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猝死是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在应对此类突发事件时,只有每名护士掌握流程,熟知抢救人员各自的职责,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有报道院内患者发生猝死时,大部分是护士首先发现,因此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为了提高护士对猝死应急处置能力和配合的应对能力.我院护理部教学培训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示教视频情景模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猝死应急预案演练,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演练及考核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县级综合医院门诊护士应急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门诊护士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特点进行分析,采取增强门诊护士应急意识的培养、应用PDCA管理法加情景模拟法加强应急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对策。结果对策实施后门诊护士在应急理论知识和应急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能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结论该院采取的对策能提高门诊护士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证门诊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运行,保障患者安全,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雷伟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47-3148
目的:探讨系统培训提高普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技术水平的效果.方法:对30名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并应用应急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系统的应急培训,短期内能迅速提高其应急能力,尤其是应急配合能力提高较快,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护士的工作信心.  相似文献   

4.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患者病情危急时,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快速、准确、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使病情缓解。具有应急能力是一个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高其应急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护士的政治素质是其应急能力正常发挥的根本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护士必须有献身于护理事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提高肿瘤科护士的应急能力.方法运用PDCA 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拟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内容,如单独值班时病人突然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检查途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巡回病房时发现病人不慎跌倒,不明原因的中心吸痰装置出现故障时处理,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停电、停水、火灾等.然后实施“执行、检查、处理”等管理循环.演练开始前及演练结束后立即对参与演练及观摩人员进行现场应急流程理论及应急相关的操作考核.结果 演练前后肿瘤科护士的应急流程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 循环在突发事件演练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的掌握及相关急救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ICU是专业医护人员将危重患者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的场所.ICU患者往往病情危急、变化快,需要ICU护士有较强的应急抢救能力,包括快速识别、应变、抢救处理等,而低年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参与紧急抢救的机会极少,抢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较为局限,缺乏经验,碰到应急状况束手无策,不能主动有效地配合医生开展应急抢救工作.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抢救水平,保证护理安全[1].2008~2010年,我院ICU运用抢救模拟演练教学方法,模拟各种抢救场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抢救能力培训,以期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短期内提高儿科低年资护士岗前应急能力。方法对本科45名工作3年以内的护士进行岗前应急能力培训及考核。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病情综合观察能力及急救应急能力、技术水平均明显提高。结论对护士进行有计划的岗前应急培训,短期内能迅速提高其综合素质、急救应急能力,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病情变化快且危急重,对护士的应急抢救能力的要求高;而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5年)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急救技能和应急抢救能力普遍不高[1],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患者突发的病情变化和意外事件时,往往表现慌乱、束手无策,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我科采取多元化教学的方法对4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抢救能力培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士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的方法及实践意义。方法:对医院门诊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准备充足的医疗抢救物资,对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实践演练后对演练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2016年7月-2017年6月应急预案演练实施后,共发生21例门诊意外事件,护士在意外事件发生后,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患者实施救治,同时协助医生实施连接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开放静脉通道、输液等抢救策略,通过与医生的有序熟练配合,其中2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5.24%,1例患者因纵隔破裂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医院门诊定期开展护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明显提高了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水平,对提高医护配合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室应急演练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法应用重症监护室应急演练中,然后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进行循环,直到护士掌握为止。并对PDCA循环实施前后应急演练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护士的应急演练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室应急演练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县域医院急诊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现状,旨在提升县域医院护士队伍整体应急能力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选取浙江苍南县区域内三所医院(苍南县人民医院、苍南县中医院、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87名,通过微信统一发放“急诊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急诊护士突发事件应对现状”调查问卷,填写后微信提交回收。结果 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87份,有效回收率100%。“急诊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维度(总分5分)平均(3.0±0.1)分;专业急救技术维度(总分16分)平均(9.3±2.4)分;团队合作能力维度(总分2分)平均(0.9±0.3)分;应急流程维度(总分10分)平均(6.3±1.3)分;问卷总分(33分)平均(21.3±3.8)分。“急诊护士突发事件应对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护士在对突发事件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和应急能力掌握方面整体情况较好。结论 高年资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县域医院仍处于中坚力量,但多数护士在专业急救技术和应急流程方面有所欠缺,医院需结合发展状况及救援职责,落实对急诊护士突发事件的专业培训及应急演练,持续提升急诊...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患者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日渐增加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安全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涉及护士在临床突发事件中应急应变能力方面的问题占了较大比例[1].紧急情况下,纠纷发生的原因多与护士总体素质、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面对此类事件的态度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应急能力的强弱[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医院新护士的独立当班准入考核评估标准及方法,将工作能力绩效与薪酬挂钩,促使新护士主动学习,积极进取,锻炼提高新护士工作能力,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针对医院病房的每日工作流程、对患者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等突发事件,设计10项护士独立当班能力考核评估标准,新护士经过一定时间病房轮转后,每年由组织护理部对医院新护士进行独立当班准入考核评估。结果对31名新护士独立当班准入考核评估,其中优秀8名,良好23人,及格11人,不及格1人,通过率96.7%。结论新护士在新患者入院流程、电子医嘱、治疗室工作、职业防护等实践能力效果优良,而在护理文书书写、交接班内容及方法、跌倒高危压疮护理、患者安全舒适体位、危急重症判断处理及抢救仪器药品使用等能力一般或欠缺,准入后需继续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及效果。方法对我院产科工作≤3年的30名护士急救能力加以培训,针对出现的不足之处,强化专科理论知识以及产科急救技能操作、实施流程管理以及开展医护配合现场模拟演练等方法,并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产科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对培训前后护士急救能力加以比较。结果产科急救应急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急救知识与技能、病情观察以及应急配合等方面的问题;产科护士培训后急救应急能力明显改善,急救各项理论知识及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积极地改善措施产科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抢救成功率,应该推广至整个医院的各个科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门诊的急救系统并科学管理,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多种院内支持系统配合,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流程,配备完整急救设备及药品,加强巡视,制定安全转运指引,并进行科学管理,使急救系统顺利应用到门诊。结果 43例突发事件均急救成功。结论门诊护士必须熟悉各项急救措施,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提高护士及患者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脊柱外科护士进行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提高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方法对30名脊柱外科护士完成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培训+演练结束后对全体护士发放反馈问卷。结果感到帮助较大或很大者占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者占100.0%。结论培训+演练提高了脊柱外科护士的临床急救综合能力,增加了护士临床应急处置时的信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化医院中收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特殊专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含量高,以及封闭性的管理方式,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1]。为了保证护理安全和质量,提高新护士的急救和应急等能力,我科自2010年对新入职护士运用导师制结合ICU专业护士核心模块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重地,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且复杂,如心搏骤停、呼吸衰竭、脑疝等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故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应急能力,同时应具备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的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而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重地,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且复杂,如心搏骤停、呼吸衰竭、脑疝等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故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应急能力,同时应具备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的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而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变化快,死亡多发生在第1周,在最初的数小时内,死亡者多有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这就要求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及时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诊断病情。全方位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提高护士临床观察力并发挥作用是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