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脊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忠清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2):40-41
采用整脊推拿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47例,有效率89.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整脊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5-17+21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3月~2017年4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2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NRS评分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PRI、VAS、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PRI、VAS、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6例不适(11.76%),研究组出现1例(1.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推拿、整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推拿、整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整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安全、有效、无痛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瑜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6):25-25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相关脊神经、植物神经受刺激而导致其相应支配的脏器、区域功能发生紊乱,与内科症状相似,而延误治疗。下而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2例临床报告,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6.
7.
8.
9.
黄建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8):1252-1252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临系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该病常引起脊背疼痛、急慢性肋间神经痛和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及头颈部症状,临系上常被误诊为心血管、呼吸系统器官的神经官能症、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1],故而治疗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无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失衡。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胸椎侧弯侧凸、小关节紊乱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胃脘痛的患者临床并不少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整脊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胃脘痛12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伴有心律失常的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52例,给予手法治疗,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其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手法治疗总有效率96.2%,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型中治疗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的有:MHR,RR(A,B),SDNN(A),RMSSD(B),LF/HF(A)时段;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型中治疗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的有:MHR,RR(B)。[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伴心律失常疗效良好,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多被诊为胸背扭伤,属中医伤筋范畴。我们采用整复手法治疗100例,疗效显,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系门诊患。男21例,女79例,年龄19~55岁,病程10min-10年;其中1处扭伤22例,2处以上78例;最多7处,其中单侧扭伤67例,双侧扭伤33倒;有明显扭伤史75例,无原因25例。 相似文献
13.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6月~2 0 0 3年4月,我们采用松解、卧位定点斜扳、双掌压棘、压肋及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9例,疗效满意。1 对象与方法:患者男4 2例,女36例;18~5 8岁,平均( 33±11)岁;病程最短1h ,最长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显著性。患者有颈肩背痛2 5例,腰背痛15例,背痛14例,胸痛6例,颈背痛3例,肩背痛3例。胸椎X线片示多椎体骨质增生32例,棘突偏歪2 1例,椎间隙变窄18例。两组均采用:①松解手法:用双或单手拇指在患处与肌纤维韧带呈垂直方向弹拨3~5min ,再用掌根或拇指在棘上、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手法配合贴敷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4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与贴敷治疗的疗效.结果:痊愈21例,占52.5%,有效16例,占40.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达92.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贴敷疗法对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手法整复治疗与单纯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为电针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针灸科门诊进行治疗的84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使用电针联合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者患者在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76%和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5%及76.19%(P<0.05);观察组患者PRI、 VAS、 PPI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PRI、 VAS、 PPI治疗前后差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且更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手法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骨伤科常见的非损伤性疾病,由于受损的节段和所波及的组织不同,表现除背痛外,临床上还会出现不同的内科症状表现,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严重者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犤1犦。笔者自1997年9月—2000年4月从师郭宪和主任,治疗此病65例,均获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65例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7d,最短4h。经触诊定位诊断T1~T2小关节紊乱22例,T3~T413例,T5~T815例,T9~T1218例,T1~T2合并T9~T12的3例。各例均有相应脊椎旁的刺痛及压痛,部分患者诉疼痛沿肋骨向前放射,15例诉胸闷、呼吸不畅,2例有心… 相似文献
17.
刘新友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5)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胸椎分为中上段和中下段分别施以俯卧叠掌推按法、端坐改良膝顶法、仰卧对冲法等。结果:治愈256例,有效118例,无效4例,有效率98.9%。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具有准确性、安全性和灵活性,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吕立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5):65-66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扩胸对抗扳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52例.结果:经1~3次治疗复位后治愈27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结论:扩胸对抗扳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丁晓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51-5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导致背及胁肋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3 5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有背部外伤或劳损等病史及长期不良姿势 ,背部疼痛常在一侧部位伴同侧肋间神经痛症状 ,深呼吸或者身体转侧时疼痛加剧。背部有固定压痛点且疼痛敏感 ,常在棘突位置或椎旁 ,偶有棘突偏离。局部肌肉紧张 ,可有痛性结节或触及条索状压痛组织。另外可伴有胸闷、胸部有压迫堵塞感 ,相应部位感觉障碍等。还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呼吸不畅、胃脘胀闷、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