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秀春 《当代医学》2022,(5):110-112
目的 探究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行阴道细菌检验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细菌培养方法,观察组采用PCR检测方法,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8....  相似文献   

2.
于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33-383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10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血清PCT和外周血白细胞(WBC)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迅速下降;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4%,显著高于WBC计数。结论血清PCT可作为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对病情评估、指导临床用药及疗效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少静 《求医问药》2014,(20):32-3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我们将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将患有其他疾病的30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在入院之初,对这两组新生儿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为观察组新生儿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3~4d后,复查其血清CRP水平,以血清CRP>8 mg/L作为检验CRP阳性率的标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CRP阳性率。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后,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清CRP水平、血清CRP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CRP水平、血清CRP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其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这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是否发生细菌性感染的标准。此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源性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源性细菌检测中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应用细菌培养法,PCR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987例群体食源性食物中毒腹泻患者和疑似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2084份样品进行食源性病原体检测。【结果】检测2084个感染性腹泻标本,细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45.2%,普通PCR检测法阳性检出率63.4%;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阳性检出率9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检测法和普通PCR检测法,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时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准确、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在食源性细菌检测中,能为突发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更早的控制措施并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性分析,并对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PCT和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WBC阳性率为86.32%、65.81%,非细菌感染组患儿PCT、WBC阳性率为29.09%、61.82%,两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Mullis等[1]首次公开发表的一种DNA体外扩增技术。其发表后激发起了人们对这项技术的兴趣,并且由此翻开了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新篇章。然而刚开始时,人们对PCR技术并不看好。因为它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成本非常高,并不能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0.
廖翠芳  广东  河源  ) 《吉林医学》2010,31(36):6696-6696
目的:分析hs-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6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以34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于第1、3、7天空腹抽取观察组不抗凝静脉血4ml,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hs-CRP两组入院第1天、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最高,第7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发病早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23S rDNA基因芯片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含有10种细菌探针的检测用基因芯片模型。方法 使用合成的23S rDNA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基因芯片。细菌核糖体DNA经过23S rDNA通用引物扩增后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用荧光扫描仪检测信号。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致病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论 寡核苷酸探针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种属鉴别能力,比常规培养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0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I)、巨细胞病毒(CMV)及结核杆菌(TB)3项基因检测结果。HSV┐I阳性10例,CMV阳性13例,TB阳性19例,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9.6%(42/106)。该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等优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S-23SrRNA间区基因RFLP用于临床常见病原茵区分的可能性。[方法]183株临床分离来的细菌经荧光PCR扩增后进行不完全限制性酶切,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结果]所有细菌的酶切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不同细菌产生不同的RFLP谱图,互相之间能够明显区分。[结论]该方法可以将临床常见病原茵准确区分到种的程度,极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犬型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Moulton株23SrRNA基因273-293位点和376—396位点的引物A和B,即5'GATCTAATTCGCTGTAGCAGG~(3')及~(5')ACTTTCACCCTCTAT-GGTCGG~(3'),对52株钩体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49型50株问号状钩体均发生特异性扩增,而双曲钩体patoc型PatocⅠ株及细螺旋illini型3055株钩体不出现特异性扩增。用引物A和B对1992年从井研、西昌两地收集的早期钩体病患者的早晚期血清进行PCR扩增,结果第一次血清55份(发病后1~5天),PCR阳性51例(92.72%),第二次血清55份(发病后6~60天),PCR阳性41例(74.55%)。由此表明PCR不仅可广泛用于钩体病的临床早期诊断,而且可用于检测不同病程患者血中钩体D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PCR基因诊断方法,用以检测中国人常见的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HbCS和HbQS。【方法】根据突变扩增系统(ARMS)的基本原理,自行设计了一套含4条等位特异性引物的PCR反应体系(4P-ASPCR法),分别用以检测中国人常见的HbCS和HbQS的点突变类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和DNA序列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该方法检测到的HbCS突变、HbQS突变,与PCR-酶解法和DNA序列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结论】该新型PCR法检测HbCS和HbQS点突变快速、准确,适于推广应用,该设计思路亦可用于检测其它点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州地区阴道毛滴虫临床分离株与人型支原体共生情况。方法:以贵州部分地区女性阴道毛滴虫病患者阴道后穹隆分泌物中采集的阴道毛滴虫虫株,实验室达到纯培养后,采用Chelex-100的方法提取滴虫基因组DNA,设计人型支原体16S rDNA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PCR产物进行分析,观察滴虫细胞内人型支原体共生情况。结果:从临床共采集到165株虫株中,83株获得纯培养;83株中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有47株阳性,阳性率为56.6%。结论:阴道毛滴虫虫株与人型支原体共生情况在我国贵州地区普遍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胸水PCR,ADA及结核菌培养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3例胸腔积液患者同时进行PCR、ADA及胸水结核菌培养,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37例,三项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83.8%、54.1%及10.8%,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ADA(P<0.025)及结核菌培养(P<0.001)。对照组16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中PCR阳性3例,均为癌性胸水。结果表明,PCR技术特异性高、快速、敏感,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巢式PCR检测关节炎患者血清人细小病毒B19DNA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炎患者人细小病毒B19(HPVB19)的感染情况以及HPVB19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对74例单发或多发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对照组50例非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正常健康献血员及正常健康儿童血清进行HPVB19-DNA检测.结果:①病例组HPVB19-DNA阳性15例(20.3%),其中6例为RA患者(40%),对照组阳性1例(2%),相差非常显著(P  相似文献   

19.
16S-23S rRNA基因区间细菌鉴定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对细菌鉴定的应用。方法 :以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 DNA。结果 :对 2 7株代表 2 7个菌种的标准菌株进行 PCR扩增 ,分别出现不同的 DNA图谱 ,该图谱能直接或经核酸内切酶处理后用于细菌分类 ,敏感性可达 2 .5 CFU/ml的细菌 ,与人外周血白细胞 DNA和真菌及病毒无交叉。 32株临床细菌标本均扩增出与相应标准菌株一致的图谱。结论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 PCR扩增技术检测细菌 ,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准确的优点 ,为临床败血症病原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16srRNA基因为基础的细菌聚核酶链反应(PCR)法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收集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女13例,男4例,年龄17~79岁)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标本45份,其中17份来自细针穿刺(FNA),28份为术中标本。获取胰周渗液后,行细嚣通用引物PCR法检测。并与常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感染,并行手术治疗;7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未感染,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常规培养阳性检出率为84.4%;细菌PCR法阳性检出率为80%。PCR、培养诊断胰腺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0%(9/10)、100%(10/10),特异性均为100%(7/7)。两者耗时分别为5h、3d。结论B超引导细针穿刺安全可行;PCR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