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鸿图 《医学综述》2003,9(3):190-192
自 2 0世纪 70年代初 ,灰阶二维超声问世以来 ,在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 ,并为胆系疾病的影像诊断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Weill( 1974)、Taylor( 1975 )等 ,首先阐明了肝门部胆管和门脉的声像图特征。Golodberg( 1976 )用带气泡的造影剂经“T”形管注入 ,证实了胆总管的超声解剖位置[1 ] 。 1978年Behan和Kazam提出用右前斜位显示肝外胆管 ,提高了其显示率[2 ] 。2 0余年来 ,由于超声诊断的经验积累和不断深入研究 ,特别是超声诊断仪器的不断发展、创新 ,包括超声分辨能力的不…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初,灰阶二维超声问世以来,在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并为胆系疾病的影像诊断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Weill(1974)、Taylor(1975)等,首先阐明了肝门部胆管和门脉的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3.
胰胆系疾病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诊断 ,主要是通过内镜下逆行性胰 胆管造影术 (ERCP)进行 ,其操作较复杂 ,且有一定的危险。1 何种胰胆系疾病需行内镜下诊断胆囊切除术后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的病因诊断 ,此乃最基本的也是绝对的适应证 ,可确定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有否残留结石和 (或 )术后胆管狭窄 ;病因不明的复发性胰腺炎 ;不明原因腹痛 ;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中 ,ERCP优于PTC。2 操作ERCP的操作技术需较长时间培训才能掌握 ,故并不是所有的内镜医师都能胜任这项工作。术前应常规给予镇静剂 ,十二指肠镜进入十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超声造影(CEUS)应用于胆系疾病诊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对57例胆系疾病患者进行CEUS,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特点及形态学特征,与常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部分病例与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ECT)做对照.结果二维超声结合CEU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7.7%比71.9%;x~2=4.41,P<0.05).CEUS可明确显示病变有无血供及血流的动态灌注过程,将胆系肿瘤与结石、胆泥或凝血块相鉴别,而且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轮廓,分辨肿瘤的浸润范围和深度,判断肿瘤是否侵及临近脏器、血管和有无转移病灶.但是,仅根据CEUS增强模式所反映的血流灌注情况,对鉴别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有限.CEUS和CECT的诊断准确率(87.0%比91.3%;x~2=0.45,P>0.05)及所显示病灶大小范围(0.4~6.2 cm比0.4~6.0 cm,P=0.7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是对常规胆系疾病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对进一步提高胆系疾病的诊断水平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超声显像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着重分析了超声检查在几种常见的胆系疾病中的误诊,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系蛔虫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2例病例,动态观察蛔虫存活时的蠕动状态以及蛔虫死亡裂解后声像图变化.结果 年龄组~16岁占320例,居住山区农村患病率居首位,胆系蛔虫声像图呈"双线征"和"乱麻绳"样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系蛔虫的首选方法,检查时必须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并随访观察,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
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集内镜与超声一体的内镜超声逐步应用于临床。不但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而且随着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也扩大到胰腺、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高频扫描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观察胰腺,胆道病变的细微结构,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内镜超声在胰腺和胆系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陈志勇 《中原医刊》2002,29(10):56-56
通过 17例手术证实的胆系疾病的CT和B超检查分析 ,证明CT对胆系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B超 ,探讨CT对胆系疾病诊断的重要意义。本文搜集我院 1995年 7月至 1998年间 17例手术证实的胆系疾病的CT与B超检查结论 ,胆结石 7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胰头癌 3例 ,肝内胆管结石 1例 ,胆囊癌 1例。男 9例 ,女 8例 ,年龄 31~ 65岁 ,均作CT及超检查。主要症状有上腹痛、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脂肪饮食、呕吐、黄疸、胆绞痛等。采用GE -980 0型CT机 ,层厚及层距均 10mm ,3例胰头癌增强扫描 ,术前均有B超检查。结果 :胆囊结石C…  相似文献   

9.
一、B型超声检查近十年来,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特别是B型超声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实用价值。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获得结果迅速,对患者安全以及无痛苦等优点,所以,它已成为临床辅助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对大多数胆系疾病进行诊断。 1.胆囊炎B型声象图急性胆囊炎,胆囊光环大小可正常(长7~9cm、宽2.5~3.5cm)或稍大,由于炎性渗出使囊壁张力增高而多呈椭圆形。胆囊壁水肿明显时可出现双层回声,胆囊边缘轮廓  相似文献   

10.
李翼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86-3186,3226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基础主要是胆囊血供不足、胆汁淤积等。AAC病情进展迅速,一般在24h内即可发展成整个胆囊的坏死,并可穿孔导致腹膜炎。目前国内对AAC的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但有些资料显示,超声诊断AAC并不可靠,腹部CT检查则更为敏感。AAC一经诊断应立即行外科手术,可根据病情选择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及经皮胆囊穿刺造口引流术。  相似文献   

11.
胆道系统是肝脏排泌的胆汁输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其内部充满胆汁,可与结石之间形成强烈的声阻差异或引起胆道扩张,故而适宜超声检查。随着超声诊断的研究深入及经验积累,对胆系结石诊断中的诊断达到了更高水平,现将其在胆系结石的应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翼龙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24):3186-3186,3226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基础主要是胆囊血供不足、胆汁淤积等。AAC病情进展迅速,一般在24h内即可发展成整个胆囊的坏死,并可穿孔导致腹膜炎。目前国内对AAC的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但有些资料显示,超声诊断AAC并不可靠,腹部CT检查则更为敏感。AAC一经诊断应立即行外科手术,可根据病情选择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及经皮胆囊穿刺造口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B”超诊断胆道疾病的价值已被临床所公认,在胆囊疾病中,其诊断正确率达95%,然而一些非胆系疾病亦可引起胆囊壁增厚。我们分析了200例这类患者,目的在于探讨其形成机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RCP对胆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成功进行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术的300例病人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胰头癌11例,胆总管肿瘤23例,胆总管结石169例,胆系炎症75例,急性胰腺炎13例,胆总管良性狭窄2例,胆总管蛔虫7例.术后主要并发症12例,并发血淀粉酶增高1例,并发急性轻症胰腺炎3例,并发急性胆管炎2例,失血性休克2例,消化道穿孔1例.结论:诊断和治疗性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系疾病重要的手段之一,能够使病人以最小的痛苦、最低的花费得到最佳的治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我科近10年来住院病人6072例,其中肝硬化患者680例,合并胆系疾病193例,发病率为28.3%。非肝硬化患者5392例,合并胆系疾病501例,发病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胆系疾病的发生与肝脏功能的健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女亘  孙光祺 《医学新知杂志》2001,11(4):220-220,228
胆系疾病是一多发、常见病 ,易反射性引起心血管症状及心电图 (ECG)改变 ,临床称胆—心综合征。该征常与原发性心血管疾病混淆 ,延误治疗。为了解胆系疾病对心功能的影响及治疗原发病灶对心功能恢复的作用 ,将资料较完整的60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与结果1.1 对象  1999~ 2 0 0 0年胆系疾病住院病人 60例。男 2 7例 ,女 3 3例 ,年龄 3 3~ 80岁 ,其中 ,3 3~ 60岁 2 4例 ,60岁以上 3 6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ECG。治疗前ECG改变 5 2例 ( 86.6% ) ,详见表 1。1.2  年龄与ECG关系 年龄高者多合并有心血管疾患 ,ECG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 我院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共收治70岁以上胆道疾病73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3例均手术治疗,男16例,女57例,男女之比1∶3.5。年龄70~91岁,平均76.5岁,其中80岁以上17例。 1.2 诊断:急性阻囊炎20例,其中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4例。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11例,伴中毒性休克3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33例。胆囊癌与胆管癌分别为7例与2例。 1.3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34例,心血管疾病24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有恶性肿瘤2例(非胆道肿  相似文献   

18.
19.
20.
邵铭教授治疗胆系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铭教授根据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等胆系疾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胆囊炎的三期治法,以及应用疏肝理气、软坚散结、降胆和胃、清化通络四法治疗胆石症,并且根据活血化瘀药物药效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分层次使用的经验,在临床上治疗胆系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