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进行拔罐的基础研究,考察正常人罐斑的显色规律,为建立罐斑图谱提供依据。方法:在正常人背腰部12个部位拔罐10min,分为4组,每组10人,分别采用-0.07 MPa,-0.06 MPa,-0.05 MPa,-0.04 MPa的罐内压强,24 h后记录罐斑深浅进行量化评分,分析罐斑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相同拔罐参数下,腰部罐斑显色较深,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压强下罐斑颜色深度呈现-0.06 MPa〉-0.07 MPa〉-0.05 MPa〉-0.04 MPa,但-0.06 MPa组与-0.07 MPa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的背腰部左右同名穴位用相同的参数拔罐,罐斑显色应该一致;背腰由于部位不同罐斑的深浅会有差别;罐斑会随罐内负压的增大而变深,当负压增值-0.06 Mpa时罐斑加深变慢;研究健康人的罐斑显色规律一定要认真筛选受试者。  相似文献   

2.
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考察拔罐时压力因素、时间因素及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罐斑颜色变化的影响,为拔罐参数及效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时间3水平,压力4水平,共12个刺激参数,在同一健康受试者背部12个部位进行拔罐,一共完成34人次的试验.应用制作的罐斑颜色图谱,对拔罐24 h后的罐斑颜色进行评分,分析罐斑的变化规律.结果: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参数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因素对罐斑颜色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10 min>30 min>20 min.压力因素对罐斑颜色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现-0.07 MPa>-0.06 MPa>-0.05 MPa>-0.04 MPa.结论:10 min×-0.04 MPa即能使拔罐部位产生明显瘀斑,随着刺激量增强罐斑越来越重;压力因素对罐斑的影响最大,呈线性关系,可表达为:Y(罐斑颜色)=2.025+0.902×100×负压绝对值(-MPa);时间因素对罐斑的影响较为复杂,可能与拔罐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帅  崔瑾 《针刺研究》2012,37(6):506-510
中医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是多种复合刺激作用于皮肤和穴位产生的综合效应。其中,罐内负压是疗效产生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负压疗法中,对负压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拔罐疗法和现代医学负压疗法的效应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认为罐内负压的形成与操作熟练程度、火罐大小和燃用乙醇浓度等因素有关;罐内负压与罐斑的形成密切相关。负压能够扩张血管,调节局部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修复;促进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显著提高创面再上皮化速度,发挥良性刺激作用,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近10年罐斑颜色及拔罐疗法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汇总分析罐斑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罐斑及罐斑诊疗意义提供新思路,以期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罐斑效应,提高罐诊标准化、规范化进度,从而提升拔罐疗法学术价值及地位。  相似文献   

5.
罐疗法的物理参数包括压力、时间、温度,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关于罐疗法的临床应用及科研应对其中关键的参数(留罐时间和负压值)进行量化。该文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研究罐疗法的物理参数,发现罐疗法留罐时间约为10 min,这与传统罐疗法的经验相似;负压水平为﹣0.06 MPa,在留罐6 min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建议以﹣0.05 MPa为安全负压,因为这个负压水平引起的皮肤血流量变化最大;罐内温度是伴随罐内负压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物理量,温度不是罐疗法起效的主要因素,而只是一个结果。未来罐疗法必须具备有负压的自动动态检测功能,才能适应临床及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罐疗法是指用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的方法.其为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临床常用的有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近年来,拔罐疗法临床报道较多.现将近5年来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崔瑞  李迎红  郭义 《河南中医》2015,35(2):229-230
罐斑诊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数据库中检索与罐斑有关的文献,其大多数都是对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从现代医学角度对罐斑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阻碍了罐诊的进一步发展,可从两个角度对罐诊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在中医辨证、已知患者机体证型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证型、微循环血液成分、罐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还可以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局部微循环进行监测,观察反复多次拔罐对拔罐局部微循环的影响,为多次拔罐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并总结了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拔罐疗法的医学文献,检索标题或关键词为"拔罐"或"走罐"或"闪罐"或"刺络拔罐"或"药罐",搜索范围为1953年至2015年7月15日收录的医学文献。从拔罐疗法的临床表现形式、临床适应症及机制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力求从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两个不同角度对拔罐疗法做全面详尽的综述。文献分析结果表明拔罐疗法发展至今有多种表现形式,治疗疾病范围涵盖内、外、妇、儿多个学科,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负压吸引、提升痛阈、增加皮肤血流量及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平衡拔罐疗法”是医者以竹罐为主要工具,利用燃烧的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人体胸部、腹部、四肢部、腰部及脊柱部等经络,腧穴,患处或体表的某些部位,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等现象,以达到机体平衡对称的拔罐疗法。  相似文献   

10.
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法与拔罐法的有机结合。刺络法是指用皮肤针或三棱针在身体浅表进行穴位点刺或叩刺,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拔罐是以罐为治疗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或其他方法去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人体施治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瘀血现象从而祛散邪气,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疗法。目前研究表明,刺络拔罐可用于  相似文献   

11.
唐晓  肖雪花  张国庆 《针刺研究》2012,37(5):390-393
目的:观察拔罐后罐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拔罐疗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于拔罐前后测量22例门诊腰痛患者同一部位共32个罐斑的皮下小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比较分析拔罐前后罐斑组织的血流参数及血流信号变化。结果:拔罐后罐斑组织的PSV、EDV较拔罐前明显增快,拔罐后罐斑组织的RI较拔罐前下降(均P<0.0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的罐斑组织血流信号较拔罐前明亮、丰富。结论:拔罐可明显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罐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拔罐"吸拔泵"作用的结果,是拔罐独特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一种新型的罐疗法参数检测系统,可实时、动态检测罐疗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为罐疗法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应用BMP180负压/温度模块,采集罐具内负压及温度数据信息,通过NImyRIO芯片系统将罐疗参数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应用Labview系统成功开发了罐具物理参数量化检测系统。应用该系统进行初步分析罐疗的基本物理参数变化特点。初步的测试发现,罐疗法留罐过程中罐内负压会逐渐减小,且观察到抽气罐内的温度有一个逐渐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罐印为拔罐治疗时出现的皮色变化、水泡与水汽、皮温改变、感觉变化等。阐述中医对其的认识及临床意义,西医对其产生的相关解释。挖掘罐印产生的相关研究,分析罐印产生的机理,反应病症和治疗疾病的意义,尤其是现代研究揭示产生的原因,使其进一步应用到临床中去,归纳总结拔罐的最佳时间和压力,寻找其规律,剔除其误解、误区,探索未来拔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多种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其变成负压,并吸附於施术部(或穴)位元.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的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悬火法拔罐是将特制的螺旋型悬火架置于罐内 ,把浸上适量酒精 (以不滴为度 )的棉球穿卡在悬火架的小环上 ,点燃后扣在欲拔部位上 ,即可将罐吸住 ,见图 1。可以在平面、立面施拔 ,不受体位限制 ,尤其适合自拔可以够到的颈、肩、背、腰、臀等部位 ;棉球固定在悬火架中心燃烧 ,无跌落烧烫肌肤之虞 ;棉球在罐内燃烧 ,不仅在扣罐前通过燃烧罐内氧气和温升使罐内空气体积膨胀挤出罐内部分气体 ,而且在罐口接触皮肤后 ,棉球仍可燃烧 ,使罐内剩余空气中的氧气燃尽。这样罐内气体中的分子密度变小 ,随着温度的下降就可形成较强的负压吸拔力。螺旋型悬…  相似文献   

16.
拔罐疗法应用广泛,目前对其作用机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罐斑、罐压[1-3]等方面,认为拔罐疗法具有机械刺激作用、负压效应、温热作用、镇痛作用等.该疗法可能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相对匮乏的机理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拔罐疗法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大椎穴拔罐对健康成人背部腧穴部位皮肤的血流变化,探讨拔罐疗法对其血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医拔罐疗法是利用罐内形成负压进行治疗的方法,多年来,笔者将舒经活络液与拔罐结合使用,利用拔罐形成的负压造成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活血药液的吸收,用以治疗关节疼痛,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笔者将其称之为“负压药物拔毒活络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再配以足部反射区按摩和局部按摩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拔罐后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进行定量观察,探索客观定量测量拔罐皮肤反应的方法。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7人,使用定量可调的经络罐通仪于受试者背部分别进行4种强度负压的拔罐各5min,采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拔罐前与拔罐后即刻的皮肤光谱数据,并用数码照相机观察记录拔罐前后皮肤颜色变化。结果:拔罐前人体背部不同区域的光谱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光谱在540~550nm及580~590nm处有两个峰。使用不同压力拔罐后,皮肤的光谱发生了变化,在-0.02MPa时,波长为550nm处下降最明显(-12.1%,P0.05);在-0.03 MPa时,波长为540nm处下降幅度最大(-22.1%,P0.05);在-0.04 MPa时,于610nm处有显著下降(-26.7%,P0.05);在-0.05 MPa处,则多个波长处都有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不同负压拔罐后,皮肤的光谱可发生显著变化,且不同压力时最大变化处的波长有所不同,用高光谱仪可以定量地观察拔罐的皮肤颜色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拔罐古称"角法",属非药物外治法之一。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其具有机械刺激和热效应等作用。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使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度瘀血,通过对气血运动的干扰可祛除蕴结在肌肤之风,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气和血、疏散风邪的目的。此外,拔罐疗法还通过刺激局部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体,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通过反射机制调节人体的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观察拔火罐对背痛患者局部体表温度的影响。方法:43例背痛患者给予中号玻璃火罐治疗,罐內容量为260 mL。拔罐部位随机选取左侧或右侧心俞(37例)或肾俞(6例),另一侧同样部位做为对照,不予拔罐。采用红外热像仪记录留罐10 min前后局部皮肤温度的变化,并与对照部位皮肤温度进行比较。结果:拔罐后局部皮肤温度先降后升,在留罐10 min后起罐时罐区皮肤温度较拔罐前皮肤温度下降(0.4±0.9)℃(P=0.004.),起罐后10 min比拔罐前罐区皮肤温度升高(0.4±1.1)℃(P=0.016),起罐后10 min比起罐时罐区皮肤温度升高(0.8±0.9)℃(P=0.000)。而对照部位的皮肤温度则持续下降。结论:拔罐后局部皮肤温度先降后升,而对照部位的皮肤温度则持续下降。局部皮肤温度的变化可能与疗效的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