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盆栽砂培实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25,50,75,100 mmol·L^-1)对花期荆芥离子吸收、分布和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荆芥根、茎、叶、花中Na+含量显著增加,且地上部位的Na^+含量逐渐高于根部;根中K^+含量降低,而茎、叶、花中K+含量有所增加;Ca2+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总体受盐胁迫的影响较小。荆芥各部位K^+/Na^+,Ca^2+/Na^+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度盐胁迫(50 mmol·L^-1NaCl)促进荆芥挥发油含量增加,重度盐胁迫(100 mmol·L^-1NaCl)抑制挥发油的合成和积累。荆芥挥发油中98%以上的物质为萜类成分,以胡薄荷酮和薄荷酮的含量最高。盐胁迫对荆芥挥发油组成成分的种类影响小,但改变了各主要成分所占的比例。盐胁迫促使胡薄荷酮向薄荷酮转化,胡薄荷酮/薄荷酮值(相对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薄荷酮相对含量在75,100 mmol·L^-1NaCl处理下高于胡薄荷酮成为第一主成分。其他成分如D-柠檬烯在中度和重度盐胁迫下含量上升,石竹烯含量仅在轻度盐胁迫下增加。该研究可为盐渍化土壤条件下荆芥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荆芥及其相关药材挥发油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玉兰  丁安伟  冯有龙 《中草药》2000,31(12):894-896
采用薄层色谱、气—质联用等方法对荆芥及其相关药材防风、薄荷、紫苏、广藿香、海州香薷等药材挥发油含量及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其化学稳定性,为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药对荆芥-防风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如  邹桥  周涛  曾笑  张斌  梁逸曾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1373-1376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药对荆芥-防风、单味药荆芥和防风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分辨色谱重叠峰,通过质谱库进行定性,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结果荆芥-防风、荆芥和防风挥发油分别得到65,51和36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2.36%,86.71%和89.15%。结论荆芥-防风挥发油成分数目大致是单味药荆芥和防风的加和,但主要来自荆芥。  相似文献   

4.
VA菌根真菌对荆芥的生长、养分吸收及挥发油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接种VA菌根真菌能促进荆芥的生长,提高其对P和S的吸收,对K、Na、Fe、Mn、Mo、Zn、Co、Ba,Pb和Ni等元素的吸收亦有影响,并能提高荆芥挥发油合成的能力。不同种VA菌根真菌的作用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薄荷-荆芥穗配伍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为薄荷-荆芥穗药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薄荷-荆芥穗药对、薄荷和荆芥穗单味药材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方法对二者配伍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薄荷挥发油中确定了40个化合物,其中21个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测到;荆芥穗挥发油中检测确定了27个化合物,其中6个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测到;药对挥发油中确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有5个新成分在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未检测到。结论:薄荷-荆芥穗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组成及相对含量较单味药材均有一定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煎煮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物理或化学的变化。配伍后化合物组群的相应药效学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朱梅芳  唐宇  郑琴  汤丹丰  罗俊  胡鹏翼  郭园园  吴海霞  杨明 《中草药》2018,49(12):2845-2854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e Fructus、荆芥Schizonepetae Herba、薄荷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及其配伍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探讨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与其成分及抑菌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成分及其配伍后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单味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和配伍提取挥发油及单提混合后的挥发油对常见的4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连翘、荆芥与薄荷混合提取后,所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连翘-荆芥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中,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含有的7种成分和荆芥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而新增了8种成分。连翘-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8种成分,并新增8种成分。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新增了7种成分。连翘-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薄荷挥发油中的2种成分,连翘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1种,荆芥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2种,新增了9种成分。与单提混合挥发油相比,3种药材混合提取组中胡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抑菌实验显示,不同提取方式所得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不同,单味挥发油及单提混合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配伍提取挥发油组。结论挥发油是解表中药的重要药效成分,中药挥发油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对挥发油的得率、成分及药效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其疗效,应对此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5,(8)
目的建立北京、河北地区不同品种荆芥挥发油的GC特征图谱。方法 GC-FID法测定挥发油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40批荆芥样品的GC特征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通过欧式距离可归为4类,即中荆1号、中荆2号、安国荆芥和玉田荆芥。结论该图谱能可靠地鉴定荆芥的品种,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荆芥不同药用部位及炒炭后挥发油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荆芥不同药用部位及炒炭后挥发油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检索。从全荆芥中检出26个组分,其中11种系荆芥挥发油中首次发现;从荆芥炭中检出27个组分,其中9种为全荆芥中首次发现。其余18种成分的含量也绝大部分发生改变。并对荆芥穗和荆芥梗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β-细辛醚的血药浓度,色谱柱:HP-3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30℃,6℃·min-1升至22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20℃;进样量:2.0μL;无分流进样;溶剂:甲醇;载气:氦气;柱头压:5.5×104 Pa;内标物:α-萘酚。结果 β-细辛醚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y)与浓度(c)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18 89c+1.755×10-3(n=6,r=0.999 9)。线性范围:0.04~40.0μg·mL-1。小鼠全血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4μg·mL<-1。结论 小鼠灌胃石菖蒲挥发油后,β-细辛醚在体内的药-时过程为线性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1/2(α)为6.5min,t1/2(β)为93.6 min。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包合荆芥、陈皮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严建业  夏新华 《中成药》2003,25(8):612-614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荆芥、陈皮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结率为评价指标,比较研磨法和饱和水溶液法,以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用TLC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挥发油(8:1),加4倍量水,研磨2h,挥发油利用率87.1%。结论:研磨法优于饱和水溶液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药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实现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结果 荆芥-桂枝、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分别定性得到51,47和61个结果,占总含量的88.72%, 90.52% 和88.37%.结论 药对挥发油成分的数目大致为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的加和,但相对含量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樟树挥发油含量及成分在不同时间和生长环境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樟树在不同时间、不同生长环境叶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变化,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樟树挥发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测定总挥发油得率,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龙脑樟脑的含量。结果:同一滨江高教园区从3月到7月的样本中,发油总含量最高3.0987%、最低0.5198%;龙脑最高18.7003%、最低0.4032%;樟脑最高14.8126%、最低0.0172%。不同生长环境东阳的样本龙脑的含量比杭州低1半;湖州的样本挥发油总含量比杭州大得多。结论:不同时间和生长环境对樟树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银耳多糖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银耳多糖吸收、分布的特征。方法 同位素标记、凝胶柱层析等。结果 银耳多糖(Tp )口服后仅有微量(约0.4%)通过胃肠道入血,被器官所吸收。进入血液中的Tp分子量未见明显变化,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的器官分布结果相似,绝大部分在肝、肾中。在肝脏中,主要为KC所摄取。结论 静脉给药后,Tp在血中清除的速率较慢,绝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但排入尿中的Tp分子量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采用血凝试验测定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采用血凝试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①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MDCK细胞的TC0均为5%,即在相应培养基中血清含量为5%.②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对MDCK细胞的TCID50(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为10-3.5/0.1 ml.③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5%、3.5%、2.5%浓度对10 TCID50的甲型流感病毒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5%、3.5%浓度的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结论 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直接杀灭作用,结果 与挥发油的体外、体内实验一致,进一步明确证实了两者的抗流感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验证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包合物是否形成。结果:确定紫苏叶和荆芥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9,β?CD与水的比例为1:3,包合时间23min。结论:胶体磨法制备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树发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树发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4个挥发油成分,占总量的17.9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萜类(6.71%),酮类(4.19%)及醇类(3.27%),主要成分为4-戊烯-2-酮(4.19%),cis-7-十四烯醇(3.03%),3,7-二甲基辛烯(1.30%),新己烷(1.28%)和大牦牛儿烯D(1.01%);共鉴定出33个脂溶性成分,占总量的89.6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脂肪酸类(81.65%),烷烃类(4.49%)和醇类(1.67%),主要成分为反亚油酸甲酯(34.98%),油酸甲酯(10.94%),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7.40%)和硬脂酸甲酯(4.13%)。结论:首次从树发中提取并鉴定了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为树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5,(6)
目的:建立川芎、当归和藁本挥发油的HPLC特征图谱,对特征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川芎、当归和藁本的特征图谱,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对特征峰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选定的条件下,得到川芎、当归和藁本的特征图谱,HPLC-MS鉴定出7个特征峰,分别为:洋川芎内酯A、丁苯酞、阿魏酸松柏酯、E-藁本内酯、Z-藁本内酯、新蛇床内酯、E-丁烯基酞内酯。结论:该方法可简便准确地鉴别川芎、当归和藁本,为药材及其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甜菊甙(Steviosidc)经大鼠和小鼠分别口服高、中、低三种剂量及单剂量静注后,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图形大体相似,符合开放二室模型。冐肠道吸收慢,且不完全,小鼠和大鼠的吸收峰时分别为1h、2h。肝中分布最高,依次为血、肾、脑、心、脾、肺、胰、胃和肠。体内消除较缓慢,以肠道排泄为主,31d内以粪和尿中累积排泄量为84.7%,其中粪占60.9%。尿、粪及胆汁提取物经TLC分析,主要为药物原形,未见代谢产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3%。  相似文献   

19.
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及其在不同植物部位中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麦香  江泽荣 《中草药》1993,24(9):459-461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化合物吸收、分布和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吕鹏  黄晓舞  吕秋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9):1961-1964
各种资料及相关实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有着很强的药理活性,是中草药的重要成分。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分别按胃、肠和肝脏几个主要吸收和代谢部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介绍。对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研究将为开发黄酮类新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