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以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农村校外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农村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按村逐级整群抽样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村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由57.09%提高到82.36%(P0.01);愿意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正常交往的由14.46%提高到67.93%,会接受同学递的烟和出于礼貌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分别由95.97%、98.42%下降到54.36%、23.90%,提议用安全套会尴尬由77.33%下降到33.13%;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了安全套的由28.84%提高到61.63%,性行为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由26.65%提高到45.93%(P0.01)。结论应用参与式方法对农村校外青少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和行为意向。而长期的行为改变还需持续的健康促进活动和社区政策支持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某高校大学生知·信·行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探讨在高校学生中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某高校参加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462名进行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的正确率有所提高.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的近期效果明显,建议今后应当长期、深入、广泛地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初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2 211名外来初中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以及性行为意向、行为等内容.结果 外来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率总体较低,三大传播途径和主要非传播途径认知率均不高;男生与艾滋病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以及知识总得分均高于女生;年级因素对学生的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有影响;女生的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均分明显高于男生,而不同性别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无差别;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4.2%,有吸烟和喝酒行为的学生分别占2.6%和2.7%.结论 外来初中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干预非常必要.应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校园干预手段,帮助初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和病人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参与式方法在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在参与式教学前后采用相同问卷对昆明市一所中等医学专科学校267名二年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对比调查。结果参与式教学前后:①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有变化,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1);②性病知识认知变化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3.09,P<0.01);③艾滋相关态度有不同程度地改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与式方法应用于课堂对学生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相关态度作用明显,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季文琦  刘红霞  靳祎  刘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840-2842
目的 对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以保定市四所高校2 0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综合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参与式综合干预.干预前、后两组统一进行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高校的社会支持环境明显改善,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及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式综合干预是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皓宇 《职业与健康》2005,21(3):400-401
目的提高出租汽车司机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减少和改变目标人群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方法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塘沽区出租汽车司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塘沽区出租汽车司机经过健康教育后性病/艾滋病知识答对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05).结论要创造社会支持环境,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对出租汽车司机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减少和改变他们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达到顶防与控制性病/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关喆  白春玉  张迪  陈容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486-1487
目的评价在沈阳市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制定沈阳市大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沈阳市4所高校的1 546名在校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所大学随机分为一个对照组和7个干预组,每组2、3年级各半。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答率普遍好于对照组,对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随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同时,参与式教学较其他干预方法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大学生中展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索开展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法和资料。方法采用定量调查(问卷调查)和定性调查(小组讨论、个人访谈)相结合的评估方法。通过志愿者与校外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宣传活动,并对其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性病艾滋病知识培训相关问题,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艾滋病意识及行为改变率由干预前的48.6%提高到56.0%,提高了7.4个百分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前为81.1%,干预后高达86.2%,提高了5.1个百分点,干预前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游戏与交流的参与式方法来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方式新颖、生动形象,容易接受。通过爱心大使、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宣传活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性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效果、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等方面产生的作用。方法让我院女性大学生阅读和回答我们设计的22项,每项3个选择的有关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和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果通过对我院女性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与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的健康教育活动,在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接受程度方面对她们起到了较好作用,但她们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在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态度方面表现出较为积极,但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还需加强;在艾滋病预防的个人行为改变方面显示出较为主动。结论本文所设计的这份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与行为改变的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可建议作为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资料向其他人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工作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市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 ,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 5 32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培训 ,培训前后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问题的调查。 结果 培训前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知识了解不全面 ,有关预防知识及传播途径认识尚模糊 ,培训后对艾滋病、性病的知晓率明显上升 ,对艾滋病的警惕性提高。 结论 通过专题讲座、小册子、VCD等多种形式 ,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动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广州市大学生2071名、高中生2589名、职中学生2796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中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对20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高于教育前;对12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态度,教育后亦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安全性行为教育、反吸毒教育是对大、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参观图并茂的展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观看VCD,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较好形式;在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大、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转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还应与性伦理、性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效果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评估培训后即时效果,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245名学生在授课前后分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艾滋病知识需求等。结果大学生健康教育授课前、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24%和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8,P0.05)。结论健康教育课可即时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改善其对待艾滋病及感染者的态度。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有助于艾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湛江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开展大型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认知水平,并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抽取大学一年级学生447名和637名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善明显,艾滋病总知识知晓率从86.8%提高到91.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蚊子叮咬”及“共用浴缸、游泳池”答对率分别从71.6%和67.8%提高到80.8%和74.7%,对性病患者和同性恋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认知,健康教育前后认知率分别从63.5%和73.4%提高到71.9%和84.9%,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态度方面改善有限,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有88.4%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理解态度,只有22.5%学生支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好保密工作,愿意与艾滋病病人一同工作、学习的只有57.9%。有9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却只有72.8%的学生愿意向其他人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除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外,他们希望通过讲座/会议和医生/护士等途径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结论本次大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有一定幅度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态度转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性观念及AIDS相关态度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性观念及艾滋病相关态度的现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高校662名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部分大学生对"在校发生性行为、宿舍留宿异性、多性伴"等不因健康教育而有所纠正(P>0.05)。59.8%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和关爱态度,78.2%的大学生认可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与干预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性观念及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与性别有关(P<0.01)。结论:干预前后,大学生的正确性观念和对艾滋病的态度由于受到宣传、教育和社会影响已形成。但是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仍有必要,这有助于一部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正确认识艾滋病,对预防艾滋病性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探讨高校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大学300名大一学生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上升,教育效果指数均大于1.0,教育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明显改善,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婚前性行为、同性恋以及多个性伴侣的接受程度,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必要和有效的,应在大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16.
周晓燕  尹承东 《中国校医》2020,34(3):174-176
目的 了解宁夏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及相关性行为特征情况,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宁夏本科院校大学生1 173人,利用问卷星平台,设计“宁夏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理工农、艺术类等不同专业大学生1 173人,8条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正确率为48.08%~98.21%;有32.91%(386人)的学生有男/女朋友,其中有过性行为的占17.73%,而在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有52.69%;87.64%(1 028人)的大学生渴望获得艾滋病知识和信息,93.27%(1 094人)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干预教育。结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总体尚好,但是对于高危性行为没有忧患意识,对艾滋病知识需求较高,高校应针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更系统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赵伟  范舒云  梁海峰 《中国校医》2014,28(1):13-14,1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传染病及公共安全知识行为状况和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针对干预效果寻求有效方法途径。方法对在校一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同专业3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测试并对结果分析。结果艾滋病等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相关态度、行为形成情况,测试前后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学生健康防病知识和健康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关联;公共卫生安全知识、行为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尝试开展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治方面知识,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的状况以及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探讨适宜在高校推广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选择昆明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8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但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对学校目前采用的健康传播方式普遍不认可。结论 大学生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针对行为改变来探索有效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B)现况,探讨在大学生中实施AIDS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武汉市某高校1350名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比较性别、农村或城市生源、中学健康教育、专业、年龄、获得信息途径等多因素的影响作用,建立VFP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大学生对AIDS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总体知晓率87.5%,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专业及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有37.3%和70.7%大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男女生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获得性教育和AIDS知识主要途径是报刊书籍(74.0%)、电视广播(63.3%)、互联网(51.0%);结论大学生对AIDS认知水平仍需提高,对AIDS患者和性行为的态度、行为有待改进,通过多途径针对不同情况个体化方案宣传尤其是结合专业教育是AIDS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