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索醇沉处理前后中药水提液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与喷雾干燥黏壁的关系。该研究选取临床应用较多的中草药,分别测定其水提液醇沉处理前后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X),聚类分析(H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数据分析手段,深入挖掘药液醇沉处理与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的相关性。3种分析结果均显示醇沉处理影响了中药水提液的理化性质,且醇沉处理后中药药液的物理性质变化与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有显著相关性。PCA-X和HCA结果表明醇沉处理对中药水提液的动态表面张力影响最大,对其他5种理化性质也存在一定影响;OPLS-DA验证了PCA-X和HCA结果并显示醇沉处理对药液的动态表面张力、平衡表面张力、pH影响显著,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动态表面张力平衡表面张力pH。因此,可以推测醇沉处理造成的药液动态表面张力和pH的下降是导致醇沉处理药液喷雾干燥出现热熔型黏壁现象的重要因素,可能是由于大分子醇不溶性成分的去除增大了小分子表面活性成分及有机酸、小分子糖的相对比例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探索中药提取液有机酸、小分子糖、蛋白质等化学组分与喷雾干燥黏壁的相关关系。该研究选取55种常用中药,测定中药提取液中柠檬酸、果糖等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将提取液喷雾干燥,观察喷干黏壁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PCA-X)、系统聚类分析(H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各化学成分与黏壁现象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与黏壁有关的关键化学组分。结果表明3种统计分析法均可以将黏壁药材与非黏壁药材显著区分;从PCA-X得分图与HCA聚类散点图得到启示,小分子物质是主要致黏壁因素,部分中药提取液喷干表现为不黏壁但经醇沉后则黏壁,初步证实此推断;OPLS-DA结果显示L-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为中药提取液黏壁与否的差异性因素。中药材提取液中的小分子成分L-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为导致中药提取液热熔型黏壁的关键因素,而大分子成分可能起到改善黏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浸膏软化点对喷雾干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摸索中药浸膏喷雾干燥中产生黏壁的原因,并寻找出解决黏壁现象的方法。方法:利用熔点仪测定加入辅料前后中药浸膏的软化点,以软化点数据调节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并对加入辅料前后浸膏的喷雾干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加入辅料可使中药浸膏软化点得到提高,并能克服喷雾干燥中的黏壁现象。结论:中药浸膏软化点低于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是产生黏壁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入辅料提高浸膏软化点,可消除黏壁现象。  相似文献   

4.
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内体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离体组织黏附力,以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卡波姆(Carbopol,CP)为生物黏附材料和骨架材料,乳糖为稀释剂制备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以磷酸盐缓冲液(pH8.6)为溶出介质,测定生物黏附性缓释片的释放度。以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片剂对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采用HPLC测定犬血浆中的格列齐特浓度,研究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与格列齐特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其与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剂,且与肠的黏附力大于与胃的黏附力。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对格列齐特Ⅱ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2.74±20.75)%。结论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在胃、肠道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利用生物黏附技术可以提高格列齐特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共聚维酮(PVP-S630)在馨月舒提取液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应用特性及其对粉体学及体外释药行为等药剂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在馨月舒提取液中添加PVP-S630进行共喷雾干燥研究,考察PVP-S630不同用量对解决喷雾干燥黏壁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馨月舒共喷雾干燥粉体的粉体学性质和有效成分金丝桃苷的体外溶出行为。结果表明PVP-S630抗黏壁效果显著,共喷雾干燥粉体粒径无明显变化,流动性提高,吸湿性改善,金丝桃苷体外溶出度显著提高。PVP-S630在中药喷雾干燥粉体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物黏附性神衰果素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药规律,并测定其体外黏附力。方法采用转篮法,以900mL水为释放介质,转速100 r·min-1测定其累积释放度,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释放曲线进行拟合,根据各模型拟合的AIC值、计算值与真实值的绝对误差以及相对误差确定最优模型。以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了生物黏附性缓释片的大鼠离体胃、小肠组织的黏附力。结果缓释片以Higuchi,Ritger-Peppas模型拟合皆佳,在大鼠离体胃、小肠组织的黏附力分别为6.1,13.2 kPa。结论生物黏附性神衰果素缓释片的释药参数n=0.619 9,药物的释放是通过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两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大鼠离体胃、小肠组织均具有黏附作用,且在小肠组织的黏附作用强于胃。  相似文献   

7.
论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干燥在制药生产中特别是中药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喷雾干燥技术是干燥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之一,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离心雾化器的作用将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液滴,落于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热气流使液滴迅速干燥,最终获得固体粉末。由于喷雾干燥技术具有干燥速度快,简化工艺过程、成品质量好等突出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中药制药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喷雾干燥在中成药制备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苏蓓 《中成药》2000,22(8):594-594
喷雾干燥这一干燥技术在中成药生产和新药开发方面应用越来越多,但影响喷雾干燥制备效果的因素很多。1 药材提取方法对喷雾干燥的影响同一处方药材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后,再用喷雾干燥结果也会发生变化,见表1。表1不同工艺提取的药液喷雾干燥结果品种工艺流程工艺不同点喷雾干燥结果黄芪水煎→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水提顺利干燥70%乙醇回流→回收乙醇→喷雾干燥醇提粘壁,无法干燥桑菊感冒冲剂(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等)水煎→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水提顺利干燥水煎→醇沉→回收乙醇→喷雾干燥水提醇沉粘壁,无法干燥  由于采用不同提取溶…  相似文献   

9.
常用生物黏附性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考察聚卡波菲等11种常用生物黏附性高分子材料的吸水性、黏附力等与制剂学有关的物理性质,为筛选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离心沉降法以溶胀度为指标测定生物黏附性高分子材料的吸水性能,并且考察了高湿条件下它们的吸湿性;评价了生物黏附性高分子材料在水中分散后的流变学性质;采用简便称重法测定体外条件下不同生物黏附性高分子材料的切向黏附力和垂直方向黏附力。结果 考察的11种生物黏附性高分子材料中,溶胀度、吸湿性、黏度、黏附力均以聚卡波菲最大,同浓度下黏附力排列顺序为聚卡波菲、黄原胶、卡波沫(Carbopol 1342P)、卡波沫(Carbopol 974P)、甲壳素、卡波沫(Carbopol971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hacel K100M)、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MethacelK15M)、明胶和阿拉伯胶。结论 吸水性、吸湿性、黏度及黏附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来筛选处方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丹清颗粒剂由牡丹皮、青蒿、葛根、甘草等中药组成,主治阴虚低热,用于各种术后发热等症.药材水提得到浸膏后,常压干燥加热时间长,物料受热不均匀,易造成药物成分特别是对热敏感成分的破坏,而喷雾干燥速度快,物料受热时间短,产品质量可控性强,因此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浸膏进行干燥,有利于保证制剂的质量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观察BMSCs早期尾静脉移植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以及一贯煎的干预作用。雌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细胞移植组,一贯煎组和一贯煎加细胞移植组。造模各组大鼠按3 mL·kg^-1每周2次腹腔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共9次;细胞移植组和一贯煎加细胞移植组在首次注射CCl4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第3代BMSCs 1×10^6个;用药组灌胃一贯煎水煎液。结果可见细胞移植和一贯煎均可降低首次造模48 h的血清ALT和AST。造模4周后,模型组血清ALT,AST,γ-GT活性增高,TBIL含量增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和TG含量增加;肝组织病理可见大泡型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脂滴,天狼猩红染色未见明显胶原增生,血清TNF-α和IL-6含量升高(P<0.05)。BMSC细胞移植组大鼠肝功能和组织病理较模型组进一步恶化,肝组织可见少量胶原增生,肝组织SOD活性更低,MDA和TG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血清TNF-α和IL-6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经一贯煎干预后,各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有所改善。SRY原位杂交检测显示,BMSC移植后在心、肝、脾、肺、肾均可检测到SRY阳性表达,但以肝脏最多,经一贯煎干预后,SRY阳性细胞在肝脏表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组高表达Wnt和β-catenin,CCl4造模后表达明显减少,细胞移植后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一贯煎组干预后则表达增高。该研究表明早期尾静脉BMSCs移植可加重大鼠CCl4肝损伤,促进肝纤维化形成,一贯煎可改善BMSCs移植加重的CCl4肝损伤,其机制与减少BMSCs归巢肝脏,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pueraria reference extractive substance (RES) used in biological sampl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3''-hydroxy puerarin (3''-HP), puerarin, 3''-methoxy puerarin (3''-MP), and 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 (DAG) in beagle plasma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of Yufeng Ningxin Tablet were quantitated. Methods: A reliable and sensitiv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HPLC-QQQ-MS/MS) method developed with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operated on a Merck C18 column, and acetonitrile-5 mmol/L ammonium was used as mobile phase in gradient elution. The plasma samples were deproteinized by acetone, detected by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with a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nterface, and quantified using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mode.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y Winnonlin 4.1. Results: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f the reference extractive substance and standard substance methods were linear over the ranges 0.0417–11.3309 μg/mL and 0.0394–10.0000 μg/mL. The intra-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 of the two methods at three concentrations were less than 13.63%, and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3''-HP, puerarin, 3''-MP, and DAG were more than 70.67%. The RSD of the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he analytes calculated by the two methods was less than 5%, and cos (?) = 1.000. Among the analytes, puerarin showed the highest blood concentration [(940 ± 185) ng/mL] and the longest retention time [(5 ± 1) h] in the dog’s bodies. Conclusion: Pueraria reference extractive substance can be seen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standard substance to overcome the scarcity of standard substance for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酰苯肼引起的血虚证模型小鼠证候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以雄性ICR小鼠为对象,采用乙酰苯肼170 mg/kg皮下注射,第1天和第4天各1次制作血虚证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小鼠体重变化,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与股骨骨髓细胞,取肾脏、肾上腺和骨髓分别抽提R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乙酰苯肼小鼠造模3天后体重显著下降(P<0.05),小鼠呈现虚弱征象,小鼠脾脏代偿性增大而胸腺却明显萎缩(P<0.01)。乙酰苯肼组小鼠血液红细胞形态异常、正常红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代偿性增多;骨髓成熟的环状核细胞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乙酰苯肼组小鼠骨髓IL-5和IL-6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IL-1b和IL-7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M-CSF基因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P<0.01),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表达则被乙酰苯肼抑制(P<0.05);肾上腺Cyp21a1与Cyp11b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乙酰苯肼所复制的证候以血虚证为主,脾脏肿大、肾脏Epo基因代偿性高表达以及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虚性亢奋是该证候物质与功能变化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药成分黄芩苷、小檗碱、葛根素和甘草苷对肝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细胞糖代谢的改善作用。采用胰岛素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给药24 h测定不同剂量黄芩苷、小檗碱、葛根素和甘草苷对葡萄糖消耗量、糖原含量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IR模型组相比,除甘草苷和1μmol·L-1黄芩苷组外,各给药组均显著升高葡萄糖消耗量;黄芩苷组(10,20,50μmol·L-1)、小檗碱组(5,10,20,50μmol·L-1)和葛根素组(40,80,160μmol·L-1)显著增加细胞内肝糖原含量;而甘草苷降糖作用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黄芩苷、小檗碱和葛根素对IR-HepG2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表达水平的影响。q PCR结果显示IR-HepG2细胞GLUT1和GLUT4基因mRNA表达比正常组低。5,20μmol·L-1小檗碱下调IR-HepG2细胞GLUT1基因mRNA水平;20,40,80μmol·L-1葛根素上调GLUT1基因mRNA水平。10,20,50μmol·L-1黄芩苷和20μmol·L-1小檗碱上调GLUT4基因mRNA水平,40,80μmol·L-1葛根素下调GLUT4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IR-HepG2细胞GLUT1和GLUT4蛋白表达降低,GLUT2表达升高。10,20,50μmol·L-1黄芩苷上调GLUT2和GLUT4蛋白表达;20μmol·L-1小檗碱升高GLUT2蛋白表达,10,20μmol·L-1小檗碱增加GLUT4蛋白表达;20,40,80μmol·L-1葛根素上调GLUT1和GLUT2蛋白表达。以上成分体外差异化影响GLUT1/2/4表达,可以有效调节葡萄糖转运的瞬时响应和长期响应。降糖途径分析显示黄芩苷和葛根素与油酸诱导IR-HepG2细胞降糖作用途径环节及效应强弱存在一定程度差异,而小檗碱和甘草苷在2种不同诱因的IR-HepG2细胞中无明显差异。体外研究初步表明黄芩苷、小檗碱和葛根素具有体外差异化降糖作用,可加速糖转运增加糖原合成调节糖代谢改善肝IR。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 1035-2017)--《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了解《指南》的临床适用性,选取全国各级医院中曾进行《指南》培训过的临床工作者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应用评价调查问卷494份和适用性调查问卷511份,构建《指南》后效评价的数据库,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指南》总体评价分别为疗效92. 31%、安全性91. 06%、经济性87. 45%,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良好,愿意遵从《指南》推荐方案的高达99. 41%;对于治法治则、辨证分型、并发症预防方法、康复调摄方法合理性评价分别为97. 98%,92. 37%,94. 53%,92. 71%;对于《指南》所推荐方药使用效果评价均在65%以上,在80%以上的方药为痰热清注射液、银翘散、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中成药物不良反应、作用成分不明及经济性是影响药物使用及其疗效的重要因素,为之后更新修订该标准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荒漠肉苁蓉为著名补益类中药肉苁蓉的2种基原植物之一,为寄生植物。一般在其出土前挖取带鳞片的肉质茎作为药用,而出土、开花后的木质化茎和花一般被丢弃。为了探讨这些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该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IT-TOF-MS)对荒漠肉苁蓉花及木质化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样品粉末经50%甲醇-水超声提取后,采用Capcell core ADME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系统梯度洗脱;正/负离子自动多级质谱模式采集高分辨质谱数据;利用对照品推导主要化学类型的质谱裂解规律并指认部分信号,结合对比文献数据以及解析高分辨质谱数据,共对发现的62个信号中的39个进行了结构注释,主要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木质素苷类、糖类等。荒漠肉苁蓉花及木质化茎与肉质茎的化学成分轮廓差异较大,不能等同使用,但其含有较为丰富的木质素和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色谱方法对尼泊尔酸模的干燥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9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大黄酚(3)、大黄酸(4)、martianine(5)、rumejaposide E(6)、rumejaposide F(7)、atientoside A(8)、atientoside B(9)、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10)、patientoside A(11)、白藜芦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薄荷药材中5种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高相液相色谱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薄荷药材各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PDA法,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5 nm,进样量10μL。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种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5.76%~103.00%,相对标准偏差为0.8%~2.41%。同一产地中的不同成分、不同产地中的同一成分均存在一定差异,安徽-太和-1的薄荷样品综合品质评价最优。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薄荷样品中咖啡酸、迷迭香酸、橙皮苷、蒙花苷、香叶木素的含量,为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的测定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东莨菪苷(SC-1)、东莨菪内酯(SC-2)和异嗪皮啶(IS-1)是苗药铁筷子中主要活性成分,这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还未报道,该研究对铁筷子中3个香豆素化合物SC-1,SC-2,IS-1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进行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技术,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3个香豆素化合物后,鉴定粪便、尿液、血浆中的代谢产物。总共鉴定了3个香豆素原型及其在大鼠体内的11个代谢产物。通过对代谢产物的鉴定分析了其主要代谢途径,发现在大鼠体内这3个香豆素成分发生了葡萄糖醛酸化、磺酸化、还原等代谢反应。对3个香豆素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基本阐明了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进一步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