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终给予单次剂量普鲁泊福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普鲁泊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后立即停用所有麻醉药,普鲁泊福组静脉注射10%普鲁泊福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七氟烷使用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内的最高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结果 普鲁泊福组PAE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3.9)分比(10.9±4.5)分,P<0.05].普鲁泊福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比46.7%(14/30),P<0.05].普鲁泊福组术后拔管时间比对照组要稍微延长[(10.2±1.1)min比(9.1±1.5)min,P<0.05].而两组麻醉时间、PACU停留时间、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麻醉中停用七氟烷后给予单次剂量1 mg/kg的普鲁泊福能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使麻醉更趋平稳,而并不会延长患儿麻醉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鼻咽部手术的麻醉诱导与苏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拟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36例和小儿扁桃体摘除、腺样体刮除术48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七氟烷组)和普鲁泊福静脉麻醉组(普鲁泊福组),每组42例。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七氟烷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普鲁泊福组[(305±36)s比( 175±42)s],苏醒时间短于普鲁泊福组[(146±86)s比(512±114) s](P< 0.05)。普鲁泊福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烷组术中、术后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七氟烷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例数少于普鲁泊福组(P<0.01)。结论 七氟烷吸入和普鲁泊福静脉靶控输注在小儿鼻咽部手术麻醉诱导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从意识消失时间、抑制插管引起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诱导期呼吸抑制和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更为理想。尤其对于困难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和对没有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则更有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与吸入七氟烷对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以期探索一种更加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30例脊柱侧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鲁泊福组与七氟烷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唤醒前、唤醒即刻、唤醒后1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唤醒时间、唤醒质量.结果 七氟烷组唤醒时间[(5.9±0.9)min]明显短于普鲁泊福组[(7.1±1.8)min](P<0.05).七氟烷组唤醒即刻的HR、MAP明显高于唤醒前(P<0.05),普鲁泊福组无明显变化.唤醒质量:普鲁泊福组均为优秀,七氟烷组良好11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行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唤醒质量优秀,更适合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糖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将44例择期行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表分为两组: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每组22例.两组均以普鲁泊福、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麻醉,SR组以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PR组以普鲁泊福维持麻醉,使脑电双频指数稳定于45~55.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糖、皮质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诱导后PR组平均动脉压(MAP)高于SR组(P<0.05);PR组诱导后60min MAP低于诱导前(P<0.05).PR组和SR组诱导后60、120min心率(HR)均低于诱导前(P<0.05);诱导后5min PR组HR低于SR组(P<0.05).两组间及两组内各时间点血糖水平、两组间各时间点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诱导后120min皮质醇水平[(40.6±18.3)μg/L]较诱导前[(129.7±36.7)μg/L]显著降低(P<0.05),术毕24 h[(93.6±19.8)μg/L]恢复至诱导前水平;SR组诱导后120 min皮质醇水平[(51.6±16.8)μg/L]较诱导前[(130.5±32.1)μg/L]显著降低(P<0.05),并持续至术毕24 h[(75.9±18.2)μg/L].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脊柱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维持,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无明显波动,但是七氟烷对皮质醇的抑制时间可能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拔管前单次静脉注射小剂量普鲁泊福对围拔管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拟于全麻下择期行卵巢癌手术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普鲁泊福组(P组),每组各25例.S组在预计手术结束前2min停止吸入七氟烷.P组在预计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吸入七氟烷,同时静脉单次推注普鲁泊福0.5 mg/kg.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躁动、剧烈呛咳及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两组在拔管时至拔管后5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组意识恢复时间[(10.39±1.26)min]与S组[(9.57±1.2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并不显著延长拔管时间.P组2例发生躁动,S组9例发生躁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管前单次静脉注射小剂量普鲁泊福可减小围拔管期患者的应激反应,且患者意识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吸入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与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复合麻醉组(S组)和普鲁泊福复合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记录围麻醉期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切皮中、腹腔内操作30min、缝皮中、停药时的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BISDOh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0.09.004作者单位: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手术麻醉科通信作者:崔德壮,Email:cuitianshu123@163.com较麻醉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S组切皮中收缩压(SBP)较P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45~60).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4.1±2.2)、(5.4±2.1)、(7.3±2.1)min]较P组[(7.5±3.2)、(8.6±4.2)、(11.2±4.1)min]明显缩短(P<0.05或<0.01).结论 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或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与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比较,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恢复较快,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普鲁泊福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比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各30例.两组根据手术状况和血压调整麻醉程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MPA)、心率、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后心率、MAP、RR、SpO2均较麻醉诱导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268.3±113.4)、(408.5±167.4)、(442.4±154.2)、(503.2±142.4)s]虽然较B组[(315.4±123.4)、(456.7±145.3)、(483.5±124.5)、(542.6±132.5)s]缩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手术维持和苏醒质量上略优于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但操作不方便,价格昂贵.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镇痛镇静机械通气<5 d的成年ICU患者60例,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组(芬太尼组)、舒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组(舒芬太尼组)及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组(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患者于插管前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1 μ g/kg,然后三组均以普鲁泊福1.0~1.5mg/kg辅助,达满意镇静深度后置入加强型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P-600型微量泵持续双通道输注各组相应药物,三组均辅助普鲁泊福1.0~1.5 mg/(kg·h)维持镇静.分别记录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Ramsay分级、停药后清醒或肢动反应时间、镇静时间、镇静期间不良反应及普鲁泊福用量,以及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 瑞芬太尼组镇静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停药后清醒或肢动反应时间[(12.2±2.7)s、(55.2±9.6)s、(9.2±2.5)min]均明显短于芬太尼组[(21.8±4.3)s、(113.4±17.9)s、(26.1±3.3)min]、舒芬太尼组[(20.4±4.2)s、(105.0±18.5)s、(27.8±2.9)min](P<0.05),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达满意镇静深度时Ramsay分级、镇静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普鲁泊福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前比较,三组插管即刻、拔管即刻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增高(P<0.05);且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插管后1 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增高(P<0.05);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插管即刻、拔管即刻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 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用于需要镇痛镇静<5 d的成年ICU患者均能满意达到机械通气的要求,其中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镇痛镇静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便选择最佳麻醉组合.方法 选取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颅内占位性病变96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普鲁泊福联合芬太尼组)和试验组(普鲁泊福联合瑞芬太尼组),每组各48例.记录两组普鲁泊福追加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术后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分别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拔管后5 min的警觉,镇静评分为5分有20例(41.7%)、4分有24例(50.0%),对照组分别有2例(4.2%)和16例(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普鲁泊福诱导量、普鲁泊福总用量分别为(3.6±0.8)min、(1.36±0.21)mg/kg、(103.42±9.10)mg.对照组分别为(7.2±1.0)min、(1.76±0.32)mg/kg、(143.82±8.40)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室采用普鲁泊福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快速苏醒,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方法 将46例行PKP患者(ASA分级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各23例.芬太尼组采用普鲁泊福1.5 mg/kg、阿曲库铵0.7 mg/kg和芬太尼0.004 mg/kg诱导;瑞芬太尼组采用的普鲁泊福和阿曲库铵剂量与芬太尼组相同,瑞芬太尼用量为1 μg/kg.两组均以普鲁泊福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血浆浓度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平均动脉压(MAP)调节,BIS维持在40~60].手术开始后瑞芬太尼组加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0.002~0.004mg/(kg·min)维持镇痛.观察两组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及麻醉药用量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小于芬太尼组(P<0.01);瑞芬太尼组普鲁泊福用量[(262.5±11.1)mg]明显少于芬太尼组[(409.6±21.0)mg](P<0.01).结论 普鲁泊福-瑞芬太尼组合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快的苏醒和恢复,能更好地满足手术要求,增加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分时段应用静脉和吸入麻醉加快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苏醒的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行长时间(预计大于3h)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麻醉诱导,以短效的普鲁泊福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连续输注行麻醉维持,术毕前30min停用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并加舒芬太尼镇痛,同时吸入七氟烷至术毕,术中调节普鲁泊福的血浆靶控浓度和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35~55;对照组术毕前30min停用瑞芬太尼,并加舒芬太尼镇痛,但普鲁泊福继续应用至术毕,其他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总麻醉时间(T0)、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气管导管拔除时间(T3)、定向力恢复时间(T4)、达到离开麻醉苏醒室标准时间(T5),并比较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有10例不符合入选标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30例进入统计分析.对照组T0为(4.1±0.8)h,试验组T0为(4.3±0.7)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5分别为(7±5)、(11±6)、(15±5)、(20±7)、(34±9)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19±8)、(31±6)、(35±9)、(51±10)min(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分时段应用普鲁泊福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人麻醉较全凭短效静脉麻醉更有利于患者早期苏醒,尤其适合行长时间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和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对小儿斜视手术眼心反射发生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择期行斜视手术患儿138例,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七氟烷吸入组(S_1、S_2、S_3组)和普鲁泊福靶控输注组(P_1、P_2、P_3组),每组各23例.预先设定术中维持不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S_1、P_1组BIS为60,S_2、P_2组BIS为50,S_3、P_3组BIS为40.术中均静脉微泵输注瑞芬太尼[速度1.2 μg/(kg·min)],根据设定的BIS调整普鲁泊福靶控输注浓度或七氟烷浓度.记录麻醉前,术中牵拉眼肌时的心率、BIS、眼心反射发生情况及普鲁泊福靶控输注浓度或七氟烷浓度.结果 P_1、P_2、P_2、S_1、S_2、S_3组眼心反射发生率分别为73.9%(17/23)、39.1%(9/23)、17.4%(4,23)、56.5%(13/23)、26.1%(6/23)、8.7%(2/23),P_2组和P_3组低于P_1组,S_2组和S_3组低于S_1组,P_3组、S_3组、S_2组、P_2组低于S_1组和P_1组,S_1组低于P_1组、S_2组低于P_2组、S_3组低于P_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泊福靶控输注浓度P_2组[(4.3±0.2)mg/L]和P_3组[(5.5±0.1)mg,L]高于P_1组[(3.2±0.1)mg/L](P<0.05);七氟烷浓度S_2组[(1.8±0.3)%]和S_3组[(2.3±0.2)%]高于S_1组[(1.3±0.2)%](P<0.05).结论 BIS在40~50时对预防眼心反射有重要意义.相同BIS时,吸入七氟烷眼心反射发生率较靶控输注普鲁泊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普鲁泊福镇静时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外周神经阻滞下行四肢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鲁泊福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HRV指标.结果 普鲁泊福组意识恢复时间[(6.3±1.3)min]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15.4±3.1)min](P<0.05).随着镇静程度的加深,咪达唑仑组低频成分(LF)、LF标准化值(nuLF)、LF/高频成分(HF)、总功率(TP)和MAP逐渐降低,HF标准化值(nuHF)逐渐升高.普鲁泊福组中HF、LF、nuHF、nuLF和TP随着镇静程度的加深明显降低,尤以HF降低为明显,LF/HF有上升趋势.结论 咪达唑仑主要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而普鲁泊福主要抑制副交感神经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吸入麻醉剂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普鲁泊福在患者短小手术中无肌肉松弛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后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1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同时继续吸入七氟烷,30 s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七氟烷持续吸入、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持续泵注.于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和气管插管后即刻,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从开始吸人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术毕停药后记录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程度(采用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判断).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条件达优率为82%(41/50),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73±12)s,气管插管后即刻MAP、心率和SpO_2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后维持BIS在45~55.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优良.结论 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条件优良,再复合普鲁泊福维持麻醉后患者苏醒迅速完全,短小手术中无肌肉松弛药麻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在日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全身麻醉中用药不同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及芬太尼组(F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诱导前、插管后、气腹后、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组气腹后、拔管时心率及气腹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RF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F组气腹后、拔管时心率明显高于RF组(P<0.05).R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2.72±1.21)、(3.72±1.57)、(5.32±1.36) min]均显著短于F组[(5.05±1.73)、(6.12±2.20)、(6.32±1.50) min](P<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 1.67%(1/60)比13.33%(8/60),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雷米芬太尼是更理想的全身麻醉镇痛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与普鲁泊福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ASA分级Ⅰ~Ⅱ级)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E组:使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P组:使用靶控输注普鲁泊福进行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T0)、插管时(T1)、插管后5min(T2)、手术结束(T3)、术后24h(T4)、术后48 h(T5)采静脉血测定血糖,并记录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P组T1及T2的SBP和DBP分别为(110.63±16.92)、(108.80±20.97)mm Hg(1 mm Hg=0.133 kPa)和(66.37±8.00)、(68.60±11.19)mm Hg,心率分别为(73.77±8.13)、(74.67±8.33)次/min,均较T0有所下降[SBP、DBP和HR分别为(135.01±13.45)、(79.37±8.58)mm Hg和(79.73±9.06)次/min],P<0.05;E组T1及T2的SBP和DBP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2的心率为(89.20±9.06)次/min,较T0[(80.97±8.91)次/min]有所增快(P<0.05).两组血糖在T1~T5均有所增高,但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靶控输注普鲁泊福麻醉相比,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二者对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没有明显影响;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及依托咪酯可安全用于ASA分级Ⅰ~Ⅱ级的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普鲁泊福全麻诱导在困难气管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插管时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困难气管患者34例,随机分成E组和P组,每组各17例.利多卡因行鼻至气管表面麻醉,静脉推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E组)或普鲁泊福(P组),意识消失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查动脉血气.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BIS、达到最低BIS时间及动脉血气、乳酸和PETCO2.结果 两组皆完成气管插管,意识消失时间、BIS、乳酸及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达到最低BIS时间[(48.3±10.7)、(36.7±9.3)s]显著短于P组[(98.7±11.3)、(68.5±12.1)s](P<0.01).结论 困难气管纤支镜引导插管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快于使用普鲁泊福,故使用依托咪酯比普鲁泊福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雷米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的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诱导后MAP较入手术室后平卧10 min时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后5 min时MAP、心率均较入手术室后平卧10 min时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5.3±1.5)、(6.4±2.1)、(8.4±2.5)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9±8.7)、(21.3±7.7)、(23.7±5.8) min](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食管癌手术能够有效维持血药浓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患者麻醉恢复的质量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老年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输注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中老年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组(R组)、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组(F组),每组各24例.全麻插管后R组持续输注雷米芬太尼,F组持续输注芬太尼.分别记录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术中5、15、30、60min及停药后3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后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术野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开始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达到所需靶降压水平;R组术中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F组和插管前(P<0.05或<0.01),R组术野质量评分[(2.2±0.1)分]优于F组[(3.4±0.1)分](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老年患者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控制性降压可得到满意的降压效果,降压过程中无反射性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普鲁泊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最佳输注速度.方法 选择6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0例,患者均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3 mg、芬太尼1.5μg/kg后,A、B组分别以100、150 mg/min的速度经静脉泵输注普鲁泊福,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普鲁泊福诱导剂量,镇痛效果,注药前和注药后3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并记录患者完全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等.结果A组普鲁泊福诱导量为(75.21±10.31)mg,B组为(101.56±13.40)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药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_2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注药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注药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完全清醒时间、离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A组呼吸抑制2例,B组呼吸抑制9例、呼吸暂停3例、苏醒延迟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鲁泊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最佳输注速度为100 mg/min,不仅能减少普鲁泊福诱导量,而且能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