及牙周组织缺损是影响人类功能和美观的重要疾病之一,组织工程骨成为了修复颌面部骨和牙周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目前已形成了种子细胞及细胞共培养、支架材料、微环境三者复合以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基本模式,将组织工程骨进行预血管化并促进其快速成骨可以减少植入物的坏死、吸收,提升骨缺损修复的成功概率。 目的:归纳总结近5年内组织工程骨在口腔颌面部及牙周组织上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对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文献进行检索,中文检索关键词为:颌面;组织工程骨;骨再生;血管化;基因修饰;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微环境,英文检索词为:oral and maxillofacial,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one regeneration,vascularization,Genetic modification,Seed cells,Support material, Micro environment。排除无关性研究、重复性研究,保留68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骨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及牙周缺损上的应用得到了巨大发展,在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上加载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可以有效的促进血管化进程,提高成骨效应,增加颌骨缺损修复术的成功概率。此外,在牙槽嵴缺损处或新鲜拔牙窝处植入组织工程骨材料,可以有效的恢复和保存牙槽嵴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修复治疗保证了良好的骨条件。在植入组织工程骨后,可在缺损处加载不同的外部环境刺激,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或信号通路来改变血管化进程,而血管化是建立有效血循环,保证植入支架成功的前提条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骨预制及其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是目前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组织工程骨的预制、血管化及预制骨骨缺损修复作用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旨在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与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的最终广泛临床应用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为尽快缩短这一距离提供合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植骨和修复体对种植修复体内部结构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由两种唇侧骨质牙槽骨模型支持且分别为钴铬合金烤瓷冠与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体模型,对其进行力学加载,分析植骨与修复体对植体内部各结构与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植骨组中固位螺丝唇侧体部处及种植体唇侧骨组织中应力远低于非植骨组,但植骨组种植体颈部处的应力则高于非植骨组。相同骨质条件下,二氧化锆全瓷冠组在固位螺丝唇侧体部处的应力大于钴铬合金烤瓷冠组。结论修复体对种植修复体内部结构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不大,但植骨影响的唇侧骨质差异可影响固位螺丝体部及植体-骨界面处的应力集中状况。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a technique for both 3D imag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vascular network of bone tissue in the rat. Five month‐old mal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ail‐suspension (21 days) and control groups. Sixty percent barium sulfate solution was infused into the vena cava. The tibiae were evaluated in 2D and 3D before and after decalcification, using conventional microcomputerized tomography (μCT) at 10 and 5 μm resolution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SR) μCT. The perfusion technique and tomography exhibited excellent bone vasculature imaging.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2D histomorphometric and 3D μCT vascular parameters (P < 0.05). 3DμCT discriminated significant changes of vessel structures in unloading condition: vessel number decreased by 25%, (P < 0.005), vessel separation increased by 27%, P < 0.01. SRμCT could image sinusoid clusters in bone. μCT is an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technique for 3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long bone vascularisation in the rat. Anat Rec, 2010.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上外侧壁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患者共59例61髋,自体骨植骨43髋、异体骨植骨15髋、自体骨与异体骨混合植骨3髋。骨缺损最大62mm×33mm×26mm,最小31mm×19mm×18mm,平均41mm×23mm×21mm。全部采用非骨水泥髋臼假体。临床评价采用Harris评分,X线观察移植骨愈合和髋臼假体的稳定情况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0.1a,本组Harris评分平均从61分提高到89分,所有病例髋臼假体稳定,移植骨愈合。X线片显示移植骨愈合时间平均为6.9个月,出现移植骨轻度和中度吸收18髋,对髋臼假体的覆盖和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本组术后翻修6髋,其原因为骨溶解2髋,聚乙烯髋臼衬垫磨损和脱位4髋。结论:采用自体骨、异体骨或混合骨进行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上外侧壁骨缺损,经过中长期随访,移植骨全部愈合良好,获得满意的疗效;32.8%病例出现轻、中度的骨吸收,但对髋臼假体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半水硫酸钙组合构建一种可注射的人工骨材料,研究其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的降解与物质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材料成骨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模拟人体体液SBF9#浸泡两种晶体物质和不同成分组合的复合材料样品,测定失重率、钙磷元素释放速率,并对材料表面形态和晶体变化作扫描电镜观察和XRD分析.结果 纯羟基磷灰石在早期快速失重后保持稳定,其余材料均稳定降解,复合材料的HA含量越高,降解速率越快.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的溶液Ca浓度始终较低;各组均有P元素释出,但随时间减少.XRD分析发现复合材料浸泡中CS峰下降,HA峰强度增高.扫描电镜观察到浸泡后复合材料表面呈现新的晶体形态.结论 CSD与HA在SBF环境下可能出现表面Ca、P的释放-吸附动态过程,材料的降解速度主要取决于CSD,可通过调节成分配比而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Fragmented embryonic bone tissue stimulates bone regeneration. Bone formation starts not from implanted embryonic fragments, but in intact periosteum and endosteum containing cambial cells of the osteodifferon. In rabbits, recovery of damaged radial bone after implantation of fragmented embryonic bone tissue into bone de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a pronounced periosteal reaction and focal resorption of intact ulnar bone. Consolidation of damaged radial bone without implantation of fragmented embryonic bone tissue was incomplete in all experimental anima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髂骨瓣转位移植在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自1998年5月~1999年2月对应用双蒂髂骨瓣移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28侧32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王岩等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结论: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可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促进坏死区的修复与重建.具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使用注射型硫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塌陷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MIIG115注射型硫酸钙植骨结合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30例(33足)。其中男28例,女2例,平均年龄43岁(20~62岁)。结果平均随访13.9个月(12~17月),未出现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软组织并发症,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Bohler角、Gissane角变化无统计学差异(0.05)。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22足,良9足,可2足,优良率93.9%。结论注射型硫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塌陷性跟骨骨折,能有效维持跟距关节面复位稳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low-power laser irradiation on vascularization and take of transplanted rabbit renal and pancreatic tissue in athymic nude mice. The mean size of the transplant and the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in it were higher in irradiated mice compared to nonirradiated controls. Moreover, the organ-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plants was preserved in irradiated mice, but no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ow-power laser irradiation can be used for promotion of vascularization and take of tissue transplants.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培养后与不同基质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支架材料。SD大鼠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扩增,进行成骨细胞表征后,种植与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实验分为4组:实验组A,纤维蛋白(FB)和纤维连接蛋白(FN)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B FN)-nHAC);实验组B,纤维蛋白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B-nHAC);实验组C,纤维连接蛋白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N-nHAC);对照组D,单纯的纳米晶胶原基骨(nHAC)。通过检测支架材料的细胞黏附率、不同时间点(3、7、10、14d)支架材料中细胞数、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不同支架材料与细胞生物相容性差异。大鼠MSCs经诱导培养14d后,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I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及矿化沉积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细胞与支架材料黏附率A组最高为74.4%;支架材料中细胞数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长,且A组细胞数增加较快,与相同时相点其他各组材料中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时相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A组最高,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发现4组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但A组的细胞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组。大鼠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FB FN)-nHAC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与细胞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较理想的新型复合支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问题是制约构建大块组织工程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迫切需要在材料中构建血管网给种子细胞传输营养物质、氧气和调控因子。血管化可明显促进新生骨的形成 ,材料的性能和三维结构对血管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以相互促进生长 ,多种细胞因子可以刺激血管的生长并且起协同作用。目前对血管化骨的制备进行了细胞混合培养和使用显微制造技术等一些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