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算机三维重建手掌部筋膜间隙的应用解剖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由于手掌部筋膜间隙是潜在的非实质性结构,容易给手掌部筋膜间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为了达到对手掌部筋膜间隙疾病的准确诊断和良好治疗,有必要对其解剖境界和毗邻关系充分理解。目的:通过新鲜尸体标本解剖并结合薄层断面解剖及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手掌部筋膜间隙的边界和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并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重建, 以便更好地显示手掌部筋膜间隙的毗邻关系,为手掌部筋膜间隙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详实的解剖学依据。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材料:选用成人新鲜手标本12只(保留腕关节,标本由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 左、右各6只,肉眼观察无明显器质性损害。将其中2只(左、右各1只),进行薄层断面解剖和图像重建。其余10只手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方法: 实验于2003-05/2006-0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及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完成。应用大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可视人及虚拟人技术理论,通过进行标本的大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观察,并在微型计算机进行手掌部筋膜间隙的重建计算机三维重建。主要观察指标:手掌部筋膜间隙的解剖学境界和毗邻关系。结果:新鲜尸体解剖并结合薄层断面解剖及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对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的毗邻及范围的观察结果显示:掌中间隙的前界自尺侧起为掌内侧肌腱隔及其周围的深筋膜、尺侧3指指屈肌腱的腱鞘及第2~4蚓状肌、示指屈肌腱鞘与中指屈肌腱鞘之间的深筋膜; 后界为骨间掌侧肌表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及拇收肌表面的拇收肌筋膜;尺侧界为掌内侧肌腱隔及部分骨间掌侧筋膜;桡侧界为掌中隔;远侧分为3个小间隙,沿各自小间隙内的蚓状肌鞘通向 2,3,4指蹼间隙;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鱼际间隙的前界至尺侧起为示指屈肌腱鞘及第1蚓状肌、掌深筋膜和掌外侧肌腱隔;后界为拇收肌筋膜;桡侧界为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掌深筋膜;尺侧界为掌中隔;远侧沿第1蚓状肌鞘通向第1指蹼间隙;近侧为盲端。结论:鱼际间隙的近端为盲端,掌中间隙的远端分为3个小间隙,手掌部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对于该区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3岁。因右侧腕掌部肿块6年就诊,无自觉症状。查体:右侧腕掌局部隆起,约40mm×35mm,质软,境界欠清,移动性差,各手指形态正常,无神经感觉及运动障碍。临床拟诊腱鞘囊肿或腕掌部脂肪瘤。超声检查:右侧正中神经自前臂至腕掌部逐渐弥漫性肿胀,以腕掌部明显,每束神经均较左侧粗大,呈低回声。各神经束间为强回声包绕,无包膜,呈“藕状”改变(图1)。超声提示:右侧腕掌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考虑来源于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纤维脂肪瘤可能。术中见正中神经增粗,其周围由脂肪纤维组织包裹。病理诊断:正中神经纤维脂肪瘤。讨论正中神经纤维脂肪瘤…  相似文献   

3.
刘佳  石扬  李凯  郑宗珩 《新医学》2021,52(11):841-845
目的 探讨直肠腔内超声(ERUS)显示Denonvilliers筋膜解剖结构特点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术前ERUS图像,观察辨别Denonvilliers筋膜解剖结构特点,并与术中腹腔镜所见进行对照。其中1例实施术中ERUS与腹腔镜下所见进行对照以验证术前ERUS识别的结构是否为Denonvilliers筋膜。结果 在ERUS图像上,走行于直肠固有筋膜与前列腺、精囊腺之间的线状高回声部位为Denonvilliers筋膜,显示率达100%。15例术前ERUS图像与术中腹腔镜所见均相符。Denonvilliers筋膜与前列腺后方包膜贴合紧密,在精囊后方有疏松较宽间隙。在精囊腺后方及侧方存在结构个体差异,依据线状高回声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层结构(3例)及多层结构(12例)。结论 ERUS可以准确显示Denonvilliers筋膜解剖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小腿骨筋膜室断层解剖与超声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超声对小腿骨筋膜室显像的可行性及方法 ,为超声应用于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OCS)的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制作并观察 5例不同年龄小腿中 1/ 2位置断层解剖标本 ;对 30例不同年龄小腿进行超声检查 ;将声像图与解剖断面进行比较 ,重点观察骨筋膜室位置、边界及构成。结果 小腿断层解剖标本中 ,前室、外侧室、后深室及后浅室清晰可辨 ;超声声像图所反映的解剖结构和关系与断面解剖标本一致 ;骨间膜、前间隔、后间隔和肌间筋膜是各骨筋膜室的分界标志 ,胫前、胫后动脉和胫骨外缘、腓骨前后缘是重要定位标志。结论 超声显像能清晰显示小腿骨筋膜室解剖结构 ,可运用于小腿 OCS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咽旁间隙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的超声解剖及正常声像图特点。方法观察经CT和MRI检查并提示咽旁间隙正常的健康人33例,采用超声沿下颌骨外缘检查咽旁间隙。结果超声表现前界为颌下腺的内侧缘,外界为腮腺的深面,后界为乳突的内侧缘,内界为咽侧壁。沿下颌骨外周缘超声可显示咽旁间隙,咽旁间隙声像图的横切面呈倒置三角形,除翼内外肌和穿过其内的神经难以显示外,咽旁前间隙的筋膜脂肪组织表现强弱相间的软组织层次结构,而咽旁后间隙则表现为片状弱回声区夹杂低回声小区。结论颌下腺、腮腺和乳突是超声检查咽旁间隙的3个重要解剖标志,认识咽旁间隙的正常超声图像对提高咽旁间隙病变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颈深部间隙感染诊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生素的问世 ,颈深部间隙感染较前减少 ,但临床上仍屡见不鲜 ,且具有新的特点 ,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颈筋膜与颈筋膜间隙颈筋膜层次解剖论述纷纭。 1938年Grodinsky及Holyoke首次提出颈筋膜分层 ,之后众说不一。现多将颈筋膜分为颈浅筋膜及颈深筋膜。颈浅筋膜包绕颈阔肌并沿表情肌延伸至面部 ,不涉及颈筋膜间隙的组成。颈深筋膜分浅、中、深层。浅层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下方附于锁骨 ,在胸锁乳突肌两头之间形成Burn间隙 ,上方自舌骨分层包绕颌下腺及下颌骨 ,内层覆盖口底肌肉…  相似文献   

7.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而大腿均为单骨,无骨间膜,其筋膜间隙由单骨、肌间隔与筋膜组成,较有弹性及扩展余地,少有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1])。筋膜室综合征如不及早诊断和治疗,患者临床结局不理想,神经及肌肉坏死导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甚至可造成肢体残疾、肾衰竭等。上海交通大学医  相似文献   

8.
正筋膜间隙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肢体遭砸压或其他病因后,筋膜间隙内的肌肉出血、肿胀,使间隙内容物的体积增加,由于受骨筋膜管的约束,不能向周围扩张,而使间隙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症侯群。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触痛明显、麻木、足趾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此病发病一般比较迅速,严重者大约24h即可形成典型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下肢静脉反流超声检查可视为血流动力学检查,检查者必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超声检查.笔者根据多年临床教学实践体会,对下肢静脉反流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阐述如下. 一、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解剖学基础 下肢静脉解剖是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反流的基础.由于下肢静脉有一定的解剖变异性,一些经验欠丰富的超声工作者不易掌握.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浅静脉和穿静脉(perforating vein),浅筋膜是区分三者的重要解剖学标志,它位于肌肉与皮下组织之间,相当于肌肉组织的"被膜",超声易显示[1-3].  相似文献   

10.
《肌肉骨骼系统的超声检查》由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超声诊断科王金锐和崔立刚教授主讲。本教材根据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临床适应证、检查方法、肌肉骨骼系统解剖结构、常见病变的声像图表现,系统阐述了超声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肌肉系统中的应用。由于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尚未普及,本教材特别增加了相应关节规范超声扫查手法的演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