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并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IE患者男女比为2.59:1,平均年龄为(48.74±19.81)岁.83例(68.03%)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CHD)最多(26例,21.31%),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IE的认识。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425例IE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纳入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疾病、病原微生物分布和临床转归等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  相似文献   

3.
毒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毒瘾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本文对毒瘾组(8例)和非毒瘾组(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毒瘾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阳性检出率(625%)较非毒瘾组(19%)明显增高(P<001);毒瘾组发热体温397±04°C,较非毒瘾组385±07°C高(P<005),且多伴寒颤、肌肉酸痛;肺栓塞发生率毒瘾组(625%,5/8)高于非毒瘾组(47%,1/21)(P<001),而外周栓塞发生率毒瘾组(125%,1/8)低于非毒瘾组(429%,9/21)(P<001);超声发现毒瘾组心腔赘生物检出6例(750%),均位于右侧心腔,而非毒瘾组检出15例(714%),主要位于左侧心腔,毒瘾组赘生物较大,最大长度22±08(12~34)cm,非毒瘾组只有09±03(05~15)cm(P<001)。  相似文献   

4.
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30.2%)有所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比例(34.9%)相对升高,无基础心脏病比例(16.7%)比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发热(占87.9%)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其次是贫血(61.9%)及脏器栓塞(21.9%).血培养阳性率为57.7%,其中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32.4%)和表皮葡萄球菌(15.5%).134例(62.3%)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17例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有8例死亡,占47.1%.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6%,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和致病菌发生较明显变化,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死亡率高,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霞  王燕 《山东医药》2006,46(14):67-68
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4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4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8~80岁,平均45.5岁。其中,前5年收治18例,后5年收治26例。均符合Duke诊断标准,且至少具有下列一项:①血培养阳性;②超声心动图检查或手术发现心脏瓣膜赘生物。本组43例有发热表现,且多以高热为首发症状;40例在心脏瓣膜听诊区闻及杂音;18例有外周静脉栓塞症状(皮肤或睑结膜瘀点等);尿常规和影像学检查示28例存在脏器栓塞,其中18例肾栓塞,  相似文献   

6.
安浩君 《山东医药》2014,(25):77-78
目的:通过分析10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患者中,仅10例无基础心脏病,93例伴有各种不同的心脏病,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发热34例,贫血31例,栓塞56例。血培养检查阳性61例,阴性42例;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草绿色链球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部分患者有赘生物,赘生物多见于心内膜炎患者,发生于左心者84例(81.5%),且单瓣病变多,二尖瓣单瓣病变者38例,主动脉瓣单瓣病变者26例;发生于右心者12例(11.6%),以三尖瓣单瓣为主。9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3例,肺栓塞1例,脑出血1例,严重感染1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发生了变化,及时了解其变化,早期治疗可以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1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本院十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107例,对其临床特点、致病菌的变迁、治疗的变更进行讨论.本组手术治疗30例,死亡1例,治愈率96.7%.高于保守治疗的治愈率(70.1%).金葡菌IE的治愈率也达到了(71.4%),由于敏感抗生素或手术清除了病灶.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治疗不当,预后很差.由于IE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我院近十年间收治的39例IE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超表现、病原学及治疗和转归资料,分析IE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基础病因、致病微牛物和临床特征,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10月-2007年9月确诊的120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IE患者中,108例(90.0%)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12例(10.0%)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29例(24.2%)无基础心脏病变,79例(73.1%)NVE患者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30例(38.0%),其次为特发性二尖瓣脱垂(23例,29.1%)和风湿性心脏病(11例,13.9%).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贫血(65例,54.2%)和栓塞(58例,48.3%).有83例(69.2%)细菌培养阳性,其中43例(51.8%)致病菌为链球菌.结论 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前3位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二尖瓣脱垂和风湿性心脏病.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心内膜炎?鬃 的町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1988年1月~2000年5月间确诊的70例IE临床特点。结果 (1)8例(11.4%)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62例(88.6%)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57例(91.9%)NVE病人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22例,38.6%)最常见,其次为特发性二尖瓣脱垂(18例,31.6%)和风湿性心脏病(12例,21.1%)。(2)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贫血(40例,57.1%)和栓塞(33例,47.1%)。(3)60%(42例)病例细菌培养阳性,23例致病菌为链球菌。(4)39/51例IE经过单纯抗感染治疗痊愈,17/19例经过抗感染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愈。死亡14例,其中包括5例PVE和2例起搏器植入术后IE;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9/14)。结论 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前3位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二尖瓣脱垂和风湿性心脏病。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心内膜炎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PVE、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IE以及并发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简称IE)至今仍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包括滥用)以及心导管和心脏手术的广泛开展,近年来其临床特征、病原体和菌种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早期诊治的困难,加上本病并发症和死亡率仍较高,为此,本文对我院近11年来81例住院的IE患者作一临床分析,结合有关文献,对IE的现状和某些诊治问题略加探讨,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内膜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已扩及高龄老人,其治疗是个新的课题。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1990~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的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全部符合DUKE诊断标准〔1〕。男2 6例,女10例;年龄2 7~81岁,平均4 7.4岁。青年组:2 7~4 4岁18例,男10例,女8例;中老年组:4 5~81岁18例,男16例(≥6 0岁6例) ,女2例。病程为6 d~1.5年,病史1个月以内者6例,1~3个月18例(≥6 0岁6例) ,3~6个月2例,6~12个月6例,>1年4例。除一般对症治疗外,抗生素联合瓣膜成型术或瓣膜置换术2 8例:青年组15例,存活14例(14 / 15 ,93.3% ) ,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和各项辅助检查的进一步完备,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确诊率和治愈率大为提高。同时,其临床表现亦趋于不典型,致病菌的菌种和临床特点有了某些改变,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而早期确诊和治疗,尤其是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是控制疾病的关键。为此,我们总结了本院1994年初至1997年底明确诊断的30例IE患者,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2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earditis,IE)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心脏病,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致,尤其容易累及心瓣膜,其病损特征为赘生物形成。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开展及使IE的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发生显著变化,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若诊断治疗不当。病死率很高。现对255例确诊病例资料加以分析。进一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IE的临床表现形式与治疗的关系。结果发热为常见及起始症状,贫血、脾大、心脏杂音及杂音改变,消瘦厌食、出汗、周围动脉栓塞。血培养阳性率61.54%,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61.54%。结论①心脏结构异常是IE的主要基础病因;②先天性心脏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病变者为发生IE的高危人群;③超声心动图对I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分析了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其基础心脏病风心、先心及正常心脏分别为51.5%(17/13),30.3%(10/33)和21.2%(7/33)。发热及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UCG)赘生物检出率高达(70.4%),为诊断IE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2年5月我院确诊的7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脏基础疾病情况、病原菌、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75例IE中65例患有各种心脏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占首位(41.5%),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4.6%),老年退行性瓣膜病(13.8%);血培养阳性率为46.7%,病原菌以链球菌(48.6%)和葡萄球菌(28.6%)多见;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高(96%);35.4%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后接受心外科手术治疗,痊愈62例(82.7%,62/75),死亡13例(17.3%)。结论:正确应用超声心动图和血培养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近10年收治的97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量数值如患者发病年龄等以算术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病例阳性数以百分比表示,对比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97例IE患者平均年龄(49±17)岁,有基础心脏病73例,占75.3%;前三位是风湿性心脏病27例(27.8%)、先天性心脏病23例(23.7%)、特发性二尖瓣脱垂18例(18.6%).临床表现为发热96例(99.0%)、心脏杂音93例(95.9%)、贫血82例(84.5%).血液细菌培养阳性66例(68.0%),其中草绿色链球菌28株(42.4%),仍为主要致病菌,且全部发生于自然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中;葡萄球菌18株(27.3%),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5.2%),有3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12.1%),有2株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耐药性强的病原菌各1株.超声心动图赘生物检出79例,占81.4%,其中右心赘生物9例,病原主要为葡萄球菌.结论 IE患者临床表现、易感因素、致病菌发生了变化,多次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诊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83例。认为IE的经典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明显减低,血培养阳性率仅34%。草绿色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但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增加。IE的基础心脏病仍以风心病为主,其次为先心病,无器质性心脏病有增高趋势。超声心动图对检出赘生物有较大价值。IE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充血性心力衰竭是IE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瓣膜替换可降低IE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6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行肾脏病理检查。以血肌酐(Scr)133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标准,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损伤组(n=25)和肾功能正常组(n=101),对两组的病原菌、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6例IE患者中,25例(19.8%)合并肾功能损伤。病原菌阳性率为60.7%,链球菌(47.3%)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损伤组患者链球菌感染率更高(P0.05),心功能更差,血红蛋白降低更明显,尿蛋白阳性率更高(P均0.01)。肾功能损伤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心功能情况、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肾功能损伤组的手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均长于肾功能正常组(P均0.05)。随访期间,肾功能损伤组中2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7例心功能改善,无IE复发患者。结论:IE合并肾功能损伤较常见,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增加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对于IE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原学依据,把握手术时机,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