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对高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部症状、通气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高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氨茶碱组(50例)和多索茶碱组(50例),分别采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4.00%;氨茶碱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及FEV1/FVC水平分别为(3.09±1.02)L,(5.14±1.17)L/s,(63.10±14.97)%;多索碱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及FEV1/FVC水平分别为(3.74±1.15)L,(5.97±1.42)L/s,(74.55±17.74)%;多索茶碱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氨茶碱组(P<0.05);同时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0%,6.00%;多索茶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高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氨茶碱,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各5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多索茶碱和氨茶碱静滴,7d后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3%和7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多索茶碱改善效果更好;治疗过程中多索茶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疗效显著,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是临床解除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但血药浓度波动大,疗效不稳定,为了达到稳定,延长有效血药浓度,提高其疗效。近年来欧美各国制药公司相继研制氨茶碱控释片,美国key制药公司曾先研制出Theo-Dur茶碱缓  相似文献   

4.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峰 《当代医学》2011,17(10):150-150,79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轻、中度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多索茶碱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多索茶碱组临床效果好于氨茶碱组,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轻、中度患者时,应首选多索茶碱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双盲法纳入多索茶碱组与氨茶碱组(n=37)。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为两组患者应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索茶碱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与氨茶碱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多索茶碱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氨茶碱组患者发生6例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氨茶碱,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多索茶碱静脉应用治疗儿童哮喘危重状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云  高英  李乐  谢振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68-769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的42例患儿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5mg/k,对照组给予氨茶碱5mg/k,30分钟内泵入,观察喘息症状和肺部哮鸣音的增减以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副作用方面治疗组仅1例有胃肠道症状,对照组有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儿童哮喘危重状态较氨茶碱安全、有效,可作为哮喘危重状态附加治疗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P<0.01)。结论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采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多索荼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用多索茶碱治疗,B组用氨茶碱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多索茶碱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9%,氨荼碱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1.8%,组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高于氨荼碱.  相似文献   

10.
王丰  范波 《中外医疗》2016,(5):24-26
目的:对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氨茶碱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多索茶碱治疗,分析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患者(78.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分别为(2.14±0.21) L、(66.49±3.02)%、(6.23±0.17) L/s,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与对照组患者(18.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氨茶碱治疗相比,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许红 《当代医学》2016,(6):149-150
目的 分析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B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A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都能治疗支气管哮喘,但比较而言,多索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治疗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平行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98例,应用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0%,FEV1为(2.35±0.66)L,FVC为(5.92±1.25)L,PEF为(6.22±0.86)L/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划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与氨茶碱治疗组,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多索茶碱治疗组患者予以多索茶碱进行静脉用药治疗,对氨茶碱治疗组患者予以氨茶碱进行静脉用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上,多索茶碱治疗组显著高于氨茶碱治疗组;在FEV1、FEV1/FVC、PEF等指标的对比上,治疗后多索茶碱治疗组较氨茶碱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上,多索茶碱治疗组显著低于氨茶碱治疗组(P<0.05).结论 相比于氨茶碱而言,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的松片联合孟鲁司特及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中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90例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于接诊第1天予氨茶碱0.25 g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及甲基强的松龙40 mg加入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每日雾化吸入可必特液2.5 ml/次,2次/d。实验组,30 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孟鲁司特10 mg每晚1次口服及茶碱缓释片0.1 q 12 h;对照组,30 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及孟鲁司特10 mg每晚1次口服。两组均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2%。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的松片联合孟鲁司特及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中度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通过比较采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发现,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治愈或者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而且多索茶碱的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70例医院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治疗药物分为多素茶碱组与氨茶碱组。多素茶碱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素茶碱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5);多素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显高于氨茶碱,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采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94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实施多索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8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情况和最大呼吸气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茶碱类药物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多索茶碱比氨茶碱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浅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5年到2018年收治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单药组和合并组,每组58例。单药组仅给予茶碱控释片,合并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计算方式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人数为54例,有效率为93.1%优于参照组(79.31%),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可有效缓解急性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巨彬 《当代医学》2014,(25):140-141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24),对照组使用氨茶碱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8%,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稍微低于对照组(29.2%)。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组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多索茶碱组患者与氨茶碱组患者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氨茶碱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氨茶碱组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增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