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观察组行MST-TLIF。比较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和Ost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脊柱-骨盆角(SSA)、C7矢状位平衡(SVA)、椎间隙高度、滑脱角(AS)及滑移百分数(PS)。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SS、SSA及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PI、PT、SVA、AS、P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明显减轻疼痛程度,且改善脊柱盆骨及腰椎滑脱情况优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2.
腰椎退行性变常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等,是导致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治疗除了中医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外,目前可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性高、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许多临床研究所证实,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开展,我院骨科自2011年开始开展此类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MIS-TLIF治疗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椎间融合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记录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DH)、腰椎前凸角(LL)、融合节段角(FSA)、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2例患者随访12~15个月,平均12.9个月。手术时间为(191.34±42.34)min(123~269 min),术中出血量为(154.38±42.14) mL(97~262 mL),术后引流量为(61.03±19.21) mL(32~94 mL)。术后切口浅表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置钉位置不佳1例,末次随访时未出现不适。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VAS评分及ODI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的DH、LL、FS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上述指标和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椎间融合率为90.62%,未发现融合器移位、下沉及内固定装置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解除神经压迫,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揭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PLIF治疗,共43例,观察组给予TLIF治疗,共11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Oswestry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TLIF的治疗明显更好,减轻了疼痛感,加快了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骨膜下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66例LDH患者,采用改良骨膜下入路TLIF治疗,记录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 d、3个月、1年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及肌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9.89±11.83)min,术中出血量(165.49±19.36)mL,引流量(138.39±19.24)mL,住院(6.04±1.20)d。术后发生1例慢性腰背痛,1例切口感染。术后1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及肌面积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骨膜下入路TLIF治疗LDH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能降低椎旁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胸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将到本院治疗的20例退变性胸腰椎疾病患者作为TLIF组,行经腰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将以往行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前后路联合椎间融合术(CAPF)治疗的退变性胸腰椎疾病患者各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对改善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LIF组在术后JOA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ALIF、PLIF、CAPF三组。结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安全系数大,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符合当今微创外科技术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治疗组2组,常规组(37例)单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联合治疗组(37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中药封包疗法治疗。分析2组患者不同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5.23±0.0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体L2~3椎间孔大小与CT三维重建的差异。方法:(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标本双侧L2-3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2)CT对标本扫描重建双侧L2~3椎间孔的三维图像并计算出其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结果:CT三维重建和实体标本L2~3椎间孔左右两侧各个测量值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疗效。方法:将412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0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腰椎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较传统开放式腰椎融合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配合中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配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腿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TLIF配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扳切除、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患者28例.结果 28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评价:优14例,良13例,尚可1例.无一例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手术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植骨密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加深,钛网融合器无下陷,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椎弓根螺钉系统无断裂和移位.结论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孙宜保  杨勇  梅伟 《中医正骨》2014,(3):206-208
目的:观察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采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6 ~55岁,中位数43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5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0例,腰椎不稳8例,腰椎滑脱6例.均为腰椎单节段病变.L3~L42例、L4~L523例、L5~S115例.病程2~28个月,中位数16个月.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价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10~ 185 min,中位数145 min.术中出血量210 ~320 mL,中位数26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中位数1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手术节段椎体均于术后9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均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硬脊膜损伤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6例腰椎滑脱患者中,2例术后残留Ⅰ度滑脱,其余均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复查时,JOA评分由术前(8.5±4.1)分升至(23.9±2.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由术前(26.8±5.0)分降至(7.6±2.7)分.根据JOA下腰痛评分系统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5例、可4例.结论: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适宜手术入路及方式。方法应用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3例,观察及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期疗效。结果13例患者早期临床优良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结论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结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督脉瘀阻型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科室收治符合标准的督脉瘀阻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共61例,分为单纯手术组30例及手术结合针灸治疗组31例。分别比较术前、出院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腰部督脉瘀阻症候积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两组患者督脉瘀阻积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VAS评分及督脉瘀阻积分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种指标评分改善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治疗组督脉瘀阻症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单纯手术组,JOA评分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督脉瘀阻型腰椎椎管狭窄症行Quadrant通道下MIS-TLIF,能有效疏通督脉,术后瘀阻症状改善明显,体现了"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的治病求本的中医思维。术后大部分患者仍残留少许瘀阻症候,运用引气归元针法能进一步疏通督脉,改善督脉瘀阻症候,缩短病程,促进早日康复,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引气归元针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强 《新中医》2021,53(1):76-78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健腰止痛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 :将LSS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进行MIS-TLIF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腰止痛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牵引配合腰椎椎间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牵引配合腰椎椎间孔阻滞治疗。结果:共172例中,痊愈129例,显效29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42%。结论:针刺、牵引配合腰椎椎间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短杠杆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孔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松解手法结合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短杠杆手法配合牵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ODI评分、VAS评分及椎管前后径、椎管橫径、侧隐窝宽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LIF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TLIF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需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腰椎的ODI功能评分、滑脱角及Taillard指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和随访测量的滑脱角、Taillard指数以及VAS评分、ODI功能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滑脱角与Taillard指数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同期治疗组的VAS评分及ODI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尽早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椎间孔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3年起 ,作者应用经腰椎椎间孔入路的神经根周围封闭 (以下简称椎间孔封闭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5 6例 ,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 6例 ,男 182例 ,女 74例 ,男女之比为 2 .46∶ 1。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72岁 ,其中 31~ 5 5岁 12 5例 ,占 6 8.7%。工人 10 2例 ,农民 82例 ,干部 34例 ,教员 2 3例 ,护士 8例 ,其他 7例 ,其中工人、农民占 71.9%。有明显外伤史者 187例。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2 0年。病变部位 L4~ 5 间隙 132例 ,L5 S1 间隙 10 8例 ,L3~ 4、L2~ 3 间隙各 6例 ,L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前路、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4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2组都采用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组采用改良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对照组采用前路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 2组融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术前VAS与JOA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2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术前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角和椎间隙高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2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改良后路入路更加有利于疗效的提高与回复腰椎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